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卷第十六(咳嗽诸疾) 凡十一门

痰嗽第八

张涣论∶五脏之中,肺脏最为嫩弱,若有疾亦难调治。盖小儿气血未实,若解脱不畏,风寒伤于皮毛,随气入于肺经,则令咳嗽。凡小儿常令背暖,夏月背裆之类,亦须畏慎。盖肺俞在于背上,若久嗽不止,至伤真气,亦生惊风。如婴儿百 内咳嗽,十中一二得瘥,亦非小疾。若膈上痰涎,尤宜随证疗之。

《婴童宝鉴》∶小儿咳嗽,为客风流入于肺,生其痰嗽也。

《玉诀》咳嗽风疾候歌∶

咳嗽因风肺受寒,三焦伏热转生涎。胃冷虚痰频嗽吐,时时发热喘连连。

小儿痰嗽涎生之者,先与下涎,次和胃气,后与治嗽疾。

《圣惠》治小儿咳嗽,心胸痰壅,咽喉不利,少欲乳食。贝母散方

贝母(煨微黄) 桔梗(去芦头) 马兜苓 百合 款冬花 半夏(汤浸七遍,去滑) 干姜(炮制) 汉防己 麻黄(去根节。各一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锉,研膏,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五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咳嗽痰壅,不欲乳食。蝉壳散方

蝉壳(微炒) 桔梗 人参(各去芦头) 甘草(炙微赤,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一分) 半夏(半分,汤洗七遍,去滑)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用生姜粥饮调下一字,日三、五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博济方》治小儿奶食冲脾,伤风咳嗽,坠涎。葶苈丸

甜葶苈(纸上炒过) 牵牛子 汉防己(各 熟) 大杏仁(去皮尖,炒熟,研。各一两)

上前三味先捣,罗为末,入杏仁同研;用煮枣肉,再杵为丸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姜汤下,一日二服。

太医局辰砂化痰丸 治风化痰,安神定志,利咽膈,清头目,止咳嗽,除烦闷。兼治小儿风壅痰嗽。

辰砂(飞研) 白矾(枯过者,别研。各半两) 天南星(炮,一两) 半夏(洗七遍,生姜汁同拌和,作曲三两)

上半夏、天南星为末,合和令匀。用生姜汁煮面糊和丸梧桐子大,别用朱砂末为衣。每服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服。亦治小儿风壅痰嗽。一岁儿服一丸,槌碎,用生姜薄荷汤下。

《婴孺》治少小胸中痰实嗽,并治伤寒逐水。麻黄丸方

麻黄 茯苓(各三分) 紫菀(四分) 五味子 杏仁(去皮尖) 细辛 桂心 干姜(各二分)

上为末,蜜丸小豆大。三、四岁,二、三丸。不知稍增之。

《婴孺》治少小咳涎。鸡骨散方

鸡骨(炙) 紫菀(各二分)

上为末,先食服二刀圭,不知加之。

《婴孺》治少小胸中有痰结熏肺,令儿呕咳。蜜煎方

细辛 甘草 桂心 干姜 射干 款冬花 紫菀(各一两)

上以蜜煎之,用蜜三升,微火煎及二升,服一合。

《婴孺》治少小胸中嗽满,涎出撩膈。五味汤方

五味子(四分) 甘草(炙) 细辛 常山(各一分) 麻黄(去节二分)

上件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为三服。服已大验。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咳嗽有痰,并解诸般药毒及上焦壅,身上生疮,消疳气。三黄丸方

雄黄(研细) 郁金(焙。各一钱) 巴豆(三粒,去壳不出油)

上为末,杈烂,饭丸如粟米大。每服婴孩三丸,半岁五丸,一岁七丸,饭饮吞下,薄荷汤亦可。

钱乙银砂丸 治涎盛、膈热实,痰嗽,惊风,积,潮热。

水银(结砂子三皂子大) 辰砂(研,二钱) 蝎尾(去毒为末) 硼砂 粉霜(各研) 轻粉 郁李仁(去皮,焙,秤为末) 白牵牛(末。各一钱) 铁粉 好腊茶(各三钱)

上同为细末,熬梨汁为膏,丸如绿豆大。龙脑水化下一丸至三丸。亦名梨汁饼子。及治大人风涎,并食后。

张涣苏香汤方 平小儿心肺,消痰壅、咳嗽。

紫苏叶 木香 人参(去芦头。各一两) 甘草(炙) 五味子 陈橘皮(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同荆芥汤调下。

张涣人参半夏丹方 消小儿痰饮,止嗽。

人参(去芦头) 半夏(汤浸七遍,焙干) 川面姜 白术 天南星(并微炮。各一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取生姜汁打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生姜汤下。月内百 婴儿如针头大,沾在乳母奶头上,令儿吮之。

