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胃内弯曲样细菌早在1906年就曾有过报道。此后,一些学者相继进行了研究。直到1983年,Marshall等才在微氧条件下从人体胃粘膜活检中培养出一种弯曲类菌(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CLO),现称之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pyloridis)现已称为幽门螺杆菌(Hp)认为该菌参与胃病的致病过程。现将有关Hp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目前业已证明,胃窦粘膜中确有一种弯曲菌的存在。组织学上,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粘膜表面可查到Hp。采用Warth-Starry银染色法、HE及吉姆萨染色可进行该菌检测。最近报道利用相差显微镜、吖啶橙荧光染色,以及培养检测法均以Hp。该菌可位于酸度正常的粘膜表面。粘膜层及上皮细胞分泌的碱性物质对细菌有保护作用。胃窦弯曲菌可在粘性环境中运动,胃内肠腺化生部位查不到该菌,而在十二指胃腺化生部位则可查到。该细菌呈“S”形或螺旋状,革兰染色阴性,大小约3μm×0.5μm。电镜观察表明,Hp既可位于粘膜表面,又可存在于细胞连接处,其表面光滑,有4~6根极鞭毛,每根极鞭毛均附有鞘膜。上皮细胞间亦可有大量细菌,此时,粒液细胞完整,但呈锯齿状,并伴微绒毛脱落。在上皮细胞与细菌接触部位,杯形表面突起变浅,细胞间水肿明显。同时还可观察到多形核白细胞,细菌数量与多形核细胞多少相关。细胞吞噬液泡中可含有胃窦弯曲菌,提示细菌可进攻和激活多形核白细胞。胃腔内的炎细胞具有杀菌功能。胃窦组织培养时,少数病例中还可观察到一种弯曲棒状样菌,类弯曲菌2型(CLO-2),其生物学属性及脂肪酸含量位于弯曲菌范围内,但与胃窦弯曲菌无关。
最初采用弯曲菌株分离出了这种Hp,近期又相继报道了一些其它分离方法。该菌为微需氧菌,最适温度为35°C~37°C。体外分离传代后,其形态学可发生改变。
Hp的生化特性,脂肪酸含量均与其它弯曲菌不同。株聚丙凝胶电泳研究表明有相似的蛋白带。该菌缺乏甲基化的6粉甲基苯醌,酚肽磷酸试验阳性,DNA碱基对在弯曲菌范围内(G+C36%)。革兰染色阴性,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尿素分解阳性,硝酸盐还原阴性,因此可把尿素分解阳性作为胃窦弯曲菌的一种特异性反应,该菌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改变粘膜的pH值,从而造成胃粘膜上皮的损伤。此菌可抵抗啶酮酸,对大多数抗菌素均敏感,包括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甲硝哒唑及三钾二枸橼酸铋(TDB,De-Nol)等。而对西咪替丁、生胃酮不敏感。胃窦弯曲菌在抗生素敏感性方面与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谈判眲在有差异。现将不同抗生素对胃窦弯曲菌、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50%最低抑菌浓度(MIC50)及90%最低抑菌浓度(MIC90)比较如下:
表1 幽门、空肠、胎儿弯曲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
试 剂 | 胃 窦 弯 曲 菌 | 空肠弯曲菌 | 胎儿弯曲菌 | ||
MIC范围 | MIC50 | MIC90 | MIC90 | MIC90 | |
青霉素 | 0.015~1.0 | 0.06 | 0.25 | 16 | 10 |
羟氨苄青霉素 | 0.015~0.25 | 0.06 | 0.12 | 16 | 5 |
红霉素 | 0.06~0.25 | 0.02 | 0.25 | 2 | 12 |
卡那霉素 | 1~4 | 2 | 2 | 12 | 6 |
庆大霉素 | 0.5~1.0 | 1 | 1 | 0.6 | |
四环素 | 0.06~0.25 | 0.12 | 0.12 | 2 | 0.8 |
氯霉素 | 2~8 | 4 | 8 | 8 | 12 |
甲硝磺酰咪唑 | 0.5~32 | 0.5 | 4 | 32 | 12 |
甲硝哒唑 | 0.5~4 | 0.5 | 4 | 32 | |
头孢菌素 | 0.5~8 | 2 | 8 | >128 | |
头孢甲氧霉素 | 0.12~1.0 | 0.5 | 1 | 8 | |
噻孢菌素 | 0.5~2 | 0.5 | 2 | >128 | 80 |
新生霉素 | 4~8 | 4 | 8 | ||
氯洁霉素 | 0.25~2 | 0.5 | 2 | 0.5 | 1.6 |
粘菌素 | <4~64 | 16 | 32 | 8 | |
