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胃肠病>腹泻>正文

腹鸣隐痛大便溏泻 治法温肾健脾方药

殷某某,男,76岁。1998年2月23日初诊。现腹鸣隐痛,大便溏泻次多6月,加重1周。患者6个月来因饮食不洁而出现腹痛下利,诊为慢性肠炎。经常服氟哌酸等未见明显好转,仍大便溏泻,每日少则2~3次,多则8~9次,带有白色黏冻,伴腹鸣漉漉,脐周隐痛,无里急后重,状如气利。多次查大便常规均为“黏液”,未见红白细胞,3次培养均为阴性。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周来诸症加重,纳差,乏力,消瘦明显。查体:高龄慢性病容,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细弦。腹软脐周轻压痛,肝脾未及,有慢支咳喘病史多年。
 
诊断:(脾肾两虚,运化不力型)慢性下利。
 
治法:温肾健脾。
 
方药:炮姜炭5g,焦白术10g,炒山药15g,白茯苓15g,炙甘草3g,煨诃子10g,益智仁10g,薏苡仁30g,败酱草15g,焦楂曲(各)15g,黄连3g,车前子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7剂,药后尚合,大便次数减少,上下午各1次,腹鸣气利,苔脉同前。宗《金匮要略》诃利勒散主之,加重剂量。原方改焦诃子15g,山药20g,加藿香10g。
 
三诊:服药7剂,药后大便1日2次,夹白色黏液如痰,矢气已少,状如痰泻,稍有咳嗽,舌淡苔薄白,脉弦。少腹中下部均有压痛。多年下利,拟再化痰健脾温肾。方药:陈皮6g,法半夏6g,黄芩炭10g,枇杷叶10g,鱼腥草15g,炒山药20g,焦白术10g,藿香15g,益智仁10g,煨诃子15g,建曲15g,黄连3g,仙鹤草15g,薏苡仁30g,冬瓜子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四诊:服药14剂,气利有好转,大便日1~2次,粪中尚有白色黏液,较前减少,苔脉如前。原法再进。上方加补骨脂10g,炙升麻10g,桔梗6g。
 
上方迭进14剂,气利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每日1次,未见黏液,随访1年,症状平稳未发。
 
按本案以便泻次多日久为主苦,当属中医慢性下利范畴。患者高年体虚,饮食不洁,更伤脾胃,脾肾两虚,脾阳不振,肾阳不足,运化不力,故大便溏泄,腹鸣矢气,如气利状,以后大便夹有白色黏冻,兼有咳喘咯痰,肺脾两伤,肺失宣肃,脾不运湿,酿生痰浊,状如“痰泻”。气利乃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而下,多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肠虚不固所致,《金匮要略》曰:“气利者,诃利勒散主之。”方中炮姜炭、补骨脂、白术、山药、茯苓、甘草、益智仁、薏苡仁、楂曲健脾、温补脾肾而止泻;黄连、败酱草、车前子清肠利湿驱邪,防“闭门留寇”;重用诃子温补脾肾而涩肠止泻。三诊时泻次明显减少,利下白色黏液,又兼咳喘,《医学入门》称之为“痰泻”,乃肺脾两虚,徐景藩常于方中加入陈皮、半夏、枇杷叶、桔梗、冬瓜子等化痰止咳之品,不仅可治肺疾咳痰,亦可祛除粪便中的黏液或脓样便。
 
医案二
 
方某,女,33岁。2008年11月12日初诊。5年前人流大出血诱发起病。下利黏液血便,日5~6次,便后腹痛,痛势绵绵,查肠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虽服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但病情反复发作并加重。近年来大便黏液脓血,白多赤少,日4~7次,脐周隐痛,伴午后低热,体温37.3℃~37.7℃,头昏乏力,目涩口干,关节不适,下肢重着,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脾虚气血不足,脂膜内损,营卫不和型)慢性下利。
 
