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r~s\
 《中医词典》r~s > 拼音S

(拼音S)第十八篇

 

《伤寒古方通》

伤寒著作。二卷。清·王子接撰。本书即《绛雪园古方选注》第一部分。王氏将《伤寒论》113方分为和剂、寒剂、温剂、汗剂、吐剂、下剂六大类,然后加以分析注释,方解比较明晰,而且增加了新意。现存光绪上海乐善堂刻本等。

 

伤寒腹胀

病证名。伤寒病邪传里所致的腹胀。分为热结膀胱腹胀、阳明胃实腹胀、血蓄腹胀。《症因脉治·肿胀总论》:“伤寒腹胀之症,恶寒发热,自汗口渴,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此热结膀胱之症。若里热不恶寒,自汗不大便,烦满燥实,此阳明胃实腹胀之症,若腹胀硬痛,小便自利,大便或黑,此蓄血腹胀之症也。”多因表邪不解,内传膀胱,或热结或血蓄下焦所致。治宜逐瘀、利水、攻下。热结膀胱腹胀,小便不利者,五苓散或羌活木通汤调六一散。阳明胃实腹胀,大便干结,脉沉实,宜承气汤;若寒热者,大柴胡汤。血蓄腹胀,小便利,大便黑,宜桃仁承气汤。参见腹胀、胃实腹胀、蓄血腹胀、热结膀胱腹胀条。

 

《伤寒附翼》

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本书专论《伤寒论》方,解释方义及使用法颇精,是结合病因、病理及脉证加以阐述的。可供研究《伤寒论》方剂的参考。现存康熙等多种清刻本、1931年千顷堂石印本及《伤寒来苏集》本。

 

《伤寒分经》

伤寒著作。十卷。清·吴仪洛编订。书成于1766年。吴氏推崇喻嘉言《尚论篇》,认为喻氏“将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极得分经之妙”,因以“分经”为书名将此书予以重订和补注。书中将喻氏《医门法律》中暴卒中寒一门及“秋燥论”补入。在学术见解方面,本书缺乏新的补充和发挥。现存初刻本。

 

《伤寒方经解》

伤寒著作。简称《经方解》。不分卷。清·姜国伊注。书成于1861年。本书注解《伤寒论》方113首,于自跋中提出:“论经方者,须明药性;明药性者,须考《本经》(指《神农本草经》)”。故对方药的气味、主治功用的释人,均本于《神农本草经》;或以《名医别录》作为补充。方义较简要明晰,较有个人见解。但也有一些附会的论述。书末附《内经脉学部位考》。现存几种清刻本及《姜氏医学丛书》本。

 

《伤寒法祖》

伤寒著作。清·任越庵编撰。刊于1822年。此书系将柯韵伯所撰《伤寒论翼》予以删订而成。其中对伤寒的分经、立论悉遵柯氏原著。注释则又融汇了前人的合理观点。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伤寒发颐

病名。伤寒证之并发发颐病证者。《外科正宗》卷四:“伤寒发颐亦名汗毒。此因原受风寒,用药发散未尽,日久传化为热不散,以致项之前后,结肿疼痛。初起身热口渴者,用柴胡葛根汤,清热解毒;患上红色热甚者,如意金黄散敷之;初起身凉不渴者,牛蒡甘桔汤散之;患上微热不红疼痛者,冲和膏和之;肿深不退欲作脓者,托里消毒散。”脓已成者则应切开引流。相当伤寒并发腮腺炎。应慎用切开引流术。参见发颐条。

 

《伤寒发微论》

伤寒著作。又名《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论》。二卷。宋·许叔微撰。许氏深研仲景学说,历述伤寒七十二证证治,阐解某些伤寒证候的用药法,并扼要地辨析了伤寒、中风、风温、温疟等病的脉证,不乏个人新见,常给人以启发。现存元、明、清几种刻本及《十万卷楼丛书》本。

 

《伤寒发微》

伤寒著作。曹家达注。刊于1931年。本书能密切结合作者个人临症运用《伤寒论》方的经验,融会仲景原文以阐述病理、分析经义,颇多可取,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但也难免失之一隅。后人将此书与《金匮发微》合刊,于1956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名为《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伤寒发惊

病证名。见《惊风辨症必读书》。指寒邪阻于太阳经络而致惊。症见发热、恶寒、头身骨节痛、无汗,手足牵动,目上视,搐搦有力。治宜散寒止惊,用麻黄汤或五积散。

 

