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中医著作\《证治准绳·幼科》\
 《证治准绳·幼科》 >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薛〕经云∶舌者音声之机也,喉者音声之关也,小儿卒然无音者,乃寒气客于会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致其门阖不制,故无音也。若咽喉音声如故,而舌不能转运言语,则为舌喑,此乃风冷之邪,客于脾之络,或中于舌下廉泉穴所致也,盖舌乃心之苗,心发声为言,风邪阻塞经络,故舌不能转运也。若舌本不能转运言语,而喉中声嘶者,则为喉喑,此亦为风冷所客,使气道不通,故声不得发,而喉无音也。然或风痰阻塞,或因心经气虚,或因脾之脉络受风,或因风痰滞于脾之络,或因脾气不足,或胃中清气不升,皆足以致喑。大抵此证亦有禀父肾气不足、不能言者,有乳母五志之火遗儿熏闭清道、不能言者,或儿病津液耗损、会厌干涸、不能言者,或肾气不充、虚火上炎伤肺、不能言者,有惊风中风不能言者,若遗热与津液耗者,用七味白术散。清气不升者,用补中益气汤。禀肾不足与虚火伤肺者,用六味地黄丸。若仰首咳嗽,肢体羸瘦,目白睛多,或兼解颅,呵欠切牙等证,悉属肾虚,非地黄丸,不能救也。

 

痫瘥而喑

《巢氏病源》小儿发痫瘥后,六七岁不能语候,风痫发之状,口眼相引,或目睛上摇,或手足螈 ,或脊背强直,或颈项反折,屈搐如数,皆由以儿当风取凉,乳哺失节之所为也。而痫发瘥后不能语者,是风痫因儿衣浓汗出,以儿乘风取凉太过,为风所伤得之,其初发之状,屈指如数,然后发螈 是也。心之声为言,开窍于口,其痫发虽止,风冷之气犹滞心之络脉,使心气不和,其声不发,故不能言也。

《千金》大补心汤 治小儿痫瘥后,风冷留滞于心络,使心气不和,语声不发。

黄芩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甘草 茯苓 桂心(各三两) 石膏 半夏 远志肉(各四两)

生姜(六两) 大枣(二十枚) 饴糖(一斤) 干地黄 阿胶 麦门冬(各三两)

上件药 咀。每服一大撮,入前饴糖半匙许,水一盏半,煎半盏服之。

 

中风失音

《圣惠》治小儿中风失音不语,舌根强硬方陈酱汁(半合) 人乳(二合)

上件药相和,合令匀,少少与儿服之。

〔张涣〕竹沥膏 治小儿中风,失音不语,牙关紧急。

竹沥(根据法旋取) 生地黄(取汁) 蜜(各半合。以上搅匀) 桂心(为末) 石菖蒲(一寸九节者,取末。各一两)

上件都一处调匀,慢火熬成膏,硬软得所如皂子大。每服一粒,取梨汁化下。

〔救生〕菖阳汤 治小儿中风昏。

石菖蒲 天麻 生乌蛇肉 全蝎僵蚕 附子(炮,去皮脐) 羌活 人参 白附子(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两盏,生姜五片,薄荷五叶,煎至一盏,滤去渣,温热时时与服。

醒脾散 治小儿惊搐后不语。

甘草(炙,一钱) 冬瓜子 防风(各半两) 人参(一分)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水一盏,入竹叶数片,灯心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临睡。

 

伤寒失音

茅先生伤寒失音语不得方金毛狗脊 甘草(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用黄蜡一块,指头大,水六分,同煎四分服。

《集验方》治小儿伤寒失音不能语桂(指面大)

上,含桂口中,渐渐声音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