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右) 抑郁伤肝,肝强土弱,胃失通降。食入胀满,漾漾欲吐,腹中偏右聚形,月事不行,往来寒热。脉细弦而数。胆为肝之外府,木旺太过,则少阳之机杼不转。宜平肝调气,参以散郁。
柴胡(五分醋炒)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制香附(二钱) 白茯苓(三钱) 陈香橼皮(一钱) 当归(二钱酒炒) 金铃子(一钱五分) 粉丹皮(二钱) 延胡(酒炒一钱五分) 炒枳壳(一钱) 干橘叶(一钱五分)
【二诊】 两和肝胃,参以开郁,便行稍畅。而中院气滞,胃失通降。食入胀满。开合失度,寒热往来。再和肝胃以舒木郁。
香附(二钱) 豆蔻花(五分) 炒枳壳(一钱) 女贞子(三钱酒炒) 焦麦芽(二钱) 广皮(一钱)佛手花(六分) 沉香曲(一钱五分炒) 当归(一钱五分酒炒) 逍遥丸(四钱分二次服)
□
金(左) 先自木郁土中,中脘有形作胀。脾与胃以膜相连,胃土受侮,脾土亦虚,渐致腹笥胀大,肢肿面浮,目 带黄,如是者已经数月,兹交立冬节令,忽然下利, 不爽,脓血相杂,上则恶心呕吐,呕出亦带黑色,四肢厥逆。脉沉如伏。肝强土弱已极,肝为藏血之海,肝经之气纵横逆扰,则肝经之血,不克归藏有发厥之虞。金匮厥阴篇中每以苦辛酸合方,即师其法,能否应手,非敢知也。
乌梅(五分) 川雅连(五分淡吴萸七粒同炒) 白芍(三钱) 黄芩(一钱五分) 干姜(四分)甘草(四分) 茯苓(三钱) 佛手花(四分) 干橘叶(一钱五分)
病发 前用金匮苦辛酸法,脓血已退,便利大减,卧得安眠,胃亦略起,胀势稍得宽松。而气仍下坠,呕痰仍黑,目畏火光,小溲红赤,舌干口燥,两手稍温,两足仍厥。脉稍起而细弦无力。阴虚木旺,气火尽越于外,经谓热胜则肿也。虽见转机,尚未足恃。拟养肝柔肝,以平气火,气行火平,治肿治胀之道,寓乎其中矣。
陈阿胶(二钱) 炒天冬(三钱) 生甘草(七分) 当归(炒黑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生地炭(四钱)生白芍(三钱) 云茯苓(三钱) 木瓜皮(二钱炒) 车前子(三钱) 佛手花(四分)
【三诊】 四肢转温,面肿大退,胀势亦减,上冲之气亦平,小溲渐畅。然便利仍然不止。昨日停药一天,今又脓血相杂。脉象细弦。肝强土弱,营不收摄,湿热蹈暇乘隙,更复伤营。再养血和营,兼清湿热。
当归(炒黑二钱) 杭白芍(三钱甘草二分同炒) 生地炭(四钱) 车前子(二钱) 茯苓(三钱) 木瓜皮(三钱) 大腹皮(三钱) 淡芩(一钱五分) 丹皮(炒黑二钱) 驻车丸(三钱)
酌改方 淡芩(一钱五分) 甘草(三分) 干姜(二分) 丹皮(二钱炒) 木瓜皮(一钱炒) 白头翁(二钱) 川连(五分) 白芍(三钱与甘草同炒) 秦皮(一钱五分) 黄柏炭(三钱)
【四诊】 改方参用白头翁汤,脓血大为减少,便利较疏,胀松呕退,痰色转白,略能进谷。然利仍不止,两足肿胀尤甚,有时恶心。脉象细弦。肝强土弱,湿热伤营,虽屡见转机,而于大局终无所济,不得不预告也。再泄脾胃湿热,参以分化。