伤寒发黄

病证名。外感病邪而出现黄疸。《景岳全书·杂证谟》:“表邪发黄,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而风湿在表者有黄证;或表邪不解,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亦有黄证。”表邪未解者,证见发热,身痛,脉浮,少汗,宜从汗散;湿热内郁者,证见烦热,脉缓滑,多汗,宜分消清利;阳明实邪内郁痞结胀满者,宜先下之,然后清其余热。伤寒发黄,表邪未清而湿热又盛者,治宜双解,柴苓汤或茵陈五苓散主之;若内热甚而表邪仍在者,柴苓煎主之。若但有湿热内实胀闭等证而外无表邪者,茵陈蒿汤主之。若因内伤劳倦致染病伤寒而见发黄者,但察其本无湿热实邪等证,当以阴黄之法调补治之。《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指黄汗、黄疸、谷疸、酒疽、女劳疸等五种黄疸为伤寒发黄。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伤寒耳聋

病证名。因外感热病而丧失听力。《伤寒类证》:“伤寒耳聋有二证:其一未持脉时,令其咳而不咳者,此必耳聋无闻也,此为重发汗、虚故也,治以黄芪建中汤;其一少阳中风而耳无闻,邪在半表半里也,治以小柴胡汤。”参见耳聋条。

 

《伤寒典》

伤寒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七-八)。明·张介宾撰。张氏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阐述伤寒多种病证,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其治法主张“古法通变”,吸取《伤寒论》以后诸家的学术经验,并将有关方剂加以归类分析,结合临床提出一些创造性见解,代表了当时伤寒论研究的水平。是学习研究伤寒证治的参考读物。现存日本刻本及《景岳全书》本。

 

《伤寒第一书》

伤寒著作。四卷,附余二卷。清·沈月光传,车宗辂、胡宪丰编订。书成于乾隆年间(1736-1795)。本书论述伤寒证治较简要,并试图以八卦图说、河图洛书等内容,注释伤寒六经病机。此虽开拓了视野,却未必尽合于临床。须予分析地参阅。现存多种清刻本和石印本。

 

《伤寒大成》

伤寒丛书。指清·张璐父子所撰的五种伤寒(或与伤寒有关的)论着,包括:《伤寒缵论》、《伤寒绪论》、《诊宗三昧》(以上系张璐撰),《伤寒舌鉴》(张登撰)、《伤寒兼证析义》(张倬撰)。详见各条。现存多种康熙年间刻本及光绪二十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

 

《伤寒大白》

伤寒著作。四卷。清·秦之桢撰。刊于1714年。秦氏以《伤寒论》中之疑难得此书可以尽白,故以“大白”为书名。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兼有表里邪三种情况,确有见地。书中以长沙地区作为南北的界线,认为麻、桂北方可用,南方不可用,有其片面性。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石印本及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伤寒撮要》

伤寒著作。四卷。清·王梦祖撰于1799年。王氏以仲景学说为主,在《伤寒论》多种注本的基础上参阅《内经》、《难经》及有关方书等近百种典籍,将其中有关于伤寒者撮其大要编成此书。本书除论述伤寒传经、诊法、六经证治等内容外,主要介绍伤寒多种病证的辨证和治疗。证分124门,选方264首,并记述其主治、功能及变化方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人的有关学术经验。现存多种清刻本。

 

伤寒喘

病证名。外感热病过程中出现的气喘。《圣济总录》卷二十四:“伤寒喘其证不一。有邪气在表,表未解,无汗而喘者;有邪气在里,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者;有潮热者;有心下有水而喘者。”在表者当汗,在里者宜下。心下有水而喘,当利小便。若阴证发喘,是为无阳,非灸之不可。又指外感寒邪伤肺所致的喘急,治用华盖散等方。参见寒喘、喘证等条。

 

伤寒潮热

病证名。伤寒阳明病发热如潮水之来者。《伤寒明理论·潮热》:“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伤寒全生集·潮热》:“潮热属阳明,旺申未,一日一发,日晡时作,如潮候之有信,故曰潮热。专主胃腑实热,燥粪使然。渴甚不大便,谵语,脉洪数有力者,用调胃承气汤攻之。”参见潮热条。

 

伤寒不可下

治疗学术语。指伤寒禁下之证。⑴太阳表证禁下。

㈡少阳病禁下。⑶邪气尚浅,肠未燥实者不可下。

㈣阳明经证禁下。⑸三阳合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⑹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⑺寒厥和虚家禁下。⑻血虚致厥不可下。⑼少阴病已虚,尺脉弱涩者不可下。⑽妇人伤寒,经水适来或适断,热入血室禁下。⑾阴阳俱虚者禁下。

 

伤寒不可吐

治疗学术语。指伤寒禁吐之证。⑴太阳病表证应发汗禁吐。

㈡少阳病禁吐。⑶少阴病膈上有寒饮者禁吐。

㈣阴阳俱虚者禁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伤寒不可汗

治疗学术语。指伤寒禁汗之证。⑴太阳病,尺脉迟或微,属里虚者禁汗。

㈡少阳病禁汗。⑶妇人伤寒,经水适来或适断,热入血室禁汗。

㈣里虚下利清谷禁汗。⑸素体中虚里寒者禁汗。⑹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汗。⑺厥阴病热厥者不可汗。⑻咽喉干燥、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等津液耗伤者禁汗。⑼阴阳俱虚者禁汗。

