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颂平,女,汉族,1957年5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生殖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学术流派传承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医德标兵、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等3项成果先后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补肾安胎中药的研究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胡国华、罗颂平主编的《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主编“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以及第一部住院医师规培教材。
岭南妇科,传承百年。从一代宗师罗元恺,到首届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笔者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代表性传承人,亦是岭南妇科第三代传承人。在传承岭南罗氏妇科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创新。
以阴阳为纲,元阴元阳乃生命之根源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医本原与规律的反映,贯穿于中医理法方药的全过程。在传承罗元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重温经典,探讨元阴元阳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元阴元阳乃生命之根源”。从《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以及《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两段条文中总结出,生命的起源为两性的神机“相搏”,父母之精就形成新生命之精。“精”与“神”就是元阴和元阳。元阴、元阳藏之于肾与命门。如同“水”与“火”,二者协调,则水火既济。元阴、元阳亦即是人体的元精和元气,一旦耗损,则生殖能力下降,继而五脏六腑虚衰,生命之火式微。因此,顾护元阴、元阳乃养生保健之本。
以肾-天癸-冲任-胞宫为轴,水土为孕育之本
对于女性生殖调节,古代医家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亦强调肾、肝、脾三脏在生殖调节中的协同作用,但未有更深入的阐释。笔者根据中医经典对中医生殖轴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肾脾是生殖之水土”“水土乃孕育之本”。肾主水,为先天之本;脾属土,为后天之本,肾脾乃生殖之水土。生命之花盛开,须水土充足。先天与后天并重,则经调而子嗣。若青春期、育龄期女性远离故土,迁居他乡,天癸未充,加上饮食失调,则常有月经病,甚至闭经,此乃“水土不服”,影响脾肾所致。而女性生殖能力的衰退,亦从脾胃开始,五七之年,阳明脉衰,后天之本不济,化源不足,则先天之本渐涸,则月经量减少,艰于孕育。
肝与肾协同调节胞宫之定期藏泻。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协调,则藏泻有期,月经按期而至。若肝失疏泄、肾失封藏,则冲任不固,月经失调。
调经、助孕、安胎,莫不以水土为根本。包括现代的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卵巢功能减退、复发性流产等,均以脾肾不足为常见证候,补肾健脾为主要治法。
立足临床,诊疗有方
中医妇科具有独特的专科优势,在调经、助孕、安胎等方面中医特色显著,临床疗效确切,因而在国内外都深受民众欢迎。岭南妇科在诊法、治法方面亦有其地域特色,在妇科流派中独树一帜。
凝练“岭南罗氏妇科诊法”
岭南罗氏妇科在诊法方面首重望诊,先从面诊、舌诊以及望形、神、经、带着眼,结合病史、症状与脉象,参考辅助检查,辨病辨证,精准施治。用药则善于使用岭南特有之“南药”,如岗稔、地稔为君药之固崩止血“二稔汤”,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处处顾护气阴。笔者带领团队认真梳理岭南罗氏妇科临证精粹,形成“岭南罗氏妇科诊法”,在2017年成功申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进入广东省非遗目录。
补肾健脾并重防治胎动不安、滑胎
对于胎动不安、滑胎的防治,笔者提出补肾以固先天、健脾以养后天的观点,并于20世纪80年代创制了中药新药“滋肾育胎丸”。20世纪90年代以来,团队从临床-基础-临床深入研究补肾健脾复方防治流产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一方面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其安胎有效率,又通过子代的随访验证其安全性。另一方面,首创肾虚-黄体抑制与脾虚-黄体抑制的病-证结合模型,以及妊娠滋养细胞、子宫蜕膜细胞模型等探讨其药效学机制;并证实补肾中药复方具有上调子宫蜕膜孕激素受体(PR)表达,从而提升孕激素效应;而补肾健脾复方还有改善妊娠期TH1/TH2比值,降调TH1细胞因子、上调TH2细胞因子的作用;通过降低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改善子宫内膜血供而提升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一系列的研究逐步阐明了补肾与健脾复方防治流产的作用,形成了二代优化方“助孕丸”(医院制剂)和三代优化方“助孕宁”“减味寿胎丸”。
创制岭南妇科四季膏方
膏方是中医传统剂型之一,曾作为秋冬养阴的补剂盛行于江浙沪地区。近10年来,膏方亦推广至南北各地。笔者根据岭南冬短夏长的气候特征,结合女性生理以血为用的特点,针对妇科常见病与疑难病,从调经、助孕、安胎、消癥着手,创制“岭南妇科四季膏方”。以性味甘平的南药配合行气化湿之品,达到补而不燥、滋而不腻。膏方剂量偏小而费用不高,如同“凉茶”和“药膳”一般走进百姓家。(罗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