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呼吸内科>肺炎>正文

孔伯华学术思想在肺部感染治疗中的运用

古语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孔伯华先生家学深厚,颖悟非常,一生治病救人、传承医道,他广博的临床实践、深刻的医理探究,凝结出宝贵的学术思想。我辈若能善加领会,如高擎灯火,临证逢疑难危重,亦可暗夜洞明。本文谨以病例两则,浅述孔伯华学术思想在肺部感染中的运用。
 
治病在于认证,认证先辨阴阳
 
谈及治病理论,孔伯华先生有言曰:“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可。认证之法,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此论关乎治病求本,关乎辨证论治,关乎阴阳两纲,不拘于一病一证,有提纲挈领之感,实乃“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自古《黄帝内经》便被众医家奉为圭皋,这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经文想必也是先生“辨证全凭纲要,以阴阳为两纲,表里虚实寒热为六要”的理论的渊源。先生认为,人之疾病,千变万化,但总不外乎阴阳。医者临症,必须先审阴阳,因证脉与药皆有阴阳,阴阳既明,治则无差。
 
如此看来,四诊是为辨阴阳搜集信息,处方用药也即是调和阴阳。详而言之,证之阴阳,在表、热者、在上、属气、动者、多言、喜明、不能俯者为阳;在里、寒者、在下、属血、静者、少言、欲暗、不能仰者为阴。脉之阴阳,浮、大、动、滑、数皆为阳;沉、涩、微、缓、迟皆为阴。药之阴阳,升散、辛热、行气分、性动而走者为阳;敛降、苦寒、入血分、性静而守者为阴,亦有“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等经文可参详。其间有错综现象,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二者相间,彼此多少,疑似之间,更须明辨。若再进而求之,疾病之部位有表里,正邪之消长有虚实,疾病之征象有寒热。其间亦有复杂现象,如由表入里,由里达表,寒热错综,虚实互见,亦须审慎辨识。
 
总之,表、实、热三者,可赅于阳;里、寒、虚三者,可赅于阴。阴阳者,医道之总纲领也;六要者,病变之关键也。医者既须提纲挈领,又要把握关键,则病无遁情,了如指掌矣。
 
肺部感染病例之阴证
 
2019年9月17日:苏某,男,69岁。因外感风寒咳嗽住医院治疗,症状恶化。根据9月10日和9月15日的肺部CT报告及诊疗证明书等,西医诊断包括双肺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肺炎、肺气肿、双侧主支气管内痰液潴留;此外,诊疗证明书中还列有高血压3级(高危组)、脑出血后遗症(两年前中风后曾行开颅手术)、心房颤动、气切术后、肝右叶小囊肿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9月15日较10日的肺部感染灶更加扩大,医生考虑使用替加环素。刻下患者肺部痰多,位置深,难以咳出。精神衰少,面色白光白,缺乏光泽,舌苔全无。脉象未查。
 
《内经》云:“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西医所列诊断达10项之多,但患者此刻的症结是双侧主气管内痰液潴留,属中医“痰饮”病范畴,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分类,均属留饮作祟。“痰饮”病名为张仲景首创。《脉经》《千金翼》俱作“淡饮”,汉晋唐时期,痰与淡、澹相通。至宋朝杨仁斋《直指方》才以稠黏浓浊的水津为“痰”,清稀的水津为“饮”。可知《金匮》之痰饮,重在饮病,而偏于寒饮,即指阳气衰微,水饮停聚体内脏器而致病。患者发病前曾感受风寒,之后反复咳喘伴发热,肺部深处有痰,但难以咳或吸出,以致切开气管,静脉滴注抗生素后热退,但肺部感染仍控制不住。正合于《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中“膈上病痰,满喘咳唾,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遂辨病为伏饮。病机乃外寒引动伏饮,阳气不得宣通,与饮搏结于肌肉筋节之间。结合患者无苔的舌象,白光白神衰的面容,判断阴津虚耗、非表而里,又因寒邪引动伏饮而起病,遂辨证为阴证。“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宜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但患者阴分大伤,亦不能过于辛燥。
 
首诊方:桂枝6g,法半夏10g,茯苓30g,陈皮10g,炒白术10g,橘子络15g,苏子10g,白芥子10g,川厚朴10g,川贝6g,生甘草3g,金荞麦15g,大枣5枚,南沙参15g,玉竹12g,甜葶苈子(布包)20g。共3剂。
 
方以苓桂术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二陈汤等化裁。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乃辨为阴证后的正治法。葶苈大枣汤泻肺逐水,对应胸胁之下的病位;二陈汤化痰理气,健运中焦斡旋之机。苏子、白芥子有三子养亲汤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之意;厚朴、金荞麦降气排脓祛瘀;因阴分大伤,择川贝、南沙参、玉竹救其津液,助黏痰咳出。诸药合用,共图泻肺逐水,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
 