制半夏(二钱) 川雅连(六分) 淡芩(一钱五分) 广橘红(一钱) 淡干姜(三分) 猪苓(二钱)茯苓(三钱) 滑石(三钱) 木通(八分) 生熟薏仁(各五分) 泽泻(二钱) 白头翁(三钱) 陈胆星(一钱)
□
左 情志久郁,肝木失疏。冲脉为肝之属,冲脉起于气街,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以致气冲脘痞咽阻。
姑舒郁结而苦辛降开。
老川朴(一钱) 老山檀(三分磨冲) 川雅连(五分) 茯苓(三钱) 炒竹茹(一钱) 磨苏梗(四分)郁金(一钱五分) 淡干姜(四分) 橘皮(一钱)
□
左 痛抱西河,肝气抑郁,腹中 痛肌热口苦舌干。急宜开展襟怀,以靖气火。
桑叶(一钱五分) 金铃子(一钱五分) 川石斛(四钱) 半夏曲(一钱五分炒) 丹皮(二钱) 蜜炙香附(一钱五分) 大麦冬(二钱) 山栀皮(三钱炒) 枇杷叶(二钱去毛)
□
陈(右) 肝气抑郁不舒,左胁下又复作痛,牵引胸膈,口鼻烙热,目涩头胀。肝气不舒,肝火内亢,肝阳上旋。平肝熄肝,兼开气郁。
郁金 金铃子 制香附 炒枳壳 丹皮 木香 延胡索 干橘叶 冬桑叶 池菊
□
徐(右) 情怀郁结,胸中之阳气,郁痹不舒,胸次窒塞不开,不纳不饥,耳胀头巅烙热,大便不行。脉细弦微滑。仿胸痹例治。
光杏仁(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生香附(二钱) 白茯苓(三钱) 栝蒌皮(三钱) 川贝母(一钱五分)山栀(二钱) 鲜竹茹(一钱五分) 炒枳壳(一钱) 枇杷叶(去毛一两)
□
金(右) 情怀郁结,肝木失疏,以致肝阳冲侮胃土,中脘有形,不时呕吐,眩晕不寐。脉细弦,苔白质红。全是风木干土之象。拟两和肝胃法。
金铃子(一钱五分切) 制半夏(一钱五分炒) 炒枳壳(一钱) 川雅连(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土炒) 制香附(二钱研) 延胡(一钱五分酒炒) 代赭石(四钱) 白蒺藜(去刺炒三钱) 淡吴萸(二分与雅连同炒) 旋覆花(二钱绢包)
再诊 气分攻撑稍平,中脘聚形亦化,呕吐亦减,寐亦渐安,略能安谷。但胸中有时微痛,所进水谷,顷刻作酸,眩晕带下,脉两关俱弦。肝胃欲和未和。再从厥阴阳明主治。
制半夏(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 青皮(四分醋炒) 白芍(一钱五分土炒) 茯苓(三钱) 制香附(二钱研) 川楝子(一钱五分切) 白蒺藜(去刺炒三钱) 干姜(二分) 川雅连(五分) 代赭石(四钱) 炒竹茹(一钱)
【三诊】 呕吐已定,攻撑亦平,渐能安谷,肝胃渐和之象也。但少腹仍觉有形攻撑,心悸眩晕,小溲之后,辄觉酸胀。肾气已虚,不能涵养肝木。再从肝肾主治。
制半夏(一钱五分) 青陈皮(各一钱) 白归身(一钱五分酒炒) 白蒺藜(三钱) 决明(四钱) 金铃子(一钱五分) 杭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阿胶珠(一钱五分) 朱茯神(三钱) 牡蛎(四钱) 炒枣仁(一钱)
【四诊】 呕吐已定,而少腹攻撑,似觉有形,每至溲便,气觉酸坠,眩晕汗出。肝体渐虚。再平肝熄肝。
