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方>中药验方>正文

四君子汤治热病

  翻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时,在“治小儿诸疾”中注意到一张方剂,即惺惺散:“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瓜蒌根,人参,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白术,甘草(炙),桔梗,各一两半。右件同杵,罗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如要和气,即入生姜煎服,不计时。”本方治疗外感伤寒时气,壮热咳喘鼻塞,竟然用四君子汤加味,值得体会。

  曾治患儿魏某,男,3岁。2011年3月8日初诊。7日下午开始咳嗽、声嘶,晚上发热,服用解热镇痛药后汗出热退,今上午又有发热。纳食减少,口气重,7日大便1次。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数。证属风热犯及肺系,治以疏风清热,调和肺胃,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处方:生麻黄1克,炒杏仁4克,生石膏(同煎)12克,桔梗4克,炒莱菔子6克,牛蒡子4克,连翘6克,蝉衣4克,焦山楂9克,生甘草1克。2剂,水煎服。

  3月10日二诊:患儿声嘶已解,但发热持续,咳嗽不减,有痰,纳食欠佳,昨日至今未大便。精神欠佳。查血细胞分析示白细胞3.6×109/L。舌质红,舌苔白,脉细弦。证属痰热壅滞,脾气虚馁。治以清化痰热,益气运脾。方用六君子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处方:党参4克,生白术4克,茯苓4克,姜半夏4克,陈皮4克,柴胡6克,蝉衣6克,酒军(后下)6克,芒硝(分冲)4克,炒莱菔子6克,桔梗4克,生甘草1克。2剂,水煎服。

  3月13日三诊:服上方第一剂,当晚退热。现纳食尚欠佳,有少许咳嗽,仍有痰,精神好转,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缓。邪实已去,胃纳未复,治以和胃化痰善后。方用二陈汤加减。处方:姜半夏4克,陈皮4克,茯苓4克,桔梗4克,炒杏仁4克,鸡内金6克,浙贝母4克,全瓜蒌6克,炙甘草1克。4剂,水煎服。

  药后患儿纳好便调,无不适,停药。

  本病属常见病,发病仅1日,当一诊即愈。不期患儿药后不愈反重,也许和处方欠妥有关,也许和患儿体质及病情、摄养有关。不论原因为何,二诊时患儿发热、咳嗽不减,反增不食、不便、精神差。邪实、正虚俱显,攻邪则正气不支,扶正则邪实更甚,迫不得已攻补兼施。处方为六君子汤合方加味,但实际上为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合二陈汤以开胃进食;二陈汤化痰调气,合调胃承气汤以清泻痰热。小儿病证单纯,方证合拍,见效亦捷。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变证极易。二诊时如不能及时使用四君子汤,而是先治邪实,或清或泻,或转而改用静滴抗生素,极易引发危重变证。

  笔者明白本案绝非佳作,之所以不惜献丑实录于此,主要想说明二诊转方时加用四君子汤的重要性。

  曾经在读书笔记里写下这么一句话:“治疗虚证,要注意邪实,先治邪实;治疗实证,要注意正虚,先护正虚。”

上一篇:大黄附子汤治胁痛腹痛

下一篇:猪鬃草治病验方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