 

《伤寒补亡论》

伤寒著作。二十卷(其中卷十六明代即亡佚,实存十九卷)。宋·郭雍撰于1181年。作者鉴于当时所见《伤寒论》已有残缺,遂取《千金方》、《类证活人书》以及庞安时、常器之等诸家学说予以辑佚补充,并参合个人见解作为羽翼。其独到见解往往超于各家之上。故题名“补亡”。本书的编次与一般《伤寒论》传本不同,且内容也有所扩充。在辑佚工作方面,有其一定的贡献。但本书体例混杂,仲景原文与后世注文相互掺混,又未能考证原始出处,是为本书的缺陷。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此书时,题名《仲景伤寒补亡论》。现存明万历刻本、清刻本、1925、1959年铅印本。

 

《伤寒补天石》

伤寒著作。二卷,续编二卷。明·戈维城撰。上卷自伤寒统辨起至冬温伤寒共五十一篇;下卷自时行疫症至足厥阴肝经证共四十六篇;续编二卷,自恶风、恶寒起至百合病,共四十三篇。这些论述综合前人优秀观点,也阐发了作者的独到见解。本书统论四时外感诸病较有条理,并记载前人从未提到的黄耳伤寒,赤膈伤寒等病证。在治法上选收了一些民间草药方,如黄耳伤寒用马蹄金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康熙年间等清刻本,1932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

 

《伤寒补例》

伤寒著作。二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905年。周氏于本书自序中指出:“伤寒见证,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伤寒证治。”据此作者将《伤寒论》中“伤寒例”所申明的“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热”的理论,加以阐发,并对伤寒、温病、疟、痢等病证进行充分的分析,作者还结合读书临证体会予以阐析补充,故名《伤寒补例》。全书论述简要,切于实用,颇多个人发挥。现存清刻本、《周氏医学丛书》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伤寒表证

证名。病邪侵入太阳经出现的证候。治宜解肌发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外证即表证。参见太阳病条。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著作。简称《伤寒标本》。二卷。旧题金·刘完素撰。为论述伤寒证治专着。上卷叙述病证,自伤风、伤寒、中暑、中湿、至食复、劳复共44则;下卷则载所用64方,其中仲景方约占半数。本书卷上有传染一则,以示伤寒与疫疠的区别;在治法上用双解散、益元散等方以补充仲景治法之未备。本书或认为出于托名,非刘氏原著。后编入《医统正脉》中。现存明清刻本,1949年后出排印本。

 

伤寒标本

病证名。指伤寒的本证、标证及其受病先后次序。明·陶华《伤寒家秘的本》卷二:“标者,病之梢末,本者,病之根本。先受病为本,次受病为标……”故名。

 

《伤寒辨证》

伤寒著作。四卷。清·陈尧道撰。刊于1678年。作者汇集宋元以来研究《伤寒论》的诸家学说,以阴、阳、表、里、虚、实为纲分析、论证伤寒或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病的诊断和治法。另有药方部分,熔经方、时方于一炉,阐明其主治、服法及加减法,是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辅助读物。现存康熙间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

 

伤寒暴嗽

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小儿感受寒邪,突然咳嗽,气逆,喉中痰鸣,无汗,鼻塞清涕。由寒邪束肺,气机不利所致。治宜散寒宣肺,用金沸草散。参见寒嗽条。

 

《伤寒百证歌》

伤寒著作。五卷。宋·许叔微撰。许氏将《伤寒论》中证候等内容编列为100种,用七言歌诀予以阐析,并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此非深研《伤寒论》精髓得其蕴义者莫能为。现存元刻本、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十万卷楼丛书》本。

 

《伤寒百问歌》

伤寒著作。四卷。宋·钱闻礼撰。撰年不详。作者根据《伤寒论》原文,以七言歌诀形式提出93个问题。内容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并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便于对《伤寒论》主要论点的理解。本书卷一为汤尹才所撰《伤寒解惑论》,对研究《伤寒论》亦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元、明刻本、石印本及《武昌医学馆丛书》本。

 

《伤寒百十三方发明》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方论》。一卷。清·徐彬撰。刊于1667年。作者推崇喻嘉言《尚论篇》,但认为喻氏书略于方论,遂用心于此,选录《尚论篇》中论证大意,分注于《伤寒论》113方之下,并能于方解中发挥己见以阐析仲景立方深意,可从方论中体会辨证选方的精义。是一部学习研究《伤寒论》方的较好参考书。现存康熙六年刻本,又见《伤寒尚论篇全书》。

 

伤寒

①病证名。⑴指广义的伤寒。为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即包括多种外感热病在内。

㈡指狭义的伤寒。特指外感寒邪,即时而发的病证。《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文中的伤寒,即狭义伤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此即狭义伤寒之脉证。

