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彭胜权教授是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等疑难重病。今择其从温补肾阳入手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肉眼血尿”、“乙肝相关性肾炎”、“肝硬化泄泻”三则验案如下。
不明原因反复肉眼血尿
陈某,男,17岁,广东省佛山市人。2005年7月29日以反复肉眼血尿9年余就诊。自诉8岁开始尿血,在中山医科大学行肾穿刺活检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诊见:血尿色淡红,常在劳累后加重,下腹无压痛,无尿频、尿急、尿痛,腰部不适,手凉,易疲倦,面苍白,唇青紫,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弱。尿液分析显示尿胆红素少量;尿蛋白1g/l;红细胞3+。西医诊断:不明原因反复肉眼尿血。中医诊断:血证(尿血);证属肾阳虚衰,固摄失职,命门火衰为其主要病机,治以温补肾阳,填精补血。方用右归丸加减,处方:鹿角胶(烊化)15克,菟丝子15克,肉桂末(焗)3克,巴戟天15克,仙茅10克,龟板(先煎)30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0克,淡豆豉(后下)15克,地骨皮15克,细辛3克,黄柏10克。7剂,水煎服。
二诊即肉眼不见血尿,此后每次门诊均作尿液分析,尿液分析一直全部正常。因患者禀赋弱,病程长,建议其坚持服药半年。患者坚持服药至2006年4月21日,停药后一年余未见尿血,且尿液分析全部正常。
按:患者8岁即反复肉眼血尿,伴见“腰部不适、手凉、易疲倦、面苍白、唇青紫,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弱”证属肾阳虚衰,固摄失职,此为先天禀赋衰微所致,治宜培补先天。然对于尿血,历代医家多从血热论治,而宋代的陈无择见解迥出诸家,指出尿血有因虚寒者,“病者小便出血,多因心肾气结所致,或因忧劳、房室过度,此乃得之虚寒”。明代的张介宾更明确指出血尿出于命门。“精道之血,必自精宫血海而出于命门。”这为本案运用温补肾阳法,提供理论依据。
本案的显著特点是证型不变,即肾阳虚衰、固摄失职,处方固定,即始终用右归丸加减。右归丸主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本案共12诊,多数为2周1诊,有时1周1诊。每诊必用的药物有鹿角胶、菟丝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枸杞子、龟板,养阴药山萸肉用了8诊,温阳药细辛用了4诊(均与清相火的黄柏同用),淡豆豉与地骨皮同用,共用了7诊(前6诊均用)。“精虚者宜补其下,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温阳方面去原方辛热之附子和杜仲,加巴戟天、仙茅、细辛,与鹿角胶、菟丝子、肉桂末一起,起温补肾中元阳,填精补血的作用。然“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因此在培补肾阳中配伍滋补肾阴药龟板、枸杞子、山萸肉。方中淡豆豉、地骨皮具有止血尿的作用,黄柏与细辛配伍起相反相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