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胃肠病>胃炎>正文

胆汁反流性胃炎辨证施治结合降胆和胃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功能紊乱或胃手术导致胃的解剖和功能异常,使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破坏了胃黏膜屏障,造成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国医大师徐景藩幼承家训,求道岐黄,临证60余载,学验俱丰,笔者跟师读研3年,现将徐景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总结如下。
 
胆胃病与肝脾关系密切
 
古人认为胆附于肝,贮存胆汁,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参与饮食物的消化。胃主收纳、腐熟水谷,故将胃称为“水谷之海”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气通降与胆汁的排泄关系密切。若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可以引起胆汁反流。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与胆相连,肝胆同应春生之气,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肝为阴,胆为阳,一阴一阳共主疏泄。肝胆在生理与病理上密切相关,肝疏泄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肝失疏泄,就可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导致胆汁反流,胃失和降。脾主运化,升清,与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运动之枢纽,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而且可以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土壅木郁,导致胆汁排泄失常。
 
胆胃同为六腑,以通为用,肝胆疏泄正常,脾胃升降有度,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胆汁排泄正常。若经常抑郁愤怒,肝胆之气失于疏泄,木郁不能疏土,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煎炸之品,酿生湿热,既伤于胃,尤易损及肝胆,使肝胆湿热逐渐滋长,疏泄失常;或经常烦劳,脾主四肢,劳则伤脾,常可影响胃腑功能,或胃手术后,瘀血内留,胃失和降,导致胃中气滞,升降失司,胆汁上犯,出现脘胁疼痛、痞胀、食欲不振、口苦等症状。
 
本病除气机升降失常、胆汁上逆这一基础病理外,实证有湿阻、热郁、血瘀、食滞;虚证有气虚、阴虚、气阴俱虚之证。
 
辨证施治结合降胆和胃
 
本病发病虽有特点,临证仍需辨证施治,徐景藩将胃病分为3个主要证型。
 
中虚气滞证
 
主要症状:胃脘部隐痛、胀痛,空腹尤甚,得食则缓,痛时喜按,饮食减少,疲乏无力,大便易溏,脉细。治法:健脾益气,佐以理气。常用药物: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茯苓、炙甘草、陈皮、煨木香、红枣。
 
肝胃不和证
 
主要症状:胃脘部隐痛、胀痛,痛连两胁,嗳气较多,得嗳则舒,嗳气不遂,则胃脘部胀痛尤甚,胸闷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和胃。常用药物为柴胡、苏梗、白芍、枳壳、佛手片、广郁金、炙鸡金、甘草。
 
胃阴不足证
 
主要症状:胃脘部隐痛、灼痛,病史久而经常发作,食少,消瘦,舌质干红,或多裂纹,脉细带数或脉弦。治法:滋养胃阴。常用药物:麦门冬、北沙参、石斛、白芍、生地、乌梅、山药、甘草、川楝子。
 
胆胃通降失常是本病主要病理基础,胆胃有病,均有气滞,所以在辨证施治同时,需重视运用理气之品,一般选用苏梗、枳壳(或枳实)、青皮、陈皮、广木香、佛手片、香附等微辛微温药以理气,配用白芍、甘草,一则酸柔、和缓,制其辛温之味,以免耗气,二则舒挛定痛,可解脘胁之痛,加用刀豆壳、柿蒂、旋覆花、代赭石、怀牛膝降胆和胃,有些顽固性病例,在降逆药中加入桔梗,降中有升,以降为主,可以改善疗效,对于部分由于胃手术损伤胃络,而致瘀血内阻患者,还需配合活血化瘀药物。
 
典型医案
 
张某,女,60岁。2005年3月17日初诊。2005年3月9日胃镜查见萎缩性胃炎,肠化(++),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阴性。现证胸脘痞胀不适,时有灼热感,口苦而干,大便2日1行,舌暗红少苔,脉细弦。胃阴不足,气滞郁热,拟法养胃理气泄热。处方:麦冬15g,白芍15g,甘草5g,木蝴蝶6g,橘皮络16g,黄连1.5g,刀豆壳30g,竹茹10g,鸡内金10g,佛手10g,石见穿15g,谷芽30g,麦芽30g,薏苡仁30g,白蒺藜12g。
 
4月11日二诊:胸脘痞闷灼热感已改善,口干,夜间尤甚,大便通畅,舌微红,苔少,久病性情急躁,经常头昏,夜寐欠佳,有动脉硬化。治参原法再进。处方:麦冬15g,石斛10g,白芍10g,甘草3g,白蒺藜12g,木蝴蝶6g,鸡内金10g,佛手10g,合欢皮10g,麦芽30g,仙鹤草15g,建曲15g;刀豆壳20g。
 
后服药40剂药,胸脘痞胀及灼热感减轻,无不适,达临床痊愈。
 
按本病患者久病心情急躁,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气郁化热,木横克土,故胸脘痞胀、有灼热感、口苦,胃热阴伤,津不上承则口干,舌红少苔、脉细乃胃阴不足之症,所以辨证为胃阴不足,气滞郁热证,拟法养胃理气,泄热。方中用麦冬、白芍养阴,柔肝敛肝;橘皮络、白蒺藜、佛手片、合欢皮、木蝴蝶疏肝理气;黄连清肝胃郁热;鸡内金、建曲、麦芽消食助运;刀豆壳、竹茹和胃降逆;石见穿活血化瘀。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在原方中加入仙鹤草治疗萎缩性胃炎。
 
本案系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证的复合证型,同时兼有郁热证,辨证基础上加用了和胃降胆、活血化瘀药物,症状缓解非常明显,反映了徐景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用药特点。(叶柏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上一篇:慢性胃炎伴异型增生中医用药思路

下一篇: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 反流性胃炎要大补元气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