治则:益脾气,养脾阴,调和营卫。
 
方药:①黄芪15g,山药20g,白术10g,白芍15g,五味子5g,麦冬15g,地榆15g,仙鹤草15g,陈皮6g,桔梗6g,荷叶15g,白薇10g,青蒿15g,百合30g,麦芽3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黄柏30g,地榆20g,苦参10g,石菖蒲20g,白及10g,白头翁30g,紫草30g,锡类散1.5g。每日1剂,浓煎成150ml,晚间保留灌肠。连续灌5天,停2天。如此循环。
 
二诊:治疗14天,症情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减少,日2~3次,夹少量血丝,偶尔脐腹隐痛,时有腹鸣,低热未发,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小数。脾虚气阴不足,热入血分。治拟健脾益气养阴,凉血宁络。处方:山药30g,白术10g,茯苓15g,白芍15g,麦冬15g,地榆15g,侧柏叶15g,仙鹤草15g,防风10g,白及10g,丹皮10g,赤小豆30g,当归10g,荆芥10g,紫草15g,焦楂曲(各)15g,谷芽3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保留灌肠同上。
 
三诊:治疗7天,大便不实,日1~2次,未见黏液血丝,时夹不消化食物残渣,腹痛腹鸣未作,仍感头昏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脾虚气血不足。方药:黄芪15g,党参15g,山药20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炒当归10g,白芍15g,阿胶珠15g,焦楂曲(各)15g,谷芽3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仍配合保留灌肠。
 
3个月后随访,症情平稳。
 
按本案病起小产后,荣血不足,脾虚不运,脂膜内损,以致大便黏液及血,便次增多,气血不足,脐腹隐痛,便后不解。一年来体温偏高,神倦腰酸,头目昏晕,目涩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乃脾之气阴两虚,营卫不和所致。素体气血不足,低热为虚热,足太阴脾虚,故以补虚为主,重在益脾气养脾阴,调和营卫。方中重用黄芪、山药、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白芍、五味子、麦冬、百合、当归、阿胶等养阴养血。营主血,卫主气,调气血亦即和营血。地榆、仙鹤草、陈皮、桔梗、荷叶、白薇、青蒿等清肠止泻退热;丹皮、赤小豆、当归、荆芥等凉血宁络,白及护膜。下利日久,必致脾虚,常易及肝,肝气不调,气机不畅,易见腹痛,脐腹疼痛常属肝邪乘脾,故徐景藩常在方中加用白芍、防风。白芍用以抑肝舒挛定痛,而防风既能祛风,亦能胜湿,两药合用,刚柔并济,不论脾气虚,脾阴、脾阳虚而兼腹痛,痛甚欲便者,均可参用。
 
外用保留灌肠方是徐景藩的经验方,利于直达病所。方中石菖蒲芳香化湿,治泻甚良;地榆、黄柏、苦参清热;白及护膜宁络。配合口服用药,可以提高疗效。
 
医案三
 
张某,男,18岁。2009年11月18日初诊。诉下利赤白次多间作2年余。患者于2007年4月初发,下利脓血便,日5~6次,伴左下腹疼痛,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发病以来,体重下降十余千克,以致休学。舌淡红、苔薄白,根微腻,脉沉细不数。历经查治,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2009年9月8日肠镜报告:肠腔出血、狭窄,病位在回盲末端及直肠。患者自幼易感外邪,平时常咳嗽少痰。
 
诊断:(肺脾两虚,脏毒痢疾,湿热蕴结,脂膜受损型)慢性下利。
 
治则:健脾养肺,清化湿热,兼以行瘀。
 
方药:①山药30g,白术10g,黄芪15g,百合30g,玉竹15g,黄连2g,藿香10g,紫草15g,丹皮10g,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5g,炮姜炭6g,阿胶珠15g,焦神曲15g,仙鹤草15g,合欢皮30g。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黄柏30g,地榆20g,苦参10g,石菖蒲20g,白及10g,白头翁30g,紫草30g,锡类散1.5g。每日1剂,浓煎成150ml,晚间保留灌肠,连续灌5天,停2天。如此循环。
 
