首页\中医书籍\中医著作\《本经逢原》\
 《本经逢原》 > 卷三

香木部

 

柏子仁

甘平无毒。蒸熟曝干自裂,入药炒研用。色黄油透者勿用。

《本经》主惊悸,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

发明 柏子仁性平而补,味甘而辛。其气清香,能通心肾益脾胃,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本经》言除风湿者,以其性燥也。《别录》疗恍惚及历节腰中重痛,即《本经》主惊悸除风湿也。《经疏》以为除风湿痹之功非润药所能,当是叶之能事,岂知其质虽润,而性却燥,未有香药之性不燥者也。好古以为肝经气分药。时珍言,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即《本经》之安五脏也。昔人以其多油而滑痰多作泻忌服,盖不知其性燥而无伤中泥痰之患。久服每致大便燥结,以芳香走气而无益血之功也。

 

柏叶

节油

苦微寒,无毒。酒浸焙熟用。

发明 柏叶性寒而燥,大能伐胃。虽有止衄之功,而无阳生之力,故亡血虚家不宜擅服。然配合之力,功过悬殊。如《金匮》柏叶汤,同姜、艾治吐血不止,当无此虑矣。若《济急方》同黄连治小便血,《圣济总录》同芍药治月水不断,纵藉酒之辛温,以行苦寒之势。

但酒力易过,苦寒长留,每致减食作泻,瘀积不散,是岂柏叶之过欤。柏节坚劲,用以煮汁、酿酒,去风痹历节风,烧取 油疗 疮疥癞。柏脂治身面疣,同松脂研匀涂之数日自落。

根白皮以腊猪脂调,涂火灼热油烫疮,能凉血生毛发。

 

松脂

《本经》名松膏,俗名松香

苦甘温,无毒。

《本经》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发明 松脂得风木坚劲之气,其津液流行皮干之中,积岁结成芳香燥烈,允为方士辟谷延龄之上药。然必蒸炼始堪服食。《本经》所主诸病皆取风燥以祛湿热之患耳。今生肌药中用之者,取其涩以敛之也。

 

松节

苦温,无毒。

发明 松节质坚气劲,久亦不朽,故筋骨间风湿诸病宜之,但血燥人忌服。松花润心肺,益气除风湿。今医治痘疮湿烂,取其凉燥也。

 

辛微温,无毒。

发明 杉气芬芳,取其薄片煮汤,熏洗 疮无不获效。其性直上,其节坚劲。有杉木汤治香港脚痞绝,胁下有块如石,方用杉节、橘叶各一升,大腹槟榔七枚,连皮碎捣,童便三升,共煮减半服之,大下三行,气块通散,此郑间美治柳柳州法也。杉叶治风虫牙痛,同芎、细辛煎酒含嗽。杉子治疝气痛,一岁一粒研酒服。

 

肉桂

辛甘大温,无毒。去粗皮用。凡桂皆忌葱,勿见火,以辛香得火转烈,恐动阴血也。色深紫而甘胜于辛,其形狭长,半卷而松,浓者良。若坚浓味淡者曰板桂,今名西桂,不入汤药。近世舶上人每以丁皮混充,不可不辨。

发明 肉桂辛热下行入足太阴、少阴,通阴 、督脉。气味俱浓,益火消阴,大补阳气,下焦火不足者宜之。其性下行导火之源,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利肝肾,止腰腹寒痛,冷痰霍乱转筋。坚筋骨,通血脉。元素言,补下焦不足,沉寒痼冷之病,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时珍治寒痹风湿,阴盛失血,泻痢惊痫,皆取辛温散结之力也。古方治小儿惊痫及泄泻病,宜五苓散,以泻丙火,渗土湿。内有桂抑肝风而扶脾土,引利水药入膀胱也。赤眼肿痛,脾虚不能饮食,肝脉盛,脾脉弱。用凉药治肝则脾愈虚,用暖药助脾则肝愈盛。但于温脾药中倍加肉桂杀肝益脾,一治而两得之。同丁香治痘疮灰塌,以其能温托化脓也。又桂辛散能通子宫而破血调经,消症瘕,破瘀堕胎,内脱阴疽, 痈久不敛,及虚阳上乘面赤戴阳,吐血衄血,而脉瞥瞥虚大无力者,皆不可缺。有胎息虚寒下坠,服黄芩白术辈安之不应。小腹愈痛愈坠,脉来弦细或浮革者,非参、 、桂、附十全大补温之不效。昔人又以亡血虚家不可用桂,时珍以之治阴盛失血,非妙达阴阳之理不能知此。惟阴虚失血而脉弦细数者切忌。今人以之同锻石等分为末,掺黑膏上贴癖块效,亦取辛温散结之力。然惟藜藿之人皮肤粗浓者宜之。

