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
翁志强
[个人档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内科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口腔系预防口腔医学、牙周黏膜病学授课主讲老师。广东省医学科普专家、健康教育巡讲导师。参加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内的国家、省、市科研攻关多项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2013年度广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一项。
擅长膳食、营养与口腔健康、口腔与相关系统性疾病诊治。三十多年来坚持一线工作,对老年口腔保健、龋病、牙周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注与口腔有关的系统性疾病方向研究,突出与多学科联系,在国内较早建立多学科协作平台,联合多学科共同诊治病例的模式成为特色。组合广医附属医院内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相关力量,参与承担广医附属医院、省内及周边省份,口腔黏膜疑难重症病例的转诊救治工作,临床诊治水平已达省内前列。
故事
诊室
用“侦探”眼光解开溃疡“之谜”
在很多人的眼里,看牙医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因为牙医常常会拿着锋利的器材在小小的牙齿上“敲打”。因此,一位好的牙科医生不仅要有娴熟的手艺,还要有能让患者安心的“气场”,翁志强便是这样一位口腔科医生。从医至今已经32年,接触了无数的口腔疾病患者,让他成为了口腔科名副其实的“侦探”。“口腔疾病有时不单纯只是口腔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全身疾病的表现,判断哪里出问题,要抓住患者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翁志强说。
49岁的张女士,口腔溃疡已有2年半之久,辗转了多家医院就诊,吃了很多药,但始终不见好转。机缘之下,张女士来到翁志强处就诊,接诊后,翁志强意识到张女士的口腔溃疡不单纯是口腔问题,身体肯定还潜藏着诱发病情的“隐患”。于是,他把张女士2年来的病例几乎都翻了一遍,并从上至下地询问张女士的一些不适症状。终于,翁志强发现张女士一天至少拉4次肚子,大便不成形。抓住了拉肚子和反复口腔溃疡等两大要点,翁志强联合大内科多学科协作平台进行会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张女士有浅表性胃炎、多发性肠息肉(潜在恶变的风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在做过敏源筛查时,发现张女士对面粉过敏。最终,张女士确诊为口炎性腹泻,与肠道的吸收和对面筋蛋白过敏有关。经过10天左右的用药治疗,加上饮食上的控制,张女士的口腔溃疡渐渐痊愈,拉肚子的情况减少,大便也成形了。
治疗了2年多的口腔溃疡最终在翁志强的接诊下痊愈了,张女士感到很幸运。而这对翁志强来说,只是从业多年的经验和对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考究的习惯,还有多学科的配合才完成的一次“破案”。
分析
案例
牙痛非小事,辨因可根治
60岁的曾伯,日前觉得右上后牙区咬合时疼痛,来到广医二院就诊。经过检查,翁志强发现曾伯右侧牙未见发生龋坏,牙齿无缺损无隐裂,牙周黏膜无红肿,牙齿照片也没发现异常。虽然没有发现曾伯有任何的常规牙科问题,但牙痛的症状确实存在,这时,翁志强意识到曾伯的牙痛并非出自牙齿,可能另有隐情。于是,翁志强首先给曾伯安排了耳鼻喉科的会诊,果不其然,耳鼻喉科的专家经过一系列检查,诊断出曾伯为右上颌窦黏膜增厚,是右侧上颌窦炎,对症治疗后,曾伯牙痛渐渐得到缓解。
翁志强称,牙痛是许多患者就诊口腔科时的主要症状,但引起牙痛的原因包括牙源性与非牙源性原因两种。虽然前者占多数,但后者往往涉及口腔以外组织的病变。因此,当发生牙痛时,一定要刨根问底。“口腔的许多疾病均可引起牙痛,常见的有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冠周炎等,一般容易明确诊断。而非牙源性牙痛也并不少见,常见的有由上颌窦、颞下颌关节、眼、耳、鼻、唾液腺等邻近器官病变所引起的牙痛,此外还有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心脏病等诱发的牙痛。”翁志强表示。
牙痛常见,但背后的原因可能不简单。因此,当我们在日常发现漱口,或吃东西时牙齿又酸又痛,就要到专科检查处理。“诊断牙痛需要由专业医师进行全面的排查,患者不应简单地直接强调马上处理所谓的‘病牙’,在口腔科接受局部治疗的同时,向医生提供全身健康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非牙源性疾病。”翁志强说。
血糖高“连累”口腔,口臭肿胀莫大意
肖姨是某医院的退休职工,近一段时间以来,牙龈肿胀得厉害,但肖姨认为只是“小事”,于是简单服用一些消炎药。可时间长了,不仅牙龈肿胀没有消退,还伴有难闻的口臭,这时肖姨才来到翁志强处就诊。接诊后,翁志强也吓了一跳,肖姨的牙龈肿胀非常严重,牙床骨出现大片状坏死,口腔还有一股难闻的“酸苹果味”。
翁志强马上意识到肖姨的情况很可能是内科疾病引起的。在早上10点钟劝说肖姨留院做检查,不到半小时,护士告诉翁志强,肖姨是糖尿病酮症,血糖升到20多毫升/摩尔,病情十分危险。在找出引发牙龈肿痛的根源后,经过胰岛素治疗,肖姨的血糖得到控制,在下午6点左右,肖姨的酮症已经得到控制。经控制血糖、抗感染等相应治疗后,在肖姨的血糖稳定下,翁志强帮肖姨清理了坏死的牙床骨,xxmy.com肖姨的牙龈才渐渐消肿,伤口也慢慢愈合了。
翁志强表示,糖尿病患者得牙周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并且病情也会严重得多,牙周炎症往往不易控制。糖尿病可引起更持久的炎症反应。
翁志强建议,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每年一次口腔检查很有必要。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口臭难闻,或者口腔出现反复的溃疡、牙龈肿胀等问题,也要警惕高血糖在口腔里“捣乱”。
问答
名医
糖尿病患者如何刷牙?
据了解,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的发病率高达96%,其中患轻度牙周炎约10%,中度牙周炎约30%,重度牙周炎约60%,然而,很多糖友都不重视牙齿的健康。“长期高血糖并发反复牙周脓肿,牙周反复炎症得不到有效控制又刺激血糖升高,周而复始,严重影响了‘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翁志强表示,通过有效刷牙能够控制菌斑,能够降低患牙周病风险及有利于血糖控制。因此,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在彻底清除牙周结石后进行有效刷牙,能有利于减低牙周炎症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刷牙方法:推荐用Bass法,即水平颤动法刷牙,能较好去除龈缘附近与龈沟内的牙菌斑,特别是邻间区,牙颈部与暴露的根面区,对施行过牙周手术的病人也合适。
刷牙要领:手持牙刷柄,刷毛指向牙根尖方向,即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先与牙体长轴平行,然后稍作转动与龈缘呈45度角,轻轻加压使刷毛进入牙龈沟,再以短距离水平拂刷颤动牙刷,反复颤动10次左右,牙刷再移至下一组牙齿。刷牙要持续5分钟左右,整个刷牙动作要“轻、慢”,不要用力过大损伤牙龈。
牙刷选择:软毛牙刷较好,市面上有刷毛面为波浪形的牙刷,对牙根面和牙邻间面的清洁有帮助。每次刷完牙后,要用清水彻底清洗牙刷毛,甩干牙刷头并向上放置,应每两个月左右换一把新牙刷。此外,糖友选用中草药牙膏更有利于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