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呼吸内科>哮喘>正文

控制哮喘 中医有招儿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会导致气道高敏,引发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多数患者超过1个症状,尤其是成人患者。症状常常在夜间或早晨加重,多数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肺病呼吸科主任中医师简小云表示,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对应中医角度,其属于“哮病”范畴,大体可分为寒哮、热哮、风哮、虚哮4类。其中急性发作期类似寒哮、热哮或风哮,临床缓解期类似虚哮。“哮病”的中医治法古已有之,不外乎内治法与外治法。
 
标本兼治的内治法
 
简小云表示,针对不同的哮喘有不同的用药方式。其中,寒哮多因寒痰伏肺、遇外感引发而致病,常用方剂有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热哮多因素体阳盛、痰从热化而发病,常用方剂如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宣白承气汤等。风哮多因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而发,常用方剂为三拗汤、三子养亲汤。虚哮常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宜用平喘固本汤。
 
此外,哮喘缓解期患者还可以定制个性化膏方,或服用依据中医经典方、经验方制成的丸剂、胶囊剂等。
 
“百花齐放”的外治法
 
若说中医内治法治疗哮喘是一枝独秀,那外治法可谓百花齐放。简小云介绍,常见的外治法有中药穴位贴敷、刺络放血法、穴位埋线法、火龙灸、温通刮痧等,中药灌肠临床也常用。
 
其中,中药穴位贴敷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哮喘疗法,一般选用温通类中药,如麻黄、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肉桂、乳香、没药等,制成粉末,用生姜汁、蜂蜜调成膏、捏丸,再用胶布固定在特定穴位。
 
通常选择的穴位包括肺俞、脾俞、肾俞、膏肓、定喘、大椎、足三里等,其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一般无副作用。
 
简小云还介绍了一些日常防治哮喘发作的注意事项和药膳,哮喘患者可以学习掌握以备不时之需。
 
随身携带药物防意外
 
众所周知,哮喘患者在病情发作时非常难受,如果症状无法缓解甚至持续加重,可能会危及生命。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快速缓解症状的吸入性药物(如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建议哮喘病人随身携带。
 
中医治疗哮喘急性发作也有方法。简小云表示,刺络放血法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取鱼际、中府、天突穴刺络放血,可获良效;取太阳穴、尺泽穴放血,治疗哮喘患儿也有效果;还可针刺上星、人中穴以泻法,亦可缓解症状。同时,她也强调,针刺急救法建议寻求专业医生操作,不要自行随意尝试。
 
若不依靠工具,运用中医推拿手法——点揉法,点揉天突穴、肺俞穴、 大杼穴等,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哮喘症状。
 
食疗方强体质
 
虫草炖鸭汤
 
【原料】水鸭肉250克,冬虫夏草10克,红枣4个。
 
【制作】将冬虫夏草、去核红枣洗净。鸭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开水适量,烧开后文火煮3小时,随量饮汤食肉。
 
【功效】补肾益精,养肺止咳,适用于阳虚体质者(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表现为平时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面色晄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黄芪党参粥
 
【原料】黄芪4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半夏10克,白糖10克,粳米150克。
 
【制作】将黄芪、党参切成薄片,冷水浸泡半小时,与半夏同入砂锅中煮沸,后文火煎成浓汁,取汁。再煎一次,去渣,二汁合并,再与粳米、山药同煮为粥,后加入白糖,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化痰,扶正平喘,适用于气虚体质者(容易感冒,平常怕冷、怕风,手足冰冷,喜欢热饮,容易疲倦,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两眼干涩,易腹泻或大便软,尿频,尿色较淡,女性经量少颜色淡薄)。
 
莱菔子粳米粥
 
【原料】莱菔子20克,粳米50克。
 
【制作】莱菔子水煮滤过,取汁约100毫升,加入粳米,再加水350毫升左右,煮为稀粥,每日2次,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消食,化痰平喘,适用于痰湿体质者(多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腻,小便不多或微混)。
 
□ 王敬民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上一篇:活用麻杏甘石汤治疗咳喘

下一篇:加强个人调护 减少哮喘发作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