金铃子(一钱五分) 香附(二钱醋炒) 朱茯神(三钱) 生牡蛎(五钱) 白芍(二钱) 甘杞子(三钱) 当归炭(二钱) 炒枣仁(二钱) 阿胶珠(二钱) 淮小麦(五钱)
□
毕(左) 抑郁伤肝,肝气纵横,木来克土,上吐下泻,有似痧气。如此严寒,何来痧秽,其为木土相仇,显然可见。匝月以来,腹中有形,不时攻筑肝脏郁怒冲突之气也。此时极宜舒郁,而失于调治,以致气滞腹满,脾土不能运旋,浊痰因而难化,遂令弥漫神机,神情呆钝。脉象沉郁,重取带弦,而尺中无力。深入险地不能言治。勉拟化痰以通神机,木旺正虚,无暇过问矣。
制半夏(二钱) 栝蒌仁(五钱蜜汁炒研) 炒枳壳(一钱五分) 九节菖蒲(五分) 远志肉(五分)薤白头(三钱) 陈胆星(一钱) 桔梗(一钱) 生姜汁(三茶匙) 白金丸(七分开水先送下)
改方去白金丸,加白蜜。
□
曹(右) 咳不甚盛,而咽中梗阻,痰出成粒。此气郁痰滞,所谓郁痰是也。
老川朴(一钱) 磨苏梗(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炒姜皮(三钱) 茯苓(四钱) 光杏仁(三钱打)香豆豉(一钱五分) 生香附(二钱打) 炒竹茹(一钱) 郁金(一钱五分) 炒枳壳(一钱) 枇杷叶(四片去毛)
病发 痰多咳嗽如昨。痰在胸中,气火上逼,故口碎而痛。
制半夏(三钱) 甜葶苈(五分) 云茯苓(三钱) 光杏仁(三钱) 竹茹(水炒一钱) 苏子(炒研三钱)冬瓜子(四钱) 炒枳壳(一钱) 生薏仁(四钱) 苇茎(八钱)
□
王(右) 营阴不足,厥气有余。腹中有形,发则嗳噫痛胀,阳气上旋,耳鸣眩晕。经事不调。气为血帅,调血当先调气也。
全当归 朱茯神 天麻 整砂仁 上广皮 制香附 白蒺藜 枳壳 香橼皮 金铃子
□
张(右) 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胃为戊土,脾为己土,五行之中,木本土之所胜,人身内景,胆附于肝叶之内。惊动胆木,又以年迈正虚,不能制伏,遂致肝脏之气,亦随之而动。抑而下者为气,气克己土,则撑满不和,甚至便溏欲泄。浮而上者为阳,阳犯戊土,则呕吐痰涎,甚至有气逆行至巅,为酸为胀。脉象弦滑,按之少力,苔白质腻。此皆厥阳犯脾胃致病,胃中之浊,悉行泛动。若久缠不已,恐入衰惫之途。治之之法,补则恐滞而气壅,平肝又恐迂阔而远于事情,惟有先降其胃府,和其中气,能得呕止安谷再商。正之。
制半夏(二钱) 煨天麻(一钱五分) 制香附(一钱五分) 白茯苓(四钱) 新会皮(一钱) 白蒺藜(三钱炒) 煨生姜(一钱五分) 白粳米(一合) 姜汁炒竹茹(一钱五分二味煎汤代水)
□
陈(右) 肝气不和,横逆入络,腹痛牵引腰际,心悸耳鸣。再平肝泄肝。
金铃子(切一钱五分) 橘红络(各一钱) 制香附(二钱打) 浓杜仲(三钱) 白芍(一钱五分) 春砂仁(七分后入) 杞子(三钱炒) 甘菊花(一钱五分)
□
左 心中热辣,少腹有气上冲,至胸而散则尤甚。经云、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龙相不潜,冲脉不和,良有以也。
金铃子 杭白芍 广皮 盐水炒竹茹 白茯苓 炒杏仁 木香 大补阴丸
□
姚(左) 禀先不足,木失涵濡,冲气逆行,上干肺脏,单声作呛,腹中有气攻冲,头巅体震。拟滋水养肝清肺。