②病因学名词。《素问·刺志论》:“气盛身寒,得之伤寒。”王冰注:“伤,谓触冒也。寒伤形,故气盛身寒。”晋·王叔和《伤寒例》:“冬时严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雾,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既说明了发病原因,又强调了发病的季节性。

 

伤谷

病证名。因过食谷类食物所致的病证。《古今医鉴》卷四:“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如消导,重者宜吐宜下,枳术丸、保和丸、备急丹之类,量轻重择用。”《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治伤谷,轻者用麦芽、谷芽、神曲、砂仁,甚者鸡内金。参见伤食条。

 

伤肝疬

病名。因情志而诱发之疬证。《疬科全书》:“忧郁内伤,初则经水不调,久而经闭不通,阴火上炎,皆能生疬,凝结不消,此名伤肝疬。”妇女较多见。宜舒肝解郁,内服加减逍遥散。如见有心脾血亏者用归脾汤加减。疑妇科结核病。

 

伤风自利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外感风邪后出现泻利。症以怕冷鼻塞,咳嗽气促而泄泻为特征。多因脾胃嫩弱,感受风邪,肺气上逆,脾失运化所致。治宜疏散外风,调理脾气,用人参败毒散。

 

伤风腰痛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腰痛》。又称风腰痛。详该条。

 

伤风眩晕

病证名。主要指感冒风邪所致眩晕,亦包括头风眩晕。又称风晕。《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伤风眩晕,必恶风自汗,或素有头风而发,宜芎䓖散。”参见眩晕、风寒眩晕、风热眩晕、头风眩晕等条。

 

伤风吐泻

病证名。感受风寒而致吐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伤风吐泻,身温,乍凉乍热,呵欠烦闷,多睡,口中气粗。”治宜驱散风寒,调和脾胃,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伤风吐

病证名。指感受风冷致吐者。《保幼大全》:“吐逆身热,鼻青,呵欠,顿闷,口中气热,夜间发躁。”治宜祛风止吐,用藿香正气散。

 

伤风头痛

病证名。因伤于风邪所致的头痛。《脉因证治·头目痛》:“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痛,皆因冷风所吹。”其证鼻塞声重,自汗恶风,眼胀目赤,脉缓而浮,或左脉微急。治宜解肌,冬月用桂枝汤,余月用十味芎苏饮。参见感冒头痛条。

 

伤风嗽吐

病证名。指小儿伤风咳嗽吐痰涎。常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多由风邪侵入肺胃,入里化热,灼液成痰,痰结胸中,以致肺气不宣而成。若热重口渴者,宜清宣和胃,用桑菊饮合泻白散加减;若恶寒、口中气冷者,宜温散降逆,用止嗽散加减。

 

伤风嗽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伤风所引起的咳嗽。《幼科要略》:“若果暴凉外束,身热痰嗽,只宜葱豉汤,或苏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属,仅一二剂即可。”

 

伤风咳嗽

病证名。由外感风邪引起的咳嗽。《症因脉治》卷二:“伤风咳嗽之症,憎寒壮热,头痛,眼眶痛,自汗恶风,鼻塞涕流,痰结肺管,咳嗽不已。”治宜辛凉解散,方用苏子杏仁汤、羌活汤、干葛汤等。参见咳嗽、风嗽、伤风咳条。

 

伤风咳

病证名。证见憎寒、壮热、自汗、恶风、口干、烦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即伤风咳嗽。详该条。

 

伤风后发搐

病证名。指伤风后引起的抽搐。《小儿药证直诀》:“伤风后得之,口中气出热,呵欠顿闷,手足动摇。”多由患儿素禀胎元不足,外感风寒,邪扰经络所致。治宜发散风寒,舒经活络。

 

伤风发痉

病证名。因伤风而致痉,多见于小儿。症见发热怕冷,头痛有汗,鼻鸣,干呕,四肢痉挛,目上视,手足牵动有力。治宜祛风解痉,用菊花桑枝葛根防风薄荷连翘,随证加味为治。

 

伤风

病名。

①风邪犯表所致外感轻证。见《伤寒直格》卷中。又称冒风、感冒。《景岳全书·杂证谟》:“邪轻而浅者,上犯皮毛,即为伤风。”详见感冒条。

②伤寒病太阳中风。《时病论·伤风》:“伤风之病,即仲景书中风伤卫之证也。”详见中风。

③感受风邪所致外感热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载六经皆有伤风症:太阳伤风,证见发热、恶风、自汗、头项强、腰脊痛、脉浮,宜桂枝汤。阳明伤风,证见发热、腹满、烦渴、自汗、嗜卧、身重、小便难、脉浮弦长而数,宜杏子汤。少阳伤风,证见身热、恶风、自汗、颈项强、胁满、口苦而渴、脉浮弦,宜柴胡加桂汤。太阴伤风,证见自汗,胸满、腹痛、自利、咽干、脉弦大而缓,宜桂枝芍药汤。少阴伤风,证见口燥、舌干、咽痛、心烦、自汗、腰痛连胻骨酸痛,脉沉弦,宜桂枝汤。厥阳伤风,证见恶风而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痛、脉微而迟,宜八物汤。