 

桂心

辛甘大温无毒。即肉桂之去外色淡,但存中心深紫,切之油润者是。

发明 桂心既去外层苦燥之性,独取中心甘润之味,专温营分之里药。故治九种心痛,腹内冷痛。破 癖等病,与经络躯壳之病无预,非若肉桂之兼通经脉,和营卫,坚筋骨,有寒湿风痹等治也。

 

牡桂

一名大桂

辛甘微苦温,无毒,甜浓而阔者是。

《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发明 牡桂辛胜于甘,而微带苦,性偏温散,而能上行。故《本经》治上气咳逆,成无己利肺气,皆取辛散上行之力。时珍不察,乃与桂枝同列,非智者一失欤。盖桂枝是最上枝条,亦名柳桂,言如柳条之嫩小也。盖牡者阳也,牡桂是禀离火纯阳之气,故味带苦,且大且浓,与桂枝绝不相类,何可混言。《本经》言,治上气咳逆,导下焦之阴火逆上也。治结气,辛温开结也。喉痹吐吸,同气相招,以引浮游之火下泄也,然必兼苦寒降泄之味用之。

利关节,从内而达于表也。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补助真元,阳生阴长也。然须详素禀丰腴,湿胜火衰者为宜。若瘦人精血不充,火气用事,非可例以为然也。其至心腹冷痛,症瘕血痹,筋脉拘挛,冷痰霍乱,其功不减肉桂。但治相火不归,下元虚冷,力不能直达下焦,为稍逊耳。

 

筒桂

俗名官桂

辛甘温无毒。

《本经》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

发明 筒桂辛而不热,薄而能宣,为诸药通使,故百病宜之。《本经》言其养精神,和颜色,有辛温之功,无壮火之患也,为诸药先聘通使。凡开提之药,补益之药,无不宜之。

久服而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以其质薄、性轻,无桂心、肉桂、牡桂等雄烈之气,力胜真阴之比。《别录》治心痛、胁痛、胁风,温经通血脉,止烦出汗,皆薄则宣通之义。《纲目》乃以《别录》、元素二家之言,皆混列牡桂之下。盖牡桂是桂之大者,功用与肉桂相类,专行气中血滞。筒桂则专行胸胁,为胀满之要药。凡中焦寒邪拒闭,胃气不通,呕吐酸水,寒痰水癖,奔豚死血,风寒痛痹,三焦结滞并宜薄桂,盖味浓则泄,薄则通也。

 

