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外科>骨伤科>风湿性关节炎>正文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风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100余种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往往侵害人体多个系统。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人群超过8000万,风湿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已引起国内外高度重视,我国和许多国家都先后都成立了风湿病的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
 
中医对风湿病的治疗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如《素问·痹论》《灵枢·周痹》,已将风湿病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后世医家循而揭之,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治疗体系。而对风湿病中医理论的全面继承和系统研究发展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9月在山西大同成立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证学组,1989年成立全国痹病委员会,到1995年1月在安徽芜湖成立中国中医药学会(现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路志正担任第一届主任委员历时二十年,王承德接任第二届、三届主任委员,姜泉接任第四届主任委员至今,风湿病分会已走过了36年发展历程。
 
三十余年来历经老中青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医风湿病领域学术理论不断完备,学术思想不断发展、研究不断创新、交流不断提升、合作不断深化、能力不断提高、队伍不断壮大。
 
学术传承
 
中医发展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然生机勃勃,其强大的生命力与一代代中医人的传承与创新密不可分。中医风湿病聚集了一大批临床经验丰富、享誉海内外的名老专家,以路志正、焦树德、朱良春、王为兰、谢海洲、李济仁、陈之才、汪履秋、娄多峰、张鸣鹤、周乃玉、胡荫奇、沈丕安、陈湘君等为代表,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风湿病学科一直重视中医学术经验的挖掘与传承工作,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全国风湿病领域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抢救性留存,系统梳理名老中医学术脉络,整理和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技术专长,出版名老中医学术著作。
 
学术创新
 
病名规范
 
——以“风湿”作为病名
 
由于历代医家对风湿病认识不同,以及中医学命名依据的多样性,古医籍中记载的风湿病名繁杂不一。据《中国痹病大全》的不完全统计,中医医籍中提到的与风湿病相关的病名共有340余种。现代医学认为风湿病是一组疾病,可分为10大类100多种疾病。一病多名容易产生概念的歧义,给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带来困难。
 
过去的命名方法难以囊括所有风湿类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湿病的研究进程。经过多次全国痹病学术研讨会的反复论证,确立了痹证→痹病→风湿病的风湿病病名,并在1986年卫生部召开的中医证候规范学术会议上正式确定。以“风湿”作为病名,既有较为严谨的内涵和外延,也符合中医疾病的命名原则,避免了以“痹”为病名所引起的与其他病种交叉错杂的弊端,利于中医规范化,并且基本囊括了西医的风湿病,利于中西医的交流。
 
理论创新
 
——提出二级病名
 
在确立了风湿病一级病名后,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理论认识和临证经验,又创新性提出了燥痹、尪痹、顽痹、产后痹等二级病名,并主持修订了五脏痹、五体痹等诊疗规范,明确了概念、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的理论内涵,为中医风湿病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模式创新
 
——走医药结合之路
 
学会从1983年成立,就同中药企业联合研制了风湿病的系列药,组织全国风湿病专家,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论证。根据风湿病常见证候,制定出尩痹冲剂、湿热痹冲剂、寒湿痹冲剂、瘀血痹冲剂、寒热错杂痹冲剂等处方,并在全国范围进行临床观察。多年来,学会一直在推广系列风湿药应用,2001年组织全国11家医院完成了3000多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此项工作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是医与药结合、企业与学会结合、应用辨证论治研发的国内首创。
 
科研创新
 
——以临床疗效为导向
 
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也是中医发展的关键,而科学研究是中医不断发展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医风湿病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风湿病分会专家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风湿病科研课题的多项研究工作,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均有大幅度提升。现代科学研究从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多角度对中医药干预风湿病的疗效和机理做出了阐释,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及国际公认的疗效指标深入开展一系列基础及临床研究,探索出“理论—临床—基础—临床”及“来源于临床、回归于临床”的研究模式,确立了一系列新的临床应用理论,尤其在疑难病中坚持开展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系列研究,取得了一批临床指导性的重大成果。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属于国际公认的难治性、高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焦树德早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从尪痹论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自七五课题开展了RA证候的探索研究。在古籍文献基础上,根据RA疾病发展转归特点,筛选并确立RA常见证候,为RA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临床疗效提高奠定了基础。在传承的基础上,着眼于临床治疗的难点,从影响临床疗效的结点入手,总结30余年治疗中重度活动RA经验,提出了活动期RA湿热瘀理论,指出湿热瘀为活动期RA主要病机,并通过全国范围内的3000余例RA中医证候的调查研究,进一步证实该学术观点,突破了从风寒湿以及温肾散寒论治RA的中医传统治疗理念。在RA中医证候和病症规律研究成果基础上,全国30家单位RA领域知名专家携手合作,构建了RA病证—方药体系,形成了内治佐外治综合特色治疗方案,使得疾病活动度降低、缓解关节肿胀疼痛起效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提高。通过开展RA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构建了基于我国RA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测量(PRO)量表,弥补了现代中医临床评价的缺陷,突出了中医学优势和特点。在临床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分子、细胞及整体水平,研究中医药抗炎机制和护骨机制。
 
