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妇科>月经病>正文

经行肿胀临床颇不乏例 辨证分型施治

经行肿胀
 
经行肿胀,临床颇不乏例,而医籍记载中论述较简。若以治诸水饮法,投之分利,甚则攻逐,此舍本逐末,仅取一时之快也。故仍当辨证审因,以期进一步求得对本病证治之认识,提高临床疗效。
《医宗金鉴》有言:“水之为病多喘促,气之为病多胀满”,因其病机不一也。试析本病主症,经行之际,或前或后,妇女觉肢体“肿胀”,面目发紧而浮,触诊之间,指下觉肌肤紧胀、充实,望之则皮薄、浮泽,少数患者亦有按之没指之象,此称为“肿胀”。其小便多利,尿涩者少,结合现代实验室检查,心、肝、肾、甲状腺功能无阳性反应,排除营养不良性水肿,故经期肿胀者气病也。缘于经期营弱血不助气,气不运行,水津停滞,经络不达所致。其有重于头面者,有重于四肢者,有重于腰腹者,亦有全身均感肿胀,如气满者。并兼见胸闷、胁痛、腹满、气短太息、神疲身重、头昏等症,亦可有月经不调。治疗大法当以养血调气、增强运化为主。以下为辨证分型施治。
 
3.1  血虚气滞证  行经之际,血不足,气有余。血不养肝,肝失疏泄,因而郁滞不利,通达不畅。
症状:肢体肿胀,胀为主,按之肌肤坚实,多不没指,胸胁少腹胀闷作痛,头昏气短太息,小便正常,或稍有微涩,月经前后不定,或行而不畅。脉细弦,舌红,苔薄。治则:养血,疏肝,行气。
方选加味逍遥散。药用:薄荷6 g,炒柴胡10 g,当归15 g,炒白芍10 g,白术10 g,茯苓15 g,炙香附10 g,台乌药10 g,枳壳10 g,桑枝10 g,荔枝核15 g,大腹皮10 g,甘草3 g。

3.2  血虚脾弱证  血不养肝,肝脾不调,木滞土虚,运化失常,气血不行。
症状:肢体肿胀,可有轻微没指,面目浮泽,面色不华,头昏,目花,胸闷,腹胀,纳差无力,气短,或有便溏,尿正常或稍有不利。脉弱缓或滑而弦,舌质红或淡红,苔薄或腻。治则:健脾,养血,调气。
 方选当归白术散加味。药用:党参15 g,土炒白术10 g,茯苓18 g,当归10 g,紫苏叶10 g,炙香附10 g,台乌药10 g,大腹皮10 g,泽泻10 g,桑寄生15 g,砂仁10 g,甘草3 g。

3.3  气血两虚,脾肾不足证  经行营血不足,气不得行,脾弱肾虚,无力温化。
症状:肢体肿胀,面浮,头昏,耳鸣目花,面色不华,腰酸腰痛,尿频量不多,纳差肢软,肿胀多重于经后。治则:补气养血,温运脾肾。
方选当归补血汤加味。药用:黄芪20 g,当归10 g,白术12 g,茯苓15 g,炒杜仲12 g,桑寄生15 g,菟丝子15 g,补骨脂10 g,炒小茴香10 g,台乌药10 g,陈皮10 g,姜皮3 g,甘草3 g。
 
经行肿胀诊治要点:其一,养血调气,为治本病主法,调气应以和顺为主。重则伤正反成壅滞,轻则力微不行。气机调则经络通,气化复则三焦利,则肿胀自清。其二,本病实为血虚,气机不运之证。纵使有水邪停聚,也是因气化不利所致,故不能妄事分利,过利则伤正,正伤则气血愈虚,舍本求末,上工不取也。其三,养血和营、益气补肾为本病灵活配合的措施,但切忌滋腻过度,以防碍气。芍药一味虽“胀满忌用”,但本病主要病机为血虚气滞,芍药养血和营养肝,炒后去其滞性,故仍可用。

上一篇:《医宗金鉴》四物汤在月经病中运用

下一篇:治妇女经闭典型医案 辨证中医方加减治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