③灸治: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命门等穴位。
 
二诊:治疗14天,舌白多黄少,舌淡红,脉细濡数。脾胃湿热未尽,湿重于热,濡则为脾气虚,数则为虚热,阴虚而生热,肠中有热。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唯腹痛未除,位于下脘,左上腹右下腹,涉及胃脾肝。患者面色白光白,耳廓前庭禀赋不足,因久利脾胃升降失常,水谷精微不足,以致气血亏虚。当前治法仍以健脾抑肝和胃,清化湿热。上方去百合、玉竹、丹皮、当归、赤芍、炮姜,加陈皮10g,半夏10g,薏苡仁30g,木香6g,鸡内金10g,丹参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同时配合保留灌肠和灸法。
 
三诊:治疗14天,腹痛已缓减,舌苔不腻,重在调补,补肾生髓化血,正气充旺,邪气自衰,扶正以祛邪。方药:黄芪15g,当归10g,山药30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3g,阿胶珠15g,紫河车15g,补骨脂6g,紫草10g,仙鹤草20g,黄连3g,薏苡仁30g,谷芽30g,焦山楂15g,神曲15g。配合保留灌肠和灸法。
 
3个月后随访,症情稳定。
 
按本案患者自幼体弱,易外感咳嗽,年未及冠,腹痛下利赤白,病已2年半。饮食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肤,故形体偏瘦,面色萎黄无华,神倦乏力,舌淡红、苔薄白。素体肺气不足,肺与大肠相表里,主病虽为下利,乃肺脾两伤,脏毒痢疾,肝脾不和,肠府湿热内停,久病入络,脂络受损所致。本案特点:①病史不长,消瘦明显,神倦乏力,似虚劳,健脾重用怀山药,补脾气养脾阴,古方有薯蓣丸,以山药为君;黄芪、当归并用,含当归养血汤之意;黄连与阿胶并用,清肠腑之热,补营血之亏虚;古方脏连丸,方中就有黄连与阿胶;炮姜与白术并用,健脾温中;仙鹤草、丹皮、赤芍行其瘀血;紫草凉血止血,有助于溃疡愈合。②禀赋不足,肺脾失养,不耐外邪,运化不力,饮食水谷不卫肌肤,故补益肺脾,固本之法获效。③灸治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命门,以健脾温肾,脾虚及肾,命火不足,火不暖土,影响气血生化功能。配合灸治可以缓解症状,提高和巩固疗效。
 
辨治特色
 
下利包含泄泻、痢疾在内,临床有些疾病介于泄泻、痢疾之间,徐景藩认为诊为下利较为实际。慢性下利临床可见于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等疾病,属临床常见疾病。徐景藩认为慢性下利病位在脾,涉及肝肾,治疗以健脾化湿为主,抑肝温肾兼顾。指出久利不愈,勿忘补脾阴,临证善用“风药以胜湿”,主张“祛痰止泻”之学术观点。
 
健脾化湿,疏肝温肾
 
徐景藩认为,生理上脾居中焦,与胃相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失健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相混,水走肠间而为下利泄泻。故景岳曾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乎脾胃”。若湿浊内停,肠腑传导失司,通降不利,气血窒滞,脂膜、血络受损,则便泄带有赤白黏冻,状如“痢疾”。慢性下利病程较长,脾气必虚,所以脾虚是一般慢性下利的病理基础。由于脾虚不能运化,而致水湿内生,脾喜燥恶湿,湿邪困遏中土,二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以致脾胃日益衰弱,病久迁延难愈。肝属木,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有调畅气机的功能。脾属土,其运化、升清需赖肝之疏泄,故有“土得木而达”之说。若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横逆犯脾,则可使脾运失职,导致下利。如医案二即涉及久利脾虚,所以极易为肝木乘克,而成脾虚肝郁之证。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命门之火能助脾胃腐熟水谷。若肾阳不足,命火虚衰,则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职,引起下利。景岳谓:“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本病脾虚日久,下利反复发作,导致肾阳亦虚,脾肾两虚,温运失司,故泄泻日重。因此,徐景藩指出,脾虚生湿,运化失职为本病的病机关键,而肝木乘脾,脾病及肾又是不可忽视的病理变化。久恙不愈,病机错杂,肝脾肾三脏互相影响,最终导致三脏同病。
 