 

伤肺疬

病名。因肺咳日久而并发之瘰疬。出《疬科全书》。该病视其内、外因之不同而分为二,即:因外感风寒咳嗽而发疬者,治宜黄芩知母汤加减;若因内伤肺之咳嗽而发疬者,则宜八珍汤加减治疗。疑为素有肺结核病而并发颈淋巴结核病。

 

伤堕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心腹痛候谓:“……其痛冲击胞络,必致动胎,甚则伤堕。”故伤堕即指流产。

 

伤蛋

病证名。因食蛋类过量所致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治伤蛋,用蔻仁、橘红、豆豉、姜汁。《张氏医通》卷二:“伤蛋满闷,姜汁、蒜泥。”参见伤食条。

 

伤产

病名。

①杨子建《十产论》:“若未有正产之候而用力伤早,并妄服药饵,令儿下生,譬如揠苗而助之长,非独无益,而又害之,此名伤产。”

②指过月而产。出汪嘉谟《胎产辑萃》。

 

伤茶

病证名。饮茶过多所致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治伤茶,轻者姜黄、芝麻,甚者吴萸、椒、姜。《世医得效方》卷四:“茶积,磨积丸治茶积饮食减少,面黄腹痛。”参见伤食、伤饮条。

 

伤饱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治宜健脾消食,兼以除热,用保和丸加味。参见食积条。

 

①伤害,损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

②损坏。《灵枢·五变》:“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

③触犯,遭受。《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④悲哀。《伤寒论·序》:“伤横夭之莫救。”

⑤制约。《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甘入脾,脾能伤肾。”

⑥妨碍,妨害。《本草纲目·木部·枳》:“枳实不独治下,而壳不独治高也……二物分之可也,不分亦无妨。”

 

蟮漏

病名。指生于小腿肚处之疮疡。出《医说》卷六。该病因湿热内搏,复外感风邪,滞于肌肤,留于血脉而成。以小腿肚部位为多见。症见初起形如湿疮,痛痒相兼;破流黄水,疮口深如钉钻,缠绵难愈;若疮口受寒,则疮口肌肤发冷。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内服消风散或三妙丸。外用艾叶、老葱煎汤熏洗,再用黄蜡膏调敷患处。

 

善忘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同健忘。病因以肾虚、髓减较为常见。参见健忘条。

 

善色

指疾病反映在面部的色泽表现为明润含蓄者,表示脏气未衰,病情轻浅。《素问·五脏生成篇》所描述的“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等,均属善色。

 

善怒

证名。即喜怒。指易于发怒,甚或可无故自怒。多属肝病之常见证候。《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临床以肝实气滞较为常见,其证以善怒、胁肋或胁腹痛胀(或痞满)为主,宜用柴胡疏肝散、四磨汤、香甘散或小柴胡汤加香附、川楝子;癫狂证之善怒者,用生铁落饮。肝燥血虚,稍有刺激即动怒者,宜养血柔肝、用滋水清肝饮,解怒平肝汤、加味归芍汤等方;肾阴虚导致肝旺者,除善怒、心烦外,每有入夜即口舌干燥,睡眠欠实,宜滋水柔肝法,选润肝汤、萸芍地黄汤或麦味地黄汤等方。参见怒伤条。

 

善眠

证名。在日常生活中,较之常人易于困倦、思眠者谓之善眠。义同嗜卧、多寐、多眠。参见各该条。

 

善恐

证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多由脏气伤损所致,尤以肾伤、心神浮越为常见。以心中恐慌、畏怯不安为主证。患者不敢独处一地,或有将被擒捕之感。《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恐病由心者,宜镇其神,宜定志丸加金银箔、琥珀、犀角、龙齿等。恐病由胃者,宜壮其气,宜四君子汤倍茯苓。恐病由胆与肝者,宜养其阴,宜酸枣仁汤去黄芪、莲肉,加山萸、丹皮、白芍。恐病由肾本病伤者,宜壮其水,宜人参散去肉桂,加牛膝远志。”张璐在《张氏医通》中对肾伤而善恐者,以补精髓为大法用六味地黄加枸杞子、远志;肝虚者,以六味丸加枣仁、龙齿;胆虚则用六君子汤加柴胡当归防风;善恐而面色变者,用补胆防风汤;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参见恐伤条。

 

善惊

证名。指遇事易惊,或无事自惊。又名喜惊。参见该条。

 

善饥

证名。指易有饥饿感。见《素问·至真要大论》。病因以胃热较为常见。治宜清胃、育阴、生津。选用生地八味汤、玉女煎或泻黄散去防风加生地方。如属消渴病之善饥,宜用六味地黄丸加沙苑子。参见消渴条。