张涣乳香半夏丹方 治小儿壮热,喘嗽痰实。

乳香(研) 半夏 (白矾水浸一宿,焙干) 木香(各一两)

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朱砂(细研,水飞,一两) 麝香(研,一钱) 金箔(二十片,研)

上件都拌匀,用生姜自然汁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生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婴童宝鉴》治小儿咳嗽、坠痰。紫金丸方

上以叶子雌黄,不限多少细研,入锅子内微火中烧令成汁,候冷研细。饭为丸如萝卜子大,熟水下二丸。

《保生信效方》利膈丸 治大人、小儿风盛痰实,喘满咳嗽,风气上攻。

黑牵牛(四两,半生半熟) 青橘皮(去白) 槐角子(各半两) 皂角(不 ,肥者,去皮子,酥涂炙,二两) 齐州半夏(汤浸洗七次,切、焙,秤一两)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要疏风痰,加至三、四十丸。小儿风涎痰热,可作小丸,量多少与之。

《保生信效方》玉尘散 治大人、小儿痰壅咳嗽,气促喘满,咽膈不利及大治劳嗽。

天南星(去皮) 半夏(各用汤浸,洗七遍,切,焙) 桔梗 桑根白皮(自采土下者。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如钱六、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小儿痰盛咳嗽等亦宜与之。政和癸巳岁,官守豫章以此方官舍施人,无不得效。

《万全方》治小儿咳嗽痰壅,不欲乳食。蝉壳散方

蝉壳(微炒) 桔梗 陈橘皮(去瓤) 人参 甘草(炙。以上各一分) 半夏(半分,汤洗七次,去滑)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一字,生姜粥饮调下。

《聚宝方》半夏丸 治小儿痰疾嗽方。

半夏(七个丸大者,汤洗七遍,切,生姜汁浸一宿) 淀粉 北矾灰(各一大钱)

上三味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浓煎白茅根汤下五丸至七丸,食后服。

《刘氏家传》治小儿咳嗽喘促,利膈化痰。防己

防己 人参 半夏(洗去滑) 甜葶苈(隔纸炒) 白矾(枯)

上件各等分为末,炼蜜为膏。每服一皂子大,薄荷姜汤化下。

《张氏家传》治小儿痰壅咳嗽。

木通 青橘皮 天南星 皂角(烧为灰。各一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 巴豆(灯上烧) 轻粉(二十合) 麝香(半铢) 雄黄(六铢)

上同研为散子。食后茅香、灯心汤下两字许。

《孔氏家传》惺惺散 解小儿风壅痰热,化涎嗽,止烦渴。

桔梗 人参 甘草(炙) 栝蒌根 白术(各一两) 白茯苓 防风(各半两) 细辛(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银盏,入荆芥少许,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王氏手集》白术半夏丸 化痰,治小儿嗽。和胃止逆,宽利胸膈,思乳食。

半夏(半两,汤浸,洗去滑) 白术 人参 甘草(炙) 干姜(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丸,乳食后稍空,煎生姜汤下。

《王氏手集》坠痰丸 治小儿痰实咳嗽,壮热生惊,呀呷喘满,头痛心忪,胸膈不利,心嘈恶心。

半夏(一两,生姜制) 天南星(米泔浸,切作片子,炙) 杜薄荷茯苓 白矾人参(各半两)

上件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每服五、七丸至十丸,生姜薄荷汤下。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华盖散 治小儿痰壅咳嗽。

桑白皮(炙,一两) 甘草(炙) 黄 (炙。各三钱) 桔梗(洗,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汤点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小儿化涎去风,止咳嗽方。

半夏(三分,汤洗七次) 天南星(半两,炮) 甘草(三钱,炙) 皂角子(二十一粒,炒焦)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六分,入生姜二片,同煎三分,去滓温温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小儿痰鸣,咳嗽气粗,不食涎潮。牵牛丸 定喘。

牵牛(取末,半两) 螺青 白矾(火飞,各一分) 硼砂(一钱) 巴豆(灯上烧) 杏仁(各七粒)

上件为末,水煮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七粒,淡姜汤下。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丈夫、妇人、小儿痰鸣涎响,咳逆喘嗽。半夏丸

半夏(半两)

上用大萝卜一个,开一小窍子;取成罐子,入半夏在内,用好醋煮透赤色,取出细研萝卜、半夏如泥;又别研入朱砂雄黄各一钱,同为丸绿豆大。每服量儿小大,五、七丸至十丸,生姜汤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涎盛、咳嗽,上膈壅热。

铅白霜 百药煎(各半两)

上件为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用薄荷汤化下,不计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