病理上,久利脾必虚,脾虚必有湿,尽管有兼肝气侮中、肾火不足等证,然终以脾虚为基础,因此,必须以健脾化湿为治疗大法。徐景藩自拟连脂清肠汤,采用消补兼施方法,方中白术、茯苓健脾燥湿利水;山药补而不滞,益肺气而滋脾肾,且可防止化湿药过燥伤阴;焦楂曲健脾消食助运。诸药炒用,以增治泻之效。
 
慢性下利可由脾虚而及肝肾,导致肝脾肾同病。徐景藩指出,对病久症情复杂,仅从健脾化湿治疗难以建功的久利患者,必须与疏肝温肾兼筹并顾。疏肝使肝木条达,气机调畅,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复;温肾使肾阳得充,脾阳得以温煦,则脾运自健,水湿能除。不仅对病及肝肾者有效,即使尚未及于肝肾者,稍稍佐用,也有裨益:如连脂清肠汤中用白芍和营柔肝,与甘草相配,缓急止痛,泻痢咸宜;与山药相合,能补益脾肝之阴,防过燥伤阴;防风辛散,可协助白芍、白术以舒肝脾,且由于“风药能胜湿”,防风还有化湿止泻之功;补骨脂辛苦温,入肾经,补肾温阳,李时珍称其“治肾泻,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本草纲目》)。本方用以温肾止泻。
 
久利患者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而水湿内生,湿邪久蕴肠腑,每易郁而化热,若热伤血络则可出现便血。临床上久利患者常见大便夹有黏液脓血、口苦、舌红、舌苔黄腻等肠腑湿热症状,为本病最多的临床兼证,如医案三。故治疗不宜纯从补脾温肾而不顾标实,必须标本兼顾,寒热并用。连脂清肠汤中加用少量黄连,清肠化湿。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有泻火燥湿,清热解毒之功。徐景藩认为,黄连配补骨脂止泻而不敛邪,坚阴而不过温。临证见湿重者加藿香、川朴,热重者加黄芩、败酱草。综观连脂清肠汤全方,为健脾为主、肝肾兼筹、温中佐清、标本兼顾之方。
 
久利伤阴宜滋养脾胃
 
徐景藩认为,久利诚然多表现为气、阳不足,但往往脾阴亦虚。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云:“虚寒之泻,本非火有余,实因水不足。”可见阴阳两虚是久利病变的两个方面,未有阳虚而阴不虚,只是程度不同,表现症状先后主次不一。他指出,久利脾阴虚有一定的特点,其一,脾阴虚证的基础是脾气虚。久利脾气必虚,长期不愈,脾津日亏,导致脾阴虚馁。或脾气虚进一步致脾阳虚,由阳虚而发展到阴虚。其二,素体阴分不足之人,久利多伤脾胃之阴。如肺病经久,肺阴亏虚;肝病迁延,肝阴不足;肾阴久虚,精气耗伤;诸脏阴亏,脾胃之阴相继受损,加之久泄,脾(胃)阴更易虚衰。其三,久利脾阴虚多兼胃阴虚。脾胃为后天之本,在生理、病理上密切关联,不可分割,原发病位或在脾或在胃,一旦出现阴虚证,一脏一腑,常相继或兼见。
 