 

善变

指动作多变,辗转不安的症状。《灵枢·癫狂》:“饱则善变。”

 

善悲

证名。指容易悲哀,甚或无故悲痛、悲伤。出《素问·风论》。又名喜悲。多因肺燥,心肝血虚或心火炽盛所致。《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所谓善悲者,不必实有可悲之事,心中只是怏悒不快。”宜用养肝、清心、宁神、润燥、化痰等法。选用加味温胆汤、安神补心汤、朱砂安神丸、甘麦大枣汤、生脉散等方。

 

疝气穴

经外穴名。《世医得效方》:“治疝气偏坠,量患人口角,两角为一折断,如此则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安脐心,两角在脐之下,两旁尽处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二七壮;若灸两边亦无害。”即以两口角间长度为一边作一等边三角形,顶角置脐心,底边呈水平,下两角是穴。后《医宗金鉴》定名疝气穴。《针灸集成》则定名脐旁穴,均作经外穴。近代《针灸学》(江苏省中医学校)等又改称三角灸。

 

疝瘕

病名。寒邪与脏气相搏,结聚少腹,冤热而痫,溲出血液者。亦称疝(疒^颓)、蛊者。《素问·玉机真脏论》:“脾风勿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病虽有结瘕而虚假可推移,故谓之疝瘕也。由寒邪与脏腑相搏所成。其病腹内急痛,腰背相引痛,亦引小腹痛。”《类证治裁》卷七治用乌头栀子汤加橘核桃仁、吴萸。

 

病名。指内脏凸出或因寒袭而致引痛之类的病证。《素问·长刺节论》:“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五十二病方》以颓(疒^颓)为题,对疝之治疗颇多论述。又名疝气、膀胱小肠气、贼风入腹、小肠气、膀胱气、奔豚气、蟠肠气、肾系阴肿、颓(疝)、狐叉(疝)、颓(疝)、股痈鼠腹等。历代由于对疝病之概念未能统一,医学家理解认识殊异,因此十分混乱而乏规范。《素问·大奇论》:“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诸病源候论》卷二十所论:“七疝者,厥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附疝、狼疝,此名七疝也。”又载:“五疝候,一曰石疝、二曰血疝、三曰阴疝、四曰妬疝、五曰气疝,是为五疝也”。其后,《儒门事亲》、《疡医大全》等等,均各有其相同、相类或互异之七疝论等,名目繁多,所指病证也多互异。就该病在历代文献所述,大致可有两大类。即指体腔内脏向外突出,并或有气痛之症状,或腹部剧痛而兼有二便不通之证候。此外,其所描述多指生殖器、睾丸、阴囊等部位之病证,例如男女外生殖器之肿痛、溃脓、尿道口流出败精浊物,阴囊、睾丸之肿胀疼痛等,或兼有腹部之牵引疼痛症状者;或仅以“脉弦紧者疝也”等为诊断依据。若以临床为依据,大致可归纳为:

①腹股沟斜疝:如《儒门事亲》:“狐疝……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疡医大全》:“血疝者,状如黄瓜,在于小腹两傍。”

②指男女外生殖器,包括睾丸、附睾、精索等疾病。如《诸病源候论》:“疝者痛也”。《圣济总录》沿其说,认为:“疝者痛也,邪气聚于阴,致阴器肿大而痛者。”《医学入门》:“疝有睾丸痛者,有连少腹痛者。”《疡医大全》:“寒疝者,筋挛卵缩……结硬如石,阴茎不举,或控睾丸而痛。”

③指阴囊疾病,包括阴囊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水等。《外科正宗》:“又有一种水疝,皮色光亮,无热无红,肿痛,有时内有聚水。”《儒门事亲》:“(疒^颓)疝,其状阴囊肿缒,如升如斗,不痒不痛者是也。”

④指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如《儒门事亲》:“筋疝……或茎中痛,痛极则痒,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溲而下。”

⑤指腹腔肿物,或指子宫膀胱疾病。如《诸病源候论》:“腹中脐下有积聚,名曰腑疝”等。

⑥指肠道之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肠痉挛及某些部分性肠梗阻。如《诸病源候论》:“腹中气乍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名曰癥疝;”“腹中痛,在脐旁,名曰盘疝;”“小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狼疝”等。证治参见各有关条。

 

闪腰岔气

病证名。腰部之扭挫闪伤。患者多因力举超重之物而用力过猛,或搬运重物换气失时而力所不及者,造成腰部经络气血郁塞损伤而病。证见患者保护性弯腰、手护,局部疼痛剧烈难忍,腰部功能障碍,不能俯仰、转侧,局部多无红肿,但多串痛,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治宜行气通络化瘀,内服可选复元活血汤,或复元通气散,或舒筋散加味。或按病证而选用推拿按摩使突出之椎间盘复位,或配合施以针灸、气功治疗。