丹皮(二钱) 阿胶珠(二钱) 生白芍(二钱) 青蛤散(三钱) 川贝母(二钱) 磁石(三钱)白蒺藜(三钱) 炙生地(四钱) 酒炒女贞子(三钱) 枇杷叶(去毛四片)
【二诊】 腹中有气攻冲,则头巅体震,单声作呛。日来寒热兼作,此兼新感。先治其表,再治其本。
霜桑叶(一钱五分) 青蒿(二钱) 黛蛤散(四钱) 女贞子(三钱) 代赭石(三钱) 茯神(三钱)丹皮(二钱) 川贝母(二钱) 炙龟甲(五钱) 枇杷叶(四片去毛)
□
孙(左) 血虚不复,木燥生风,经络不时抽掣,腹胀带下,冲气不平,气冲至脘,则中脘胀满。宜养血熄肝,参以和胃。
阿胶珠 牡蛎 金铃子 桑螵蛸 砂仁 炒白芍 佛手 潼沙苑 枇杷叶
【二诊】 脉症相安,然中脘不时痞满,经络抽掣。脉细关弦。营血不足,肝阳冲侮胃土。再育阴熄肝,参以调气。
阿胶珠(三钱) 白归身(二钱) 香附(一钱五分蜜水炒) 茯苓神(各一钱五分) 土炒白芍(一钱五分)半夏曲(二钱炒) 金铃子(一钱五分) 炒山药(三钱) 潼白蒺藜(盐水炒各一钱五分)
另备服方
川楝子(一钱五分) 广玉金(一钱五分) 干橘叶(一钱五分) 炒蒌皮(三钱) 延胡索(一钱)制香附(三钱) 白蒺藜(三钱) 光杏仁(三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枇杷叶(四片去毛)
□
倪(右) 肝胃不和,挟痰内阻。中脘不舒,甚则呕吐痰涎。脉形弦滑,重按空虚。血虚胆火犯中。姑和中而泄胆木。
桑叶 金石斛 制半夏 海蛤粉 炒杞子 丹皮 白蒺藜 云茯苓 钩钩 水炒竹茹
【二诊】 和中气,泄少阳,脉象相安。舌苔薄白,底质带红。痰多中脘不舒,迷沉欲寐,甚则呕吐,其痰更觉胶腻。胃为水谷之海,胃受谷气,则化津化气,以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也。西河抱痛,则木郁生火,木火扰中,则脘痞不舒,水谷之气,为火所炼,则不能化津化气,而反凝浊成痰,阳明遂失其通降之常,太阴亦失其清肃之令,所以呛咳痰多,咽中干毛也。伤寒六经中惟少阴有欲寐之条,既非肾阳虚而浊阴弥漫胸中,即是肾阴虚而真阴不能上潮于心矣,所以一则主以四逆,一则主以复脉也。姑循序进之。
金石斛(四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广皮(一钱) 桑叶(一钱五分) 丹皮(二钱)白蒺藜(三钱) 磨枳实(二分) 钩钩(三钱) 远志肉(五分) 炒竹茹(一钱五分) 姜汁(二匙)
□
张(左) 身热已退,而咽次仍然哽阻。脉象弦滑。还是痰气交滞。再为清化。
香豆豉(三钱) 枳实(一钱) 云茯苓(四钱) 白檀香(一钱五分) 炒竹茹(一钱) 光杏仁(三钱)川朴(一钱) 制半夏(二钱) 磨苏梗(五分冲) 枇杷叶(四片)另附噙化丸方 栝蒌(二钱) 黑山栀(三钱) 风化硝(一钱五分) 杏仁霜(三钱) 桔梗(三钱) 广玉金(三钱)
上药六味,研细末,用淡姜汁白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细细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