目前,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支持下,正在开展中医药治疗RA的万人级注册研究,并将深入地探索有效方药的药物有效成分及其靶标蛋白,为解决RA骨破坏这一治疗难题贡献中医力量。单味药研究方面,以雷公藤为代表的有效单味药现代化研究走向国际舞台,北京协和医院一项前瞻、随机、与甲氨蝶呤对照试验证实,单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RA,其效果不亚于RA治疗的锚定药——甲氨蝶呤,两者联合使用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甲氨蝶呤,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风湿病学界最权威的《风湿病学年鉴》杂志。澳门科技大学团队根据中药及其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的临床经验和作用特点,采用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制药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成功开发了青藤碱抗关节炎系列产品,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系统累及广,个体差异大,治疗棘手。中医药因效佳毒少在SLE的治疗中发挥着增效减毒的作用。当代中医风湿病医家们采用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经络辨证等全方位多角度思辨方法剖析SLE的病因病机。他们认为SLE发病部位主要在肾、脾、肝三脏,是以热、毒、瘀为标,脾肾亏虚为本的虚实夹杂疾病。针对病因病机形成了“4+1致痹”“三焦气化失常”“伏邪学说”新理论。在SLE的中医辨治方面,普遍共识主张辨病辨证结合、分期论治。他们整合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南通、深圳六家医院的SLE中医诊疗特色,制定而成的2018年版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中医临床路径正在全国推广验证。浙江中医药大学团队研究发现解毒祛瘀滋阴法结合激素治疗SLE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此项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中医医院团队“养阴清热、活血利水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获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 S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淋巴细胞高度浸润为特征,与其他风湿病并发时,发病率翻倍,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疾病负担增加,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现代医家采用包括脏腑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和六经辨证等全方位多角度辨治SS,认为其发病部位主要在肾、肝、脾、肺四脏,是以气阴两虚为本,燥、毒、瘀等为标的虚实夹杂疾病。临床上除中药治疗外,突出以针刺为代表外治法增效的特点及优势。
 
上世纪八十年代路志正提出“燥痹”病名后,全国制定了燥痹(干燥综合征)诊疗方案,实施多中心临床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燥痹中医临床路径,在全国推广应用。
 
研究方面,SS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无定论,大多认为与遗传背景及环境因素相关。经过全国风湿同行的多年研究发现,中药在SS发展过程中均有作用。目前针刺治疗SS的增效机制研究也正在实施过程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团队研究项目“酸甘生津法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的系列研究”获2017年度上海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属中医学文献记载中的“腰痛”“脊痹”“肾痹”“大偻”等病范畴。现代医家多认为本虚标实为本病的病机特点,治疗以补肾壮督以治其本,清热利湿以治其标,活血化瘀贯穿始终为主。
 
近年来多家单位针对中医药治疗AS进行了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复方治疗AS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牵头、联合全国13家研究单位,中医药辨证论治共同完成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病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疗方案及规范化研究中,证实了以补肾活血、清热利湿活血立法处方的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治疗AS起效迅速,疗效持久,为中医辨证治疗AS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中日友好医院团队经30余年研究,形成大偻辨证论治体系,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创立补肾强督法为治疗的基本大法,基于大偻理论研发的“补肾舒脊颗粒”正在开展新药上市前研究,有望改变我国缺少强直性脊柱炎无中成药的现状。其研究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其他科技奖项10余项。
 
目前中医药治疗AS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学者认为中药治疗AS可能与抗炎镇痛、免疫抑制、骨代谢等作用相关。近十年来,众多研究团队针对炎症—骨破坏—骨化三个AS核心病理环节,分别探索了中药复方及有效组分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靶点,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痛风𝄂
 
痛风(Gout)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单钠尿酸盐沉积致组织损伤的临床综合征。除累及骨关节、皮肤软组织外,还涉及肾脏及泌尿系统、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在痛风的防治中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尤其在痛风性肾病及多种并发症的治疗上凸显特色,逐步引起中西医界关注。
 
中医药治疗痛风疗法多种多样,如中药内服、外用膏药、针刺疗法、穴位注射治疗等,均可在不同程度上缓解患者痛苦。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团队进行了全国大样本的痛风真实世界的调查,收集了来自26家医院的痛风病例近3000例,初步结果显示湿热蕴结证分布最多。在《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中首次纳入中医药治疗,提出干预本病养治并举、病证结合、分期而论的原则,强调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痛风中的重要性。目前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牵头制定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正在进行,有望成为首个中医药特色的痛风防治指南。基础研究方面,中医药治疗痛风主要从NLRP3炎性小体、肠道微生物、IL-33/ST2通路、TLR4/NF-κB信号通路以及PLAA基因、Numb基因突变、巨噬细胞焦亡等方面针对痛风炎症、尿酸代谢等方面证实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
 
