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益《奇疾方》云∶有妇人产后瘀血上攻,忽然两乳伸出,细小如肠,垂过小肚,痛不可忍,危亡须臾,名曰乳悬。将川芎、当归各一斤,以半斤锉碎,于瓦罐内,用水浓煎,不拘多少频服。仍于一斤半锉块于病患桌下烧烟,令将口鼻吸烟。用尽未愈,再作一料,仍以前法,再用蓖麻子一粒,贴其顶心,则乳头自复。
《奇病方》云∶有男子乳头忽然壅肿,如妇人乳状,扪之痛绝,经年药医不效,此乃阳明之毒瓦斯,结于乳房之间,非疮毒乃痰毒也。若疮毒经久,必然外溃,经年壅肿如故,非痰毒而何?法当消其痰,通其瘀,用化圣通滞汤煎服自愈。此方妙有银花、蒲公英,直入阳明之经;又得清痰通滞之味为佐,附子引经单刀直入,无坚不破,又何患痰结之不消?或疑附子大热,诸痛皆属于火,似不可用。殊不知非附子不能入于至坚之内,况又有栀子、芍药之酸寒,虽大热亦解其裂性矣。
又云∶有人心窝外忽然生疮如碗大,变成数口,能作人声叫喊,此乃忧郁不舒而祟凭之也。用生甘草三两,人参五钱,白矾、茯神、银花各三钱,水煎服,即不鸣,再用二剂即愈。盖甘草消毒;人参、茯神以安其心;白矾以止其鸣;银花以解其火热,故易以奏效也。
《怪症方》云∶有人忽胸背皆驼,颈项渐短。问其故,食旱鳖所致。用紫苏煎汤洗患处,次用龟尿搽之愈。
〔源按〕此症即古云龟胸龟背是也。古方皆作肺治,谓受邪喘久所致。又乳母多食辛热,贻毒于见,感之于肺,因肺胀大,故胸膈高满如龟状也。盖胸膈之上,乃肺之分野,又肺主皮毛,若背受风邪,客于脊骨,故背高而偻伛。又或儿坐又早,亦能致之,然多成痼疾。考之古法,惟有百合丹、枳壳防风丸,乃灸肺 、膈 二穴而已,别无治法。若前症因食旱鳖患此,乃毒感于肺,故肺胀大而胸背皆驼也。紫苏解一切鱼毒,而更能疏通肺气,龟尿软骨,然亦宜速治,久则骨节坚硬,则不可复矣。
《宣室志》云∶天宝中,有陇西李生,自白衣调选桂州参军。既至任,以热病旬余,觉乳痛不可忍,及视之,高若痈肿之状,即召医验其脉。医者云∶脏腑无他苦,臆中有物,以喙攻其乳,乳痛而痈不可为也,又旬余病甚,一日痈溃,有雉自左乳中突而飞去,不知所止,是夕李生卒。
朱丹溪治东阳王仲延,咽膈间常觉有物闷闷然,每食必屈曲自膈而下,且梗涩作微痛,食亦减,他无所苦。朱视其脉,右甚涩而关甚沉,左却和。朱曰∶污血在胃脘之口,气因郁而为痰,此必食所致,明以告我,彼不自觉。朱又曰∶汝去冬好食何物为多?曰∶我每日早必单饮点剁酒两三杯,逼寒气。为制一方,用韭汁半盏令细呷之,一日三服,尽韭二斤而安。
一妇因哭子后,胸患痞有块如杯。食减,面淡黄黪黑,惫甚,脉弦细虚涩,日晡寒热,知其势危,补泻兼用。以补中益气汤随时令加减与东垣痞气丸相间服之,食前用汤,食后用丸,一月寒热退,食稍进,仍服前药。二月后,忽夜发寒热,至天明始退,其块如失,至晚手足下半节皆肿,遂停数日。忽夜手足肿如失,天明块复有,而小一晕。以二陈汤,加白术、桔梗、枳实,服半月而安。
张子和治一妇,为室女时,心下有冷积如覆盆,按之如水声,以热手熨之如冰。于归十五年不孕,其夫欲黜之。张曰∶毋庸,若用吾药,病可除,孕可得。从之。诊其脉沉而迟,尺脉洪大有力,非无子之候也。乃先以三圣散,吐痰一斗,心下平软,次服白术调中汤,五苓散,后以四物和之。不再月,气血合度,数月而孕。
