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妇科>月经病>正文

月经失调 调经处方简而精 用药轻而灵

海派中医蔡氏妇科,源远流长,久负盛名,上溯清乾隆年间,至今已传承九代二百余年。蔡氏妇科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黄素英回顾了蔡氏妇科的源流并介绍了其学术特点。
 
源远流长 桃李天下
 
海派中医蔡氏妇科历经二百余年传承发展,逐步形成了鲜明的诊疗特色,积淀了深厚的流派文化。据记载,其始祖杏农公,素有济世利民之愿,精研岐黄,内妇各症,每多应手,医名渐噪。子半耕、孙枕泉,能绍祖业。四代砚香公,清同治癸亥科贡生,封中宪大夫,花翎同知,擅妇科,署令赠“功同良相”额。五代小香公,光绪甲申黄科廪生,茂才,入泮后绝意仕途,精擅妇科,素以儒医闻世,妇孺皆知,誉满大江南北,蔡氏妇科,于斯尤盛。六代香荪公,继承祖业,蜚声沪上,济世爱国,扶危助困,声誉卓著。七代传人蔡小荪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妇科临床家,悬壶70余载,仁心仁术,桃李芬芳,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蔡氏妇科周期疗法,推动蔡氏妇科进一步发展。
 
近代蔡氏妇科的发展最初是以蔡小荪开展学术传播活动为主。但由于各类教学项目相对分散,未能形成规模。直到1991年,蔡小荪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此,她开启了深入全面的教学工作,探索出一条具有“蔡氏妇科”特色的传承道路。
 
蔡氏妇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节点出现在2005年。蔡小荪学术继承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黄素英,领衔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子课题“蔡小荪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该课题不仅为蔡氏妇科培养了一批新的传承人才,而且以此为契机成立了蔡小荪名中医工作室。工作室建成之际正直上海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开展流派研究工作,蔡氏妇科抓住了这一机遇,开展了更为广泛而全面的整理与研究工作。
 
处方简而精 用药轻而灵
 
调经是妇科疾病治疗的重点之一,在治疗月经失调方面,蔡氏妇科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鲜明的特色。
 
蔡氏妇科治疗月经失调重视调气治血,提倡“气以通为顺,血以调为补”。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肾藏精、主生殖,三者与月经关系密切,故蔡氏妇科认为调治月经病需重视肝脾肾,即“调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治血先治脾,脾健则血生;调经滋肾水,精充经自行”。以下为黄素英治疗月经病的一则验案。
 
王某,女,51,2018年5月14日初诊。主诉月经淋漓未净1月余。月经初潮13岁,周期30天,经期5天,量中,色红,无痛经。近2年来时有月经淋漓月余不净,曾行诊刮示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末次月经4月9日,月经已淋漓1月余,B超检查示子言内膜22毫米。舌红苔薄,舌下静脉瘀血,脉细滑数。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血瘀证。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治拟化瘀消膜、止血调摄。
 
处方:炒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蒲黄30克,血竭3克,花蕊石15克,怀牛膝10克,乌药10克,陈皮6克,制香附10克,益母草30克,川断12克,杜仲12克,7剂。
 
二诊2018年5月21日。药后下瘀血较多,现出血已止。经净后复查B超示子宫内膜6毫米。舌红苔薄,边有瘀点,脉细滑。拟用化瘀消坚方。
 
处方:茯苓12克,桂枝3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皂角刺30克,鳖甲10克,石见穿15克,鬼箭羽20克,寒水石10克,紫草30克,苦参6克。14剂。
 
药后未次月经6月7日,7日净,量多,有小血块。续予此法中药分期治疗半年,崩漏未再发生,复查B超子,显示宫内膜厚度维持在正常范围。
 
黄素英认为此类崩漏属于瘀血崩漏的范畴,是由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失调所致。经间期阴阳不能转化,阴长之时不断持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形成瘀血,瘀血内阻,血不循经,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经血非时而下而成崩漏。治疗以中医分期疗法为主。出血期化瘀消膜、止血调摄以治标,非出血期化瘀消坚,促进绝经以治本,基本方为化瘀消坚方。此方为桂枝茯苓丸加味,药物组成有茯苓12克,桂枝3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皂角刺30克,鳖甲10克,石见穿15克,鬼箭羽20克,寒水石10克,苦参6克等。
 
目前蔡氏妇科以提升特色优势为宗旨,以提高临床疗效、扩展诊疗阵地为主要任务,以培养蔡氏妇科传承人才为重要内容,以传承蔡氏妇科学术内涵为基础,致力于建设文化底蕴深厚、学术特色鲜明、优势病种突出、临床疗效显著、人才梯队完备、机构资源整合、社会影响深远的蔡氏妇科。现在值中医药繁荣振兴之际,蔡氏妇科传人将一如既往,承前启后,以流派传承模式的创新思路带动学术创新与发展,为蔡氏妇科传承搭建一个更加广阔、开放和更具内涵的窗口和平台。 (郭芳 黄素英指导)

上一篇:黄土汤加减治疗崩漏验案1则

下一篇:月经量少方药组成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