桂枝

辛甘微温,无毒。

发明 麻黄外发而祛寒,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桂枝上行而散表,透达营卫,故能解肌。元素云,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肌发汗,去皮肤风湿,此皆桂枝所治。时珍乃以列之牡桂之下,误矣。按∶仲景治中风解表,皆用桂枝汤,又云,无汗不得用桂枝,其义云何。夫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卫实营虚,故发热汗出,桂枝汤为专药。又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阴虚阳必凑之,皆用桂枝发汗。此调其营,则卫气自和,风邪无所容,遂后汗解,非桂枝能发汗也。汗多用桂枝汤者,以之与芍药调和营卫,则邪从汗去,而汗自止,非桂枝能止汗也。世俗以伤寒无汗不得用桂枝者,非也。桂枝辛甘发散为阳,寒伤营血,亦不可少之药。麻黄汤、葛根汤未尝缺此,但不可用桂枝汤,以中有芍药酸寒收敛表腠为禁耳。若夫伤寒尺脉不至,是中焦营气之虚不能下通于卫,故需胶饴加入桂枝汤,方取稼穑之甘,引入胃中,遂名之曰建中。更加黄 ,则为黄 建中。借表药为里药,以治男子虚劳不足。《千金》又以黄 建中换入当归为内补建中,以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不特无余邪内伏之虞,并可杜阳邪内陷之患,非洞达长沙妙用难以体此。详桂枝本手少阴血分药,以其兼走阳维,凡伤寒之邪无不由阳维传次,故此方为太阳首剂。昔人以桂枝汤为太阳经风伤卫之专药,他经皆非所宜,而仲景三阴例中阴尽复阳靡不用之,即厥阴当归四逆,未尝不本桂枝汤也。桂附各具五体,各有攸宜。肉桂虽主下元,而总理中外血气。

桂心专温脏腑营血,不行经络气分。牡桂性兼上行,统治表里虚寒。薄桂善走胸胁,不能直达下焦。桂枝调和营卫,解散风邪而无过汗伤表之厄,真药中之良品,允为汤液之祖也。《本经》之言牡桂兼肉桂、桂心而言,言筒桂兼桂枝而言也。其他板桂、木桂仅供香料、食料,不入汤药。

 

辛夷

即木笔花

辛温无毒。剥去毛瓣,取仁用,忌火焙。

《本经》主五脏身体寒热,头风脑痛、面 。

发明 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利窍。其体轻浮,能开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故《本经》治阳气郁遏,身体寒热,头风脑痛、面 。辛温能解肌表,芳香上窜头目逐阳分之风邪,则诸证自愈。轩岐之后,能达此理者,东垣一人而已。凡鼻鼽、鼻渊、鼻塞及痘后鼻疮,并研末,入麝香少许,以葱白蘸入甚良,脑鼻中有湿气久窒不通者宜之。但辛香走窜,虚人血虚火炽而鼻塞,及偶感风寒,鼻塞不闻香臭者禁用。

 

沉香

辛甘苦微温,无毒。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修制忌火。香药皆然,不独沉香也。产海南者色黄,锯处色黑,俗谓铜筋铁骨者良。产大宜白粽纹者次之。近有新山产者,色黑而坚,质不松,味不甘苦,入药无效。番舶来者,气味带酸,此为下品。其浮水者曰速香,不入药。

发明 沉水香性温,秉南方纯阳之性,专于化气,诸气郁结不伸者宜之。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达肾,摄火归源。主大肠虚秘,小便气淋及痰涎,血出于脾者,为之要药。凡心腹卒痛霍乱中恶,气逆喘急者并宜。酒磨服之,补命门三焦,男子精冷,宜入丸剂。同广藿香、香附治诸虚寒热。同丁香肉桂治胃虚呃逆。同紫苏、白豆寇治胃冷呕吐。同茯苓人参治心神不足。同川椒、肉桂治命门火衰。同广木香、香附治妇人强忍入房,或过忍尿以致转胞不通。同肉苁蓉、麻仁治大肠虚秘。昔人四磨饮、沉香化气丸、滚痰丸用之,取其降泄也。沉香降气散用之,取其散结导气也。黑锡丹用之,取其纳气归元也。但多降少升,气虚下陷人不可多服,久服每致失气无度,面黄少食,虚证百出矣。一种曰蜜香,与沉香大抵相类,故《纲目》释名沉水香、蜜香,二者并称,但其性直者,毋论大小皆是沉水。若形如木耳者,俗名将军帽,即是蜜香,其力稍逊,仅能辟恶去邪气尸疰一切不正之气,而温脾暖胃纳气归元之力不如沉香也。

 