 

闪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当火罐吸着体表后,立刻除去、又吸上,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肌肉麻木等症。

 

闪跌血崩

病证名。为血崩症型之一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血崩篇。多因登高坠落或闪挫受伤,损及冲任,以致恶血下流,有如血崩之状者。症见阴道流出血量增多,色鲜红或黑黯有块,腹部按之疼痛。治宜行气祛瘀,方用逐瘀止血汤,或用七厘散、益母膏等。

 

闪挫腰痛

病证名。因闪挫而引起之腰部痛者。出《世医效效方》卷三。其证如《伤科汇纂》卷九所述:“挫闪者,非跌非打之伤,乃举重劳力所致也。或挫腰瘀痛,不能转侧;或手足拗闪,骨窍扭出,其伤虽属寻常,若不及时医治,失于谓理,非成痼疾,即为久患也。”治宜施行针灸、推拿为佳。其严重者,可配合内服神曲酒,或五积散加行气化瘀之药。相当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部肌肉劳损。参见闪腰岔气条。

 

膻中疽

病名。指疽之发于膻中穴者,亦名膻中发疽、膻中发。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三。该病多因脏腑不和,肝气郁结所致。症见患处肿块初起如粟大小,色紫坚硬,逐渐焮红肿痛,并见有憎寒壮热等症。治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用仙方活命饮加苏叶、薄荷;如见有烦躁作呕,唇焦渴饮时,宜用夺命丹清之;表证退则可服托里透脓汤;若疮热不起属正虚者,则宜用十全大补汤托之;若失治毒陷攻里,伤膜透气者则逆。余证治可参见痈、疽各条。

 

膻中发疽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膻中疽。详见该条。

 

膻中发

病名。指痈疽生于膻中穴处者,出《疡科选粹》卷四。即膻中疽。见该条。

 

膻中

①人体部位名。指前胸正中,两乳之间的部位,为膻中穴所在之处。

②经穴名。出《灵枢·根结》。别名元儿、上气海。属任脉。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呃逆,噎膈,少乳,及心绞痛,支气管哮喘,乳腺炎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③指心包。《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痁疾

病名。即疟疾。《丹溪心法·疟》:“疟又名痁疾者。”明·卢之颐《痎疟论疏》:“痎疟总名曰痁。痁者,秋时寒热兼作,即痁作而金伏者是也。”

 

珊瑚痔

病名。肛门部痔形若珊瑚状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证见肛门患部有小肉突出,形如珊瑚状,质柔软,或仅见皮赘样肉物。相当于直肠息肉或肛门周围有多数赘皮外痔者。

 

杉篱

医疗器械名。用于四肢骨折正骨复位后作固定之器具。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其制作选用杉木,按伤处之长短宽窄、曲直凹突之形状,做成若干长条形之小板,每一小板之两端各钻一小孔,用绳穿贯联结而成。用法:于手法或手术整复后,先用竹帘围裹捆扎,再加用杉篱紧缚以加强固定之作用。中西医结合正骨医师改进为富有坚韧挺直特点之木质作成适应各骨折部位需要的各种小夹板,使固定更加可靠。因此,竹帘、杉篱已逐渐少用。

 

《删注脉诀规正》

脉学著作。简称《脉诀规正》。二卷。清·沈镜编撰。刊于1693年。本书据高阳生《脉诀》予以删订加注,是为本书主体,但卷首补入内景真传图说、脏腑十二官、四时五脏平脉、邪脉图、背部五脏之腧图说等;上下卷并将《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脉病歌等摘抄附入,便于参考学习。现存初刻本等二三十种清刻本。

 

《删繁本草》

药学著作。五卷。唐·杨损之撰。见《通志·艺文略》。杨氏“以用本草诸书所载,药类颇繁,难于寻检。删去其不急并有名未用之类”(《补注神农本草》),遂成此书。已佚。

 

《删补颐生微论》

综合性医书。四卷。明·李中梓撰。李氏曾撰《颐生微论》,后作者予以删补,并由其门人沈朗仲校订,改名《删补颐生微论》,刊于1642年。全书分述三奇(精、气、神)、医宗、先天、后天、审象、运气、脏腑、虚痨、邪祟、伤寒、广嗣、妇科、药性、医方、医案等24论,内容比较广泛。但全书分类略嫌杂乱。

 

《删补名医方论》

医方著作。八卷。本书即《医宗金鉴》卷二十六-三十三(亦有单行本)。书中共选录清代以前临床常用方方剂近200首,除记述方名、主治及处方外,均附有方义的注释和历代医家对该方的论述。加深了读者对所收方、方剂的配伍原则和方义的认识。选方颇精,虽未分类,但以实用为原则,议论亦较平允可取。

 