至于久利脾阴虚证,一般下利不重,便意甚急但量不多,腹中不舒,口干欲饮,食少纳呆,心烦神倦,唇红干裂,肌肤干燥,舌红少苔,甚则红绛光剥,脉细数。对此,千万不可视而不见,置阴伤于不顾,沿袭常法,而一味益气温阳。宜养脾阴而振脾阳,俾阴阳逐步达到相对平衡,才是治本之图。
 
有关滋养脾阴之药,徐景藩常以怀山药、太子参、扁豆(或扁豆衣)、石莲子等为主,白芍、石榴皮、甘草为辅,神曲、谷芽为佐。观其所用药物,大多具兼补气阴之功。他认为,一旦出现脾阴虚衰之时,一般尚兼有脾气之虚,治疗上在补脾阴的同时,必须顾及补益脾气,补脾阴而不过于滋腻,补脾气而不过于温燥,脾气健旺,有利于脾阴来复,脾阴滋生,亦有助于脾气转输。怀山药甘平,健脾气,养脾阴,补而不滋,健而不燥,气轻性缓,故列为首选;太子参甘润,补脾气而又生津;扁豆健脾和中,清暑止泻,若腹胀较甚者,可以扁豆衣代之,均须炒用为好;石榴皮味酸而涩,敛阴而治久利,故适用于脾阴亏虚之下利;若脾阴胃阴俱虚者,酌情选加沙参、麦门冬、川石斛、乌梅等药;若阴虚有郁热者,酌配淡子芩、蒲公英、石见穿等,并可加入白及以护膜宁络。鉴于脾胃阴虚者,消运不力,常兼气滞,故宜佐以理气而不耗阴之品,如佛手花、绿梅花、橘皮等。
 
风药胜湿,化痰治利
 
久利脾必虚,脾虚湿自生,脾为湿困,清浊不分,并走于下则为下利。故健脾化湿为久利的基本治法。由于风药多燥,燥能胜湿,古人取象比类而喻之为“风能胜湿”。《素问·风论》早有“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之记述。由于风性善动,肠管蠕动增强,水气在肠腔相搏,产生肠鸣及便泄,此现象即是“风”。徐景藩主张在健脾药中,佐以羌活、防风、秦艽等风药,每可提高疗效。风药多气轻微香而偏燥,不仅能鼓舞振奋脾阳,祛风胜湿,令脾之清气得升,浊气得降,三焦通利水湿不易停留;风药能祛肠中之“风”,可使肠管蠕动减慢,从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缓解肠鸣、下利等症;若脾阴不足,肝阴亦虚,祛风之药配用白芍、乌梅、莲肉、炒木瓜等品,润燥相伍,祛湿敛阴,相互兼顾,不至有过燥之弊。
 
临床上还有一些慢性下利的患者,大便夹有黏液,或有慢性咳嗽痰喘伴泄泻,如医案一。《医学入门》称之为“痰泻”。这类患者治疗颇为棘手,往往黏液不除,泄泻难以缓解。徐景藩提出“化痰止泻”的观点,即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化痰法。他认为痰、饮、水、湿本属同源,桔梗、半夏、陈皮、茯苓、蛤壳(或蛤粉)等化痰止咳之品,不仅可治肺疾咳痰,亦可祛除大便中黏液,或脓液,有利于控制久利。
 
中药灌肠,直达病所
 
徐景藩常用地榆30g,石菖蒲20g,白及10g三药相合,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收敛生肌之效。具体方法:将上述药物浓煎至100~150ml,温度38℃~40℃,晚上8点时,患者排空大、小便后,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高20cm,以60滴/分钟速度滴入灌肠液,肛管插入深度不少于15cm,灌肠毕,左侧卧5分钟后平卧5分钟,再右侧卧5分钟,最后平卧。每日1次,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再继续灌肠。一般灌肠20~30次即可。徐景藩认为药液灌肠有利于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实为脾胃病治疗方法上的一大补充。(周晓波 陆为民 徐丹华  江苏省中医院)

上一篇:王富春运用合募配穴法治疗功能性腹泻经验

下一篇: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巧用椿根白皮治带下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