丁香

一名鸡舌香

辛温无毒。有子而大者曰母丁香,去蒂及子用。忌见火。

发明 丁香辛温入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经。温胃进食,止呕定泻,虚冷下痢白沫之要药。干霍乱不吐不下及呕逆不止,厥冷脉沉者,并宜服之;胃寒肝虚,呃逆呕哕,在所必用。但渴欲饮水,热哕呃逆,不可误投。小儿痘疹不光泽,不起发,气虚灰白,或胀或泻或渴或气促,表里俱虚之证并宜加用。凡胃逆呕吐者,健胃消痰药中加三五粒甚效。不宜多用,但其性易于僭上,过用则损肺伤目,非属虚寒者概不可施。丁皮即丁香树皮,似筒桂皮而坚浓,色深紫,较之肉桂味稍枯,气稍滞,专治一切心腹冷气,腹胀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及齿痛诸证。方家用代丁香,今舶上人每以伪充肉桂,不可不辨。

 

旃檀

辛温无毒。禁用火焙。

发明檀香善调膈上诸气,散冷气,引胃气上升,进饮食兼通阳明之经。郁抑不舒,呕逆吐食者宜之,痈疽溃后脓多禁用。

 

紫檀

咸平无毒。

发明 白檀辛温,气分药也,故能理卫气而调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平,血分药也,力能和营气而消肿毒。疗金疮各有攸宜。

 

降真香

辛温无毒。禁用火焙。

发明 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刃伤用紫金散,即降真香用磁瓦刮下,和血竭研末是也;又虚损吐红,色瘀昧不鲜者,宜加用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血热妄行色紫浓浓,脉实便秘者禁用。

 

乌药

辛温无毒。酒浸晒干用。不可见火。

发明 乌药香窜能散诸气,故治中风中气诸证。用乌药顺气散者,先疏其气,气顺则风散也。辛温能理七情郁结,上气喘急,用四磨、六磨。妇人血气诸痛,男子腰膝麻痹,用乌沉汤,并借参之力,寓补于泻也。大抵能治气血凝滞,霍乱吐泻,痰食稽留,但专泄之品,施于藜藿相宜。若高梁之辈,血虚内热者服之,鲜不蒙其害也。

 

茴香

辛温小毒。去子用。小而味淡者曰木蟹,不入药。

发明 舶上茴香性热味浓,性入肝经,散一切寒结,故黑锡丹用之。若阴虚肝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最捷。盖茴香与肉桂、吴茱萸皆厥阴之药,萸则走肠胃,桂则走肝脏,茴则走经络也。得盐引入肾经,发出邪气,故治疝气有效。但耗血发热,目病、疮疡忌之。

 

枫香脂

一名白胶香

辛苦平无毒。

发明 枫性疏通,故木易蛀,为外科透毒要药。金疮筋断,一味为末敷之。《千金》治咳唾脓血,取其开发肺气也。血热生风,齿颊肿痛,为末擦之,烧过揩牙永无牙疾。

 

熏陆香

即乳香

苦辛微温,无毒。以酒研如泥,水飞晒干或箬上焙去油,同灯心研易碎。

发明 乳香香窜能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要药,诸痛痒疮皆属心火也。产科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调血之功耳。凡人筋不伸者,熏洗敷药,宜加乳香,其性能伸筋也。疮疽溃后勿服,脓多勿敷,胃弱勿用。

 

没药

苦平无毒。修治与乳香同。

发明 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为用。凡刃伤打损坠马,并宜热酒调服。若妊妇胎气不安勿用,产后恶露去多腹中虚痛,痈疽已溃而痛,及筋骨胸腹诸痛,若不因瘀血者,皆不可服。

 

麒麟竭

血竭

甘咸平无毒。试之透指甲为真,嚼之不烂如蜡者为上。草血竭色紫,亚于瓜竭。

发明 血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为止痛和血,收敛疮口,散瘀生新之要药。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肝经血分也。但性最急却能引脓,不宜多服。其助阳药中同乳香、没药用之者,取以调和血气而无留滞壅毒之患。

 

安息香

辛苦微甘平,无毒。出西戎及南海波斯国。树中脂也,如胶如饴,今安南三佛齐诸番皆有之。如饴者曰安息香,紫黑黄相和如玛瑙,研之色白者为上。粗黑中夹砂石树皮者为次,乃渣滓结成也。有屑不成块者为下,恐有他香夹杂也。烧之集鼠者为真。修制最忌经火。

