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口腔科>牙周疾病>正文

老掉牙怎么办

  常言道:老掉牙!真的是到老了就会掉牙么?广东省口腔医院特诊中心主任医师庄最新表示,这是人们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见过3个70多岁仍拥有30颗牙齿的老人。广东省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范卫华表示,老年人掉牙其实都是因为牙病引起的,老年人最常见的有牙周病、蛀牙、缺牙、磨耗。

  指导专家 广东省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 范卫华

  广东省口腔医院特诊中心主任医师 庄最新

  记者 殷鑫 通讯员 胡飞 江庆娥

  牙周病:“土壤”缺失,“大树”倒塌

  牙周病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老年人牙齿的丢失也主要是由牙周病引起。范卫华表示,将牙龈比作树根的土壤,牙齿就好比树木,牙周病则是树根处的土壤变得松动,导致牙齿的脱落。

  范卫华表示,虽然牙周病是全口疾病,但是每颗牙齿的病情有轻重之分,脱牙也会陆续脱落。在第一颗牙脱落时,需及时镶牙,维持正常的口腔功能,如吃饭、美容等。

  很多老年人有一个观念,就是等所有的牙齿都掉了,再去镶牙,这样比较方便。但是这样其实会加重剩余牙齿的负担,对其他牙齿的健康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加速恶化。范卫华提醒,等所有牙齿掉完以后再去镶牙,也会增加镶牙的难度。另外,糖尿病及代谢类疾病患者要谨防牙周病。

  症状

  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也不易察觉。范卫华提醒,在刷牙时牙龈出血,牙龈肉颜色变暗红或是紫红,牙肉萎缩、牙齿变长,伴有口臭等症状时,不要不以为意,这些都是牙周病的初期症状。如不重视,就会发生松动、疼痛,最后将会导致脱牙。

  治疗

  老人有以上症状后,一定要找一家正规的医疗机构,让医生给出确切的诊断。同时也要注意个人的口腔护理,正确的刷牙,采用一些辅助工具等。另外,也要定期去看医生,遵循医嘱。范卫华建议,患者最好3个月或是半年检查一次。

  范卫华表示,牙周病是一个慢性疾病,老年人在诊断自己患有牙周病时,要及时调整好心态,做好长期与之抗战的准备。在第一颗牙齿脱落时,不要灰心,积极护理,尽量保留剩余牙齿。

  磨耗:长期磨损,多发于老年人

  磨耗是老年人多发的一类牙齿问题。磨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牙齿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自我修复,但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磨损。牙齿负荷力有一定范围,超过范围,就会磨耗过度。庄最新建议,老年人在吃东西时,可以尽量切碎、煮烂,不要吃太硬的东西。

  症状

  在早期,在牙釉质被磨耗时,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磨到牙本质时,就会感觉到酸、软,这时就请尽快就医。

  如果再晚期,也就是磨到牙髓,那么治疗将会很复杂。

  治疗

  磨耗的治疗方法是调合,调整牙齿使牙齿咬合的更加紧密。

  由于磨耗在初期时很难被检查出,庄最新建议老年人最好一年检查一次牙齿磨耗状况,进行一下脱敏处理。

  庄最新表示,在磨耗的后期,磨到牙髓就要做根管治疗。

 

  蛀牙:“树心”被蛀,陆续坍塌

  蛀牙通常都跟人们的饮食习惯相关,吃甜食多的人,更易患蛀牙。范卫华建议,如果要吃甜食,最好在餐前餐后都要漱口,在选用牙膏时,应该选含氟牙膏或是用含氟漱口水等,范卫华表示,科学已经证明氟化物可以有效防治蛀牙。

  症状

  一般我们了解蛀牙就是疼痛,牙齿有黑洞,但其实这时已经迟了。在蛀牙初期,我们的牙齿首先表现出来的是颜色变化,变黑或是变褐色,与周围一般牙齿的颜色产生明显区别,质地变软,有小洞等。之后就会对冷热敏感,到后期就会出现肿痛、牙齿崩坍,失去牙齿的完整性。

  治疗

  每半年可以去医院做一下牙根局部涂氟处理,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起地达到预防牙根被蛀的目的。蛀牙早期可以充填、修复。蛀牙开始疼的时候,就需要充填,也就是补牙。

  缺牙:缺失牙齿,影响颌骨

  缺牙可能是由牙周病或是烂牙导致的掉牙。缺牙是可以看见的,当牙齿掉落完全没有,也就是所谓的缺牙。因为缺失牙,也会影响到周围的几颗牙,使之容易移动。

  由于缺牙部位的不同,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庄最新提出,如果缺的是后面的牙齿,那么主要的影响在于吃东西难以咬烂;如果是前面的牙齿,主要是影响美观、发音以及切割功能;如果缺的时间太久,也有可能会影响到颌骨的健康。

  症状

  庄最新表示,如果是由牙周病引起的缺牙,早期会变软、松动以及牙龈出血。由于烂牙引起的缺牙,早期会有酸、痛以及塞牙缝的感觉。专家建议吃完饭注意刷牙漱口,定期检查。

  治疗

  对于缺牙,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修复,其中分为活动牙修复以及固定牙修复。

  所谓的活动牙就是指通常所说的假牙,可以取出的牙;固定牙比较为大众所知的是镶牙。

  庄最新建议,缺牙要及时修补,如果担心镶牙价格昂贵,也可以选择比较平价的活动牙修补。

上一篇:爱牙日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下一篇:老掉牙怎么办 牙周种植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