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女,42岁,2003年11月初诊。患者3月前,曾患感冒发热,病后形瘦乏力,胃纳不佳,西医诊断为消化功能障碍,也曾服中药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之类,效果不佳,故来就诊。见其面色少华,胃中时有灼热,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大便量少不爽,小便短。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无力。
辨证属气阴两虚,胃阴不足,肝木承土,运化失常。治以益气养胃, 柔肝助运。
方药:党参12克,生黄芪15克,乌梅10克,生麦芽12克,枸杞子12克,鸡内金12克,金石斛9克,黄连5克,神曲9克。水煎服,每日1剂,5剂。
二诊:药后精神好转,饮食增进,食后胃中无灼热感,药已见效。前方加麦冬12克,白豆蔻6克,再进5剂,诸症悉平。
按:本案立方用药,妙在方内加入乌梅一药。乌梅味酸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有收敛生津止渴、安蛔止痛之功。近年来我常用乌梅配合益气和胃、养阴生津、理气止痛之药,治疗消化功能不良,取得很好的疗效。纵观历代医家,对乌梅之用评价甚高,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善用乌梅治胃阴虚,及肝郁脾虚之症。他认为:“凡醒胃、养胃及治胃病,必先制肝”,“治胃应重视养胃”,“乌梅味酸,且禀木气最全,花于冬而实于夏,得少阳生气而成”。故此可见,制肝、柔肝、养胃生津,乌梅均称之为良药。本案例患病已久,消化功能障碍,方虽用参芪及消导之品,更妙在用乌梅味酸,以图酸甘化阴,共济养胃,调和中焦,柔肝助运,故效甚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