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银柴胡15克,白芍14克,川芎10克,陈皮15~30克,枳壳15~30克,制香附14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夏枯草14克,青皮9克,郁金14克,生牡蛎30克,浙贝母10克,玫瑰花6克,合欢花6克,甘草9克。
功效 疏肝理气,软坚消瘿。
主治 瘿病,证属肝气郁滞,痰瘀互结,症见瘿部肿大,胸闷不舒,烦躁易怒,不寐多汗,消瘦乏力,胁肋胀痛,或兼脘腹胀痛,善太息,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或细滑。
用法 上药除生牡蛎外加水浸泡半小时,生牡蛎加水先煎30分钟后,再加入浸泡药物共煎25分钟,两次煎取共留汁400ml,每次取200ml,分早晚八时至九时温服。本方重在疏肝行气,散结化瘀,孕妇忌用,女性月经期慎用。
方解 本方主治由情志不调,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所致之瘿病。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取“木郁达之”之义,枳壳理气行滞,二者共为君药。香附理气疏肝,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三棱、莪术化瘀散结,四药助柴胡疏肝经之郁滞,增行气活血散结止痛之功效,同为臣药。陈皮、青皮理气和胃,消积化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浙贝母、生牡蛎软坚化痰散结,均为佐药。夏枯草清热平肝散结,玫瑰花、合欢花疏肝活血,解郁安神,甘草兼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疏肝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消瘿之功。
加减 心悸加龙齿30克,以安神定志;乳房胀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克,王不留行12克,以活血止痛,疏肝泄热;失眠加夜交藤、合欢皮、珍珠母各15~30克,以宁心安神;多汗加生黄芪30~60克,浮小麦、麻黄根各15~30克,以益气敛汗;五心烦热加水牛角30克,丹皮、栀子各12克,以清热凉血泄火。
米烈汉,男,1951年出生,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从医40年来,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疾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完成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9项。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