𝄂纤维肌痛综合征𝄂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人群,以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情绪紊乱和认知功能损伤等多种非特异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中医认为本病属“周痹”“筋痹”范畴,主以肝失疏泄为害。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针灸、中药外治、单味药、气功、推拿、中医综合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等多种疗法,取得了较为肯定的疗效,但是绝大多数国内研究的临床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报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试验结果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明显下降。尽管相较于国外,我国FMS总体研究水平发展缓慢,目前尚无FM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特点的流行病学报道,但是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病证因机认识和治疗方案研究数量仍然有较大的增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开展了为期12周的八段锦治疗FMS研究,结果表明习练路氏八段锦可以减轻FMS患者的周身疼痛、乏力症状,改善躯体功能、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这一研究结果于201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学术年会上进行大会交流,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目前正在扩大样本量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以及起效机制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牵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致力于FMS研究的专业学术组织“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专委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纤维肌痛综合征中西医研究学组”,首次全文翻译并解读了FMS最新版的国际治疗指南,编制了201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病种FMS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学术引领
 
风湿病分会一直致力于学术平台建设,推动科研水平提高,打造学术交流精品工程,力争将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术年会打造成国内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中医药学术会议。目前学术年会已举办22届,参会人数达千人,同步直播观看人数4万余人,风湿病分会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升,论文数量和质量均较往年大幅提升。
 
风湿病分会加快建立中医风湿病专家共识,对风湿病中医治疗规范进行修订,建立中医风湿病行业标准,在各级医师中培训和推广,提高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减少误诊误治率。2017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疗机构共同参与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正式颁布,并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2018年组织制定了《骨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草案)》,发布了《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专家共识》;同年启动《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制定工作。依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和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尪痹(RA)协作组在国内外29个地区进行宣讲,共计118场(包括基层巡讲68场),培养医生20000余人,惠及患者90768例。
 
组织建设
 
自1983年9月在大同成立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证学组,1989年成立全国痹病委员会,到1995年11月在芜湖成立中国中医药学会(现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至今,在全体常委、委员和风湿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组织建设不断强化,风湿病分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目前风湿病分会发展壮大,风湿病专委会遍布各省市共计29个。2016年风湿病分会开展了全国的风湿病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工作,覆盖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83个中医风湿病专业科室,共有专科医护人员5659名,全面了解我国中医风湿病从业情况现状。本次调查研究开创了中医风湿病从业状况调查的先河,对准确掌握从业人员数量、有关信息、人才梯队建设情况等,制订风湿病中医防治方案,及指导风湿科医生更好地开展风湿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
 
中医风湿病事业的薪火传承,离不开传承人才的培养。在老一辈中医前辈的关怀下,风湿病分会及各省市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各种形式的中医风湿病提高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风湿病专科人才;立足于中医风湿病医教研实际需求,组织多层次的学术活动,提高中医风湿病临床医疗水平;重视学术传承,举办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学习研讨班和中医风湿病继续教育学习班;组织风湿病分会专家委员深入基层,讲述风湿病学相关知识。为全方位传播中医风湿专业知识,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于2018年起创办青年医师中医医案大赛,旨在传承中医风湿经典,提高广大青年医师的中医自信和热情。
 
互联网+风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支持和鼓励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风湿病分会贯彻、落实了政策精神,大力加强互联网媒体平台建设,建设风湿病分会网络平台,加强公益性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分会网站的访问量和知名度;借助新媒体,推广科普宣讲,开展多种形式的患教工作,更好地为广大风湿病患者服务。分会推出问问风湿公众微信号和问问风湿APP,打造中医风湿领域专业线上交流平台,目前APP注册人数40000余人。这一线上平台充分体现了多元化和开放性,它不仅是风湿病专科医生的平台,还是基层医生的教育平台,更是风湿病学术的交流平台,还是患者科普教育的大健康平台。
 
精准扶贫
 
为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走基层、精准扶贫政策,风湿病分会进行了总体工作部署,针对性开展学术扶贫、医疗扶贫、技术扶贫、人才扶贫、专题扶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健康屏障”,尤其是风湿病方面的诊治能力还令人担忧。分会通过指南走基层、学术大讲堂、专家义诊、技术下乡等形式,带动基层风湿病学术发展。
 
风湿病分会在中华中医药学会领导下,以“传承、创新、发展、务实”为主旨,按照“全面的传承,科学的发展”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致力于风湿病的学术传承和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随着健康观念的不断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和预防中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和关注中医药,为风湿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风湿病学科建设及水平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姜泉 张华东 韩曼 唐晓颇)

上一篇:痹症,风寒湿型,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

下一篇:痹证多在少阴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