山栀生姜灸

灸治中间隔灸的一种。见《灸治经验集》。用黄栀子打碎水煎取浓汁,加入一些生姜汁,混以面粉和石灰各一份,调成糊状,涂于穴位上。再放一薄生姜片,上置艾炷施灸。

 

山瘴疟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山瘴疟候》。即瘴疟。详见该条。

 

山廓

人体部位名。系眼的八廓名称之一。属用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见《银海精微》。又名艮廓、艮山廓、会阴廓。

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艮位东北,络通三焦,脏配命门。”

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认为:五轮中血轮主脏属心,而此廓位附血轮(外眦上方)属包络,依附于心。

③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艮为上睑,络通命门”。

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却认为“艮山廓,属胆,位神光”。

⑤《张氏医通》卷八:“胆之府为山廓,又名清净廓。”有名无位。

⑥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认为此廓位于白睛鼻下方,属包络。

 

山角骨伤

病名。即颞骨部损伤。治疗详见脑骨伤条。

 

山根

①人体部位名。指两目内眦间的部位。可作望诊心的参考,故又名王宫,又名頞,《东医宝鉴》卷一:“印堂之下曰山根,即两眼之间。”见鼻条。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下极。

②推拿部位名。见《针灸大成·小儿按摩经》。位于鼻根部。

 

筛骨

解剖学同名骨。位于额骨与蝶骨之间,此骨有空泡小孔,是含气骨。

 

翣(shà,音煞)舌

病证名。系指舌忽然肿硬,伸出口角,时时动摇的病证。《喉科心法》:“舌忽然肿大肿硬,即时气绝,名曰翣舌。”本病多由心火上攻所致。故治宜清泻心火。内服导赤散,外用皂矾煅为末搽舌上,或用蒲黄末涂舌。多见于小儿,须急治,否则有可能妨碍呼吸,引起窒息。

 

痧子

见《麻证新书》。即麻疹。详该条。

 

《痧症全书》

痧症专着。三卷。清·王凯编撰。书成于1686年。原序称“深山野人”林森曾向王氏面授《痧书》,复经王氏综合古今有关文献结合个人见闻编成此书。全书详细论述痧原、辨证、治法、用药大法、多种痧症证治及治疗方剂等。内容与《痧胀玉衡》颇多重复,究竟由王氏所自采,抑或由深山野人所传授,则已不可辨。此书也杂有一些附会论述。现存二十余种清刊本。

 

痧证痛

证名。指痧证兼有腹痛者。《明医指掌》卷六:“忽然腹中大痛,呕吐脉沉,痧证也。藿香正气散加香附砂仁;手足厥冷,举体转筋,理中汤。”

 

《痧胀玉衡》

痧胀专着。三卷。清·郭志邃撰于1675年。作者鉴于痧胀病症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痧胀的医学文献和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编成此书,系统全面地论述痧胀。上卷列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相当于总论。中卷、下卷结合实际治例、叙述多种痧证,末附备用要方。是为各论。书成后三年,郭氏从临床实践中意识到“痧之变幻,更有隐伏于别病中者”(见本书续序),又作后卷一卷,补充了不少有关痧症的诊治内容。但作者根据痧症的临床表现,分症过细,显得名目繁多;在解释病因、证候等方面,或有附会的观点。本书有初刻本等多种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痧后牙疳

病名。系指痧后余毒未清致齿烂龈腐而臭者,也即走马牙疳。详见该条。

 

《痧喉正义》

医论著作。一卷。清·张振鋆撰。刊于1889年。本书汇集明、清时期名医缪仲淳、喻昌、叶香岩、吴鞠通、陈耕通、余师愚等十二余家所论疫症、痧症、疫喉、痧喉的经验与理论,间附作者评说,发挥个人识见,全书并有结语。现存初刻本等清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痧喉

病名。系指发热、咽喉疼痛肿烂,皮肤出现痧斑的病证。又名疫喉、疫喉痧、烂喉痧。治宜辛凉解表,泄热解毒,滋阴养液。方用银翘散、五味消毒饮加生地、麦冬等治疗。参见疫喉等条。

 

痧烦痧睡

病证名。痧证之一。又名心烦嗜睡痧。《痧胀玉衡》:“痧气冲于心胸,故心烦或嗜睡。此等之痧,俱属慢痧之类。轻而且浅,人多误以为心烦嗜睡治之,日甚一日,倘日服热酒、热汤、热物,虽非骤然紧急,势必日渐凶险。……”用刮痧、放痧法。

 

《痧法备旨》

痧证著作。系《治痧要略》(清·欧阳调律撰)和《痧症旨微集》(作者不详)的合刊本。《治痧要略》系郭志邃《痧胀玉衡》一书提要汇辑本。内容简明,偏重于方论。《痧症旨微集》,列述多种痧症,治法详于针灸。1852年管颂声将此二书合刻,改名《痧法备旨》。现有初刻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