发明 安息香乃外番入贡之物,香而不燥,窜而不烈。烧之去鬼来神,令人神清。服之辟邪除恶,令人条畅,能通心腹诸邪气,辟恶蛊毒,理霍乱,止卒然心痛呕逆,治妇人为邪祟所凭,夜与鬼交,烧烟熏丹田穴,永断。故传尸劳瘵咸用之。其苏合香丸、紫雪丹用之,各有转日回天之功,洵非寻常方药可比也。凡气虚少食,阴虚多火者禁用,为其能耗气也。

 

苏合香

甘温无毒。出天竺昆仑诸国,安南三佛齐亦皆有之。其质如 胶者为苏合油。色微绿如雉斑者良,微黄者次之,紫赤者又次之。以簪挑起径尺不断如丝渐渐屈起如钩者为上,以少许擦手心香透手背者真。忌经火。

发明 苏合香聚诸香之气而成,能辟恶杀鬼精物,治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除邪,能透诸窍藏,辟一切不正之气。凡痰积气厥,必先以此开导,治痰以理气为本也。凡山岚瘴湿之气,袭于经络,拘急弛缓不均者,非此不能除,但性燥气窜,阴虚多火人禁用。

 

龙脑香

冰片

辛苦温有毒。忌见火。

发明 龙脑香窜入骨,风病在骨髓者宜之;若风在血脉肌肉用之,反引风入骨髓也。其味大辛善走,故能散热,通利关格结气,张云岐人参散、柏子仁汤等方多用之。其治目痛喉痹下疳,取其辛温而散火郁也。时珍曰,古方皆言龙脑辛凉入心,故目疾惊风及痘疮心热、血瘀倒靥者,用猪心血为引,使毒散于外则疮发,此似是而非也。目痛惊风及痘,皆火病火郁,则发之从治之法,辛温发散故也。使壅塞通利,经络条达,而惊热自平,疮毒能出。然不可多用,多用则真气立耗矣。人有急难欲自尽者,顿吞两许立毙,为其辛烈立能散尽真气也。世人误以为寒,不知辛散之性,似乎凉耳。治火证,舌出寸许用冰片掺上即缩,引火归元也。目病属阴虚者不宜入点。

 

樟脑

一名脑子,又名韶脑

辛热有毒。忌见火。

发明 樟木性禀龙火,辛温香窜能去湿辟恶气。故治干霍乱,以樟木屑煎浓汁吐之。中恶卒死者,以樟木烧烟熏之,待苏用药。韶郡诸山樟木最多,土人以之蒸汁煎炼结成樟脑,与焰硝无异,水中燃火其焰益炽。今丹炉家及烟火方皆用之。去湿杀虫,此物所长。烧烟熏衣能辟虫虱。治香港脚肿痛或以樟脑置两股,用杉木作桶盛汤濯之,或樟脑、乌头等分,醋丸弹子大,每置一丸于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围覆,汗出如涎为效。

 

阿魏

辛温有毒。验真伪法,置熟铜器中一宿,沾处白如银色者为真。

发明 阿魏消肉积,杀虫,治癖积为主药。故能解毒辟邪,治疟痢,疳劳诸病。久疟用阿魏朱砂等分为末,米糊丸皂子大,空心人参汤服一丸即愈。如痢用黄连木香汤下,盖疟亦多起于积滞耳,同麝香、硫黄、苏合贴一切块有效。然人脾胃喜芳香而恶臭烈,凡脾胃虚人虽有积滞,不可轻投。

 

芦荟

苦寒,小毒。

发明 芦荟入厥阴肝经及冲脉。其功专于杀虫清热。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及经事不调,腹中结块上冲,与小儿疳热积滞非此不除。同甘草为末,治头项顽癣甚效。但大苦大寒,且气甚秽恶仅可施之藜藿。若胃虚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夺食泄泻而成羸瘦怯弱者多矣。有人背疮愈后余热不除,或令服芦荟药三服,不数日而毙,伤胃之性于此可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