多粘菌素 | 0.15~64 | 8 | 64 | 25 | |
西咪替丁 | 128~1024 | 256 | 512 | 512 | >512 |
呋喃硝胺 | 3200~12800 | 6400 | 12800 | 12800 | 25600 |
胶体铋 | 2~16 | 8 | 16 | 32 | |
利福霉素 | 0.5~4 | 0.5 | 2 | 100 | |
SulphasarazoLe | >400 |
由表1可知,除苄青霉素、粘菌素和多粘菌素B以外,大多数抗生素对该菌的MIC范围均较窄。Hp较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更敏感。
许多报道均认为该菌与非自身免疫性胃炎关系密切,尤其与活动性慢性胃炎关系较大,如胃窦慢性炎症。认为该菌在B型,非免疫性胃炎中有着不同的致病机制。14例A型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细菌阳性者只占3例。40例消化不良患者,胃窦组织培养阳性16例(40%),该16例检查均有胃炎。消化性不良患者细菌阳性率与性别有关(男性60.9%,女性11.7%,P<0.01),而与吸烟、饮酒无关。对于非溃疡性疾病患者,十二指肠和胃内胆汁返流可造成胃窦粘膜损坏,引起Hp机会性感染。20例无选择受检者口腔粘膜检查,Hp均为阴性。
对于十二指肠,Hp可出现在急性十二指肠炎和胃腺化生部位。一些研究确认该菌与消化性溃疡有关。7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全部和40例胃溃疡中的27例,Hp阳性。现将有关疾病与Hp检测阳性率汇总如下:
吞饮Hp液10d后,病理学检查发现有Hp,细胞内粘液减少及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增强,电镜研究表明,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
目前,国外学者已制备出Hp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血清补体结合试验、血凝试验和细菌凝集试验均发现细菌阳性患者抗体滴度升高。消化性溃疡患者IgG滴度高于儿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IgA及局部免疫反应有关。IgG、IgM滴度只在细菌阳性患者中明显升高,而IgM无明显差异。细菌阳性患者同样可有局部胃窦抗体,如IgA。抗原的选择和制备对于血清学的研究有较大影响,通常以超声波处理过的细菌作为抗原较好。IgG特异性强,而IgA可发生交叉反应。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研究表明,IgG、IgA、IgM均可封闭胃窦弯曲菌,而位于胃粘膜深部的细菌则可逃避宿主抗体。
表2 Hp在胃部疾病中的检出率
作者 | 时间 | 胃炎(%) | 溃疡(%) | 总检出率(%) |
Marshall | 1984 | 95 | 82 | - |
Hforrest | 1984 | 71 | 54 | 59 |
Smith | 1984 | 68 | 64 | - |
Rallason | 1984 | 56 | 34 | 42 |
Jones | 1984 | - | - | 63 |
Marshall | 1984 | 82 | 87 | 58 |
Marshall | 1985 | 95 | 83 | - |
Tijtgat | 1985 | - | 96 | 24 |
Price | 1985 | 56 | 69 | 57 |
Buck | 1986 | 69 | 59 | - |
O'Connor | 1986 | - | 74 | - |
Hp作为一种新的胃部疾病的致病因子,使临床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目前,临床使用的抗溃疡药物有西咪替丁,呋喃硝胺及三钾二枸橼酸铋(TDB,De-Nol)等。但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高复发率。Hp对TDB敏感,而对西咪替丁不敏感。服用TDB后,Hp可消失,溃疡愈合,且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咪替丁和呋喃硝胺。TDB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维持胃肠道粘膜上皮的形态和功能。研究表明,TDB通过增加粘膜内源性前列腺表的合成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如PGE。其它临床疗效观察也表明,TDB是一种理想的溃疡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