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外科>肛肠科>便秘>正文

帕金森病 便秘的中医认识

基于“肠-脑轴”理论辨治帕金森病便秘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动作迟缓、肌强直、肢体震颤、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伴见流涎、便秘等系列自主神经症状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1]。P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PD发病率为0.1%~0.2%,仅次于脑血管意外[2,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此数据预计于2030年翻倍[3]。中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该病患病率为1.7%[1];PD便秘发生率高达60%~70%,且常早于帕金森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出现,可作为PD高度预警症状[4,5,6]。PD便秘与累及全结肠的运输延迟、排便功能障碍等有关,便秘的严重程度与PD的严重程度(Hoehn-Yahr分级)、左旋多巴补充剂的使用剂量呈正性相关[4,5,6,7,8]。笔者从“肠-脑轴”理论探讨PD便秘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1 PD便秘的现代医学认识
结合PD及慢性便秘的相关诊断标准[9,10,11],PD便秘的定义为:PD患者中,近6个月持续出现便意少、便次减少(每周排便<3次),排便艰难、费力(≥25%的患者排便感到费力),排便不畅(≥25%的患者排便有不尽感或≥25%的患者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阻塞感),粪便干硬,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并常于排便后症状缓解。现代医学认为,一般功能性便秘病机与结肠传输和排便功能紊乱有关,且与性别、压力、年龄、文化程度、人口密度等因素相关[11,12]。PD便秘与α-突触核蛋白的广泛堆积(肠神经系统和迷走神经背核)[13,14]、肠肌间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15,16]、肠神经系统相关的神经退行性改变[17]、肠道菌群失调[18]、左旋多巴类药物的使用[19,20]等的关系更为密切。
 
对于PD便秘的治疗,增加饮水和摄入高纤维食物,给予纤维素、乳果糖(10~20g/d)或其他温和的导泻药物(龙荟丸、大黄片、番泻叶)以改善便秘症状;加用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停用抗胆碱能药,并增加运动等[21];聚乙二醇治疗PD便秘十分有效[22];其他非药物治疗如生物反馈治疗[23]、功能性磁刺激治疗等[24]亦有一定疗效。
 
2 PD便秘的中医认识
1992年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4届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上,PD被统一命名为“老年颤证”,证型可分为痰热风动、血瘀动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阴阳两虚等[25],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肝肾、气血亏虚为主。慢性便秘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病后体虚、产后气虚、药物因素等,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肾、肝相关,病机分为虚实两端,证型分为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肺脾气虚、脾肾阳虚、津亏血少等,对应的推荐方剂为麻子仁丸、六磨汤、黄芪汤、济川煎、润肠丸[26]。治疗PD便秘不外补、泻两端,补者以补益气血、肝肾为主,泻者则多以增水行舟、润肠通便为法;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穴位外敷等[33]。综合二者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要点,PD便秘病机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治疗要点在于补肝肾、益气、滋阴、养血。
 
3 肠-脑轴与PD关系
肠-脑轴指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间生物化学信号的双向调节机制。微生物-肠-脑轴则指出肠道微生物在其中的枢纽角色。从广义来看,肠-脑轴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中枢内分泌系统及中枢免疫系统,其中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迷走神经)、肠神经系统及肠道微生物群[27,28,29]。肠道微生物可通过分泌物质(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或氨、右旋乳酸等神经毒素)和直接刺激消化道上皮组织,达到最终调节中枢系统的作用(下-上调节),也可以在中枢系统的下行信号传导下,根据肠道内分泌、肠动力、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上-下调节),使得中枢神经系统与肠道系统的变化环环相扣[27,28]。PD是以α-突触核蛋白凝结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α-突触核蛋白广泛分布于肠-脑轴的各级神经,包括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和肠道神经系统[30]。调节肠道微生物环境可影响肠道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进而调节肠-脑轴各级神经中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影响PD的病程。
 
4“脑病治肠”与“肠-脑轴”
“上病下取”“脑病治肠”的医学论点自古有之,肠-脑轴学说的发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印证了其科学性。《素问·逆调论》中“胃不和则卧不安”是其最早的论述。汉代医学家王充亦提出:“欲得长生,肠中自清。”
 
如何理解“脑肠相通”?中医认为,脑为奇恒之腑,位置最上,元神所居之地。大肠为传化之腑,腑之最下,为糟粕汇集之所。浊气出,精汁藏,则脏腑得养,气机调畅,神乃正常[31]。“大肠主津”,大肠之腑以津液为体,脑窍需要津液充盈。《灵枢·五癃津液》言:“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窍,补益脑髓。”大肠经之支脉入脑,手阳明大肠经之经别入脑,大肠经之经筋络脑,又通过督脉与脑间接相通。
 
PD属中医“颤证”范畴,主要病位在肝肾,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运转中焦,可升清阳助脾之运化,降浊阴助胃腐熟受纳,助大肠传导排泄,达到清升浊降之状态,又可促进气机畅达。大肠功能正常,可促进粪便及糟粕有规律地排出体外,有助于维系肝的疏泄等一系列生理功能。若腑气不畅,会导致肝气升发障碍。《医学入门》言:“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32]故而治肝损之颤证,可调大肠。
 
5 雒晓东教授辨治PD便秘经验
雒晓东教授从事PD临床研究及教学工作30余年,对PD诊治有独到经验。雒教授发现,便秘常为PD患者主诉最为困扰的症状,一旦便秘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显著提高。他PD以五脏虚损为本,以肝肾为甚,因颤为风象,拘为筋病,肝主筋而肝病易生风;PD为老年脑病范畴,脑为髓海,年老者髓虚脑空,归责于肾,故认为肝肾亏虚为本病之根本。肝肾亏虚,久秘更添燥热,燥热又劫阴伤津,肝肾阴津不足则髓减脑空,如环无端,息息相关;肾精亏虚,则肠道失润;肝气失和,肝气失于条达而肠腑不能通泄;久病伤脾,脾气不足,脾之清阳不升则胃肠之浊阴无以降,肠道蠕动排泄之力则损;加之少动、纳少等因素,便秘频发。PD治疗上,雒晓东教授主张以培本固元为前提,配合息风止颤之法;将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相结合,以厥阴经为切入点,创立了帕病1号、2号、3号系列方剂,疗效满意[33,34,35,36,37,38,39,40,41]。若患者主诉以无力努挣为主,便质无燥结之象,以济川煎为基础,以大剂量熟地黄、白术补肾健脾、益气滋阴、增液行水;若便质燥结如羊粪,塞于肛口,努责不下,腹胀满,舌苔黄厚,则辨为肠热,以急则治其标为治则,予以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等峻下剂下之,配伍玄参、生地黄等滋阴润肠,中病即止;平素无明显便秘,而主诉肢颤、四肢拘急者,可稍加润肠柔肝之品,知病防变。
 
6 小结
PD便秘作为早发、高发、持续、顽固的症状,与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肠-脑轴”理论辨治PD便秘,通过调治便秘达到调节肠道微生物环境、调整肠-脑轴的目的,将预防、调治便秘贯穿PD治疗的始终,急则治其标(增液行舟、通腑泄实),缓则治其本(滋阴柔肝润肠),肠通则肝柔,津足而髓养,筋顺而颤止。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吕少华 雒晓东
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便秘内因饮食失节 外因即感外邪所致 润肠健运攻下三法治疗

下一篇:便秘运动清肠法 按摩清肠法 饮食清肠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