9月19日第二诊:家属反映患者用鼻饲管服用前方汤药后,病情没有再发展,说话更有力气,特别是“肚子会饿得咕咕叫”。以前从来没有过。胸片显示双肺感染灶较之前缩小。舌苔无,精神好转。患者病情已现转机,所谓“有一分胃气,就有一分生机”即生生之机,系胃气之根本也。
 
二诊处方:桂枝6g,法半夏10g,茯苓30g,陈皮10g,炒白术10g,橘子络15g,苏子10g,白芥子10g,川厚朴10g,川贝6g,金荞麦15g,南沙参15g,甜葶苈子(布包)20g,大枣5枚,丹参12g,五味子15g,炙甘草12g,干姜10g,苦桔梗24g。共3剂。
 
较首诊处方,去生甘草、玉竹;加丹参、五味子、炙甘草、干姜、苦桔梗。气机有所转化,不再仅针对肺而是对其整个机体进行调理。调方后有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之意,干姜辛热以燥湿,白术苦温以胜湿,茯苓甘淡以渗湿,甘草甘平和中而补土,相互配伍,可辛甘化阳、益土制水。桔梗用量24g,意在更有力地排出水饮。同时亦不忘佐以五味子、丹参等酸苦之品,略滋津液。值得注意的是,病人身患肺炎、慢阻肺、肺气肿等肺系疾病,久咳不愈、津液耗伤、神衰形瘦,是转为肺痿之征,在伏饮稍缓之际,方中加入的甘草、干姜,有甘草干姜汤治疗虚寒肺痿之意。
 
9月22日三诊:病人家属称患者痰少了许多,几乎听不到。咳嗽少了,咳嗽声音轻了。将于9月26日办理出院。心律不稳2~3天,非持续性,在120、110、70、80次/分钟之间。
 
三诊处方如下:炙甘草12g,五味子15g,苍术12g,炙麻黄3g,丹参15g,苏子10g,干姜10g,苦桔梗10g,诃子肉12g,当归12g,茯苓30g,党参30g。炙甘草、干姜、麻黄,辛甘化阳;五味子、炙甘草,酸甘化阴;麻黄、桔梗意在宣肺;苍术、党参健脾补气;诃子肉、当归略可温肾。可见本次调方转为补脾益气,扶正固本。
 
按:从水液代谢的角度,“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饮之本,水也,肾为水脏,负责蒸水化气,又对脾、肺有温煦作用。治水者土也,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又为中焦枢纽,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娇脏不耐寒热,易感受外邪而引触伏饮。可见水饮为患,必责之肺、脾、肾三脏。本案处方用药上也体现了这一思路。
 
肺部感染病例之阳证
 
2019年8月10日首诊:某男,78岁。诉中风后遗症并发肺部感染。该患今年3月15日因脑出血昏迷入院,近于植物人。因院内感染,导致双肺积水,数次抽胸水引流。刻下肺炎难以控制,痰总吸不尽,反复发热,发热时则浑身颤抖。医院榻前初见栾某“肤白如枯骨”,甚至有明显的“尸腐臭味”自中风昏迷以来,半身有汗半身无汗。舌苔黄厚质绛,要撬开嘴才可见,脉象滑数。
 
舌脉皆具有明显的热象,首先辨证为阳证。刻下症结为痰吸不尽、肺炎难以控制。辨病为肺痈,病机为痰热壅肺,宜清肺祛痰。此处的“痰”是指水谷精微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与阳热之气相搏结而形成的一种产物,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首诊处方为:冬瓜子30g,白茅根15g,芦根15g,杏仁泥10g,条黄芩10g,甜葶苈子20g(布包),炙桑白皮20g,橘子络15g,陈皮10g,法半夏10g,苦桔梗6g,生甘草3g,全瓜蒌30g,滑石块15g,浙贝10g,炙枇杷叶15g,北沙参15g。共3剂。
 
冬瓜子、芦根、苇根、杏仁得《千金》苇茎汤清热消痈之效;桔梗、生甘草、陈皮、橘络、葶苈子、浙贝取加味桔梗汤排脓解毒之意,而瓜蒌、葶苈子、桑白皮可泄肺去壅;以二陈汤健脾理气化痰,杜绝生痰之源;伍北沙参合方中甘草、桔梗、冬瓜子又兼沙参清肺汤之意。诸药合用,共奏清肺排痈之效。
 
按:肺部感染是患者当前主要矛盾,中风后遗症是患者的基本矛盾。首诊治疗抓住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以千金苇茎汤、加味桔梗汤及二陈汤等合而化裁,清肺消痈排痰,对治肺部炎症。
 