程文彬治一孕妇,怀七月,胸膈饱闷气喘,忽吐一物。如小肠寸许,举家惊疑其胎烂。程至诊得寸口脉洪滑,知其气血少,胎气逆上,中焦素有湿热,湿生痰,知所吐之物乃痰结聚,病名子悬。以紫苏饮,加芩连贝母十剂获愈。
永徽中有僧惟则,病噎不能食,嘱诸弟子曰∶吾死后,便可开吾胸喉,视有何物。自经而卒,弟子侬言开之,中得一物,形似鱼有两头,遍体皆肉鳞。乃置碗中,跳跃不止,戏投诸味,皆随化尽。时适有一僧,以靛置碗中,此虫随绕碗而去,须臾化水。此乃虫瘕非噎比,因此后人多以靛治噎,误矣。
昔有人患 瘕死,遗言令开腹视之,得块干硬如石,有五色纹理。人谓异物,窃去削刀柄,后因以刀刈三棱,柄化为水,乃知此药可疗 瘕也。
时康祖大夫,患心漏十余年,当胸数窍,血液长流,医莫能治。或云窍多则愈损,闭则虑穴他岐,当存其一二,犹为上策,坐此形神困悴。又苦腰痛,行则伛偻,不饮酒;虽鸡鱼蟹蛤之属,皆不入口。温州郡守韩子温,见而怜之,为检《圣惠方》载腰痛一门,冷热二症示之,使自择。康祖曰∶某年老久羸,安敢以为热,始作寒症治疗。取一方用鹿茸者,服之逾旬痛减,更觉气宇和畅,月余腰屈复伸,无复叫痛,心漏亦愈。以告医者,皆莫能测其所以。后九年,康祖自镇江通判满秩造朝访子温,则精力倍昔,饮啖无忌,漏愈之后,日胜一日。子温书吏吴弼,亦若是疾照方服之,浃旬而愈。其方∶鹿茸去毛酥炙微黄,附子炮去皮脐,皆二两,盐花三分为末,枣肉丸三十丸,每日一丸,空心酒下。
天圣中,工部尚书忠肃公家有媪,病漏十余年。一日有医过,视之曰∶此可治也。即取活鳝鱼一条,削竹钉五七枚,乃掷鳝于地,屈曲围盘以竹钉贯之,覆疮良久取视,有白虫数十如针,将鳝即置杯中,蠕动如线,后覆之又得十余枚,如是五六次。医者曰虫尚未尽,然皆小虫,请以常用药敷之。时用槟榔、黄连二味,即为散敷之。明日乃以干艾作汤,投白矾二三钱,先洗疮口,然后敷药。盖人血气冷必假艾力以佐阳,而艾亦能杀虫也。如是者再,即生肌,不逾月愈。医曰∶疮一月不消,则有虫,虫能蠕动,气血亦随之,故疮不可遽合,合则结毒,实虫所为。
一人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名曰心汗。宜养心血,以艾煎汤调茯神末治之。
化圣通治汤
银花 蒲公英(各一两) 花粉 白芥子(各五钱) 附子 木通(各一钱) 柴胡(二钱) 白芍 栀子 茯苓(各三钱)
水煎。
百合丹
上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五丸白汤下,临睡服。
面糊丸黍米大,米饮下。
东垣痞气丸
黄连(八钱) 浓朴(五钱) 吴茱萸(三钱) 白术(土炒) 黄芩(二钱) 茵陈(酒炒) 干姜(炮) 砂仁人参 茯苓 泽泻(各一钱) 川乌(炮) 川椒(各五钱) 肉桂 巴豆霜(各四钱)
蜜丸灯草汤下。
三圣散
甜瓜蒂 防风 藜芦
为末,熟水调下。
白术调中汤
白术 橘皮 茯苓 泽泻(各一钱) 砂仁 官桂 藿香 炮姜(各五分) 甘草(一两)
白汤入蜜少许,调服二钱。
五苓散
为末,每服三钱。
紫苏散
苏叶(一钱) 当归(七分) 川芎 芍药 人参 陈皮 大腹皮(各五分) 甘草(二分)
姜枣煎。
补中益气汤(见项门)
二陈汤(见目门)
四物汤(见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