患者家属分别于8月14日、24日及28日携其舌苔照片前来调方(为第二、第三、第四诊),服药后病人痰明显见少见缓,或有低热、咳痰多。笔者随症加减,包括选用孔门特色的鲜芦根、鲜苇根以及黛蛤粉等。因其肺欲衰竭,此阶段仍以对治胸水、控制感染为目的。另嘱服中成药脑得生丸(2g×10袋)2盒,每日2次,每次1袋。
 
9月6日第五诊:该患者的痰进一步减少,胸(肺)积水大部分已消失。自3月15日中风以来,病人仍在昏迷中,依靠鼻饲,半身有汗、半身无汗,偏瘫。素有高血压。舌苔黄厚,脉象未查。此时胸水已去,痰明显减少,需要再次辨病和辨证,以调整治疗思路。
 
综合脉症及素体情况,辨病为中风后遗症,辨证为阳证,病机属肝阳化风、半身不遂。治宜补脾胃、祛风邪。转方为如下:生牡蛎15g(先煎),杭菊花30g,炒白术10g,防风10g,苦桔梗6g,条黄芩6g,北细辛3g,云茯苓15g,生甘草3g,明矾3g,干姜3g,全当归6g,嫩桂枝3g,人参10g。黄酒兑服。共5剂。续服脑得生丸。
 
按:方用《金匮》侯式黑散加减。白术、茯苓、人参、干姜以补脾益气;菊花、防风、细辛、桂枝,以祛风散邪。重用菊花,以能并去内外之风邪,当归养血活血,此“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桔梗、矾石降气化痰,使风邪无所恋,黄芩、牡蛎清热敛阴,以制风邪之所散。诸药合用,共奏补脾胃、祛风邪之功。
 
胸水消失后解决患者的基本矛盾,即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素有高血压(极高危),舌苔黄厚,因而辨为阳证,属肝亢化风、脾虚湿盛、痰瘀内阻。侯式黑散疗大风,治大风直中脏腑,可起顽疾。
 
9月11日第六诊:患者舌苔黄厚,脉象未查,服前方较为稳定,遂调方:杭菊花120g,生白术30g,酒当归10g,防风30g,黄芩15g,桔梗12g,桂枝10g,干姜9g,明矾6g,川芎10g,水蛭6g,茯苓10g。共5剂,黄酒兑服。总体治疗思路未变,唯力道大增。
 
9月17日第七诊:服前方后偏身出汗好转。大便正常,舌苔黄厚,脉象滑数。治以温化达络:桔梗24g,明矾9g,炒白术30g,鸡血藤30g,活血通经,续服脑得生丸。
 
第八,第九诊病情变化不大,原方继服。
 
10月7日第十诊:该患者已能交流,有说话意识,舌苔白厚,脉象未查。热象略退,继续治以清化达络。在前方基础上加入石菖蒲10g,远志6g,醒神开窍。续服脑得生丸。
 
10月12日第十一诊:右腿反射变得灵敏;大便黏、不成形;舌苔白厚;脉象未查。仍宜清化达络。在前方基础上,加入酒军1g,炒枳壳10g,通利大便。
 
10月28日第十二诊:患者从23日起已可摇头、点头表达意愿,可进食米糊等食物,吞咽功能进一步恢复,左侧不能动的腿已可弯曲。痰色偏黄,不黏;舌苔黄厚;大便成型;小便混浊。处方如下:生牡蛎15g(先煎),杭菊花40g,关防风10g,人参须10g,苦桔梗8g,条黄芩6g,干姜3g,北细辛3g,云茯苓15g,酒当归3g,川芎3g,嫩桂枝3g,白芥子6g,九节菖蒲10g,制水蛭6g,淡竹叶10g,玉米须30g,血琥珀5g(同煎),共5剂。嘱续服脑得生丸。因病情见缓,酌减了侯式黑散中的部分药物用量。新加竹叶、玉米须、血琥珀,以安魂、清湿热、利小便。
 
人身本就体现着阴阳。上述一南一北两位病人,同为肺部感染,但根据中医四诊,综合精神、面色、舌苔、脉象、症状,辨证一阴一阳,辨病也不同,一为伏饮,一为肺痈,治疗思路分别是“治之以阳、温阳化饮”以及“治之以阴、清肺祛痰。”均收到良好的效果。辨阴阳是中医治病的核心,孔伯华先生“治病在于认证,认证先辨阴阳”的思想,对于在临床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症状,纲领性地认识疾病本质、厘清治疗思路,有重要指导意义。善用此思想是先生所愿矣。(张绍才)

上一篇:重症肺系疾病 中医病案举隅 采用黄芪四逆汤治疗

下一篇:赖海标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证思考与探索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