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方>中药验方>正文

段海辰擅长变通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

  段海辰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40余年,辨证认真,论治灵活,医德高尚,患者盈门,擅长变通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有幸侍诊左右,以下整理段老验案3则,仅供同道参阅。

  顽固失眠  柴芩温胆解顽疾

  朱某,男,56岁,大学教师,2012年12月2日初诊。以失眠易醒间断发作20余年为主诉。患者从事脑力工作,工作压力较大,近20年来失眠易醒,劳累后加重,每日睡5小时左右,醒后难再入睡,依靠安定片强行维持,痛苦不堪,近日加重前来求诊。患者现白天头晕沉,时有心烦,纳可,二便调,舌苔黄厚腻,质红,脉弦滑。

  治宜用清心涤痰安神,处以柴芩温胆汤加减。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2克,陈皮12克,姜半夏10克,茯苓15克,枳壳12克,竹茹12克,炒栀子10克,豆豉15克,夏枯草30克,酸枣仁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胆南星10克,川芎15克,知母15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一服。

  12月9号复诊,患者自诉服药1剂时,药入胃后感觉明显平静许多,立刻能入睡,服完7剂药后白天精神明显好转,虽然夜间时醒,但仍能很快入睡,内心平静。上方生龙骨、生牡蛎变为磁石30克,再进7剂。

  12月28号三诊: 服药后各症状明显好转,继续巩固治疗,遵效不更方之训,按上方再进7剂。之后电话回访失眠已康复。

  按  温胆汤源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垣之《集验方》,后被《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引用。宋代医学家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载温胆汤,其药物组成较《备急千金药方》增茯苓、大枣,用于“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惊悸”,后世随证加减,应用甚广。柴芩温胆汤为温胆汤加柴胡、黄芩而成。本例患者主要着眼于舌苔黄腻质红,脉弦滑,心烦,为痰热内扰之象,故用温胆汤清热化痰和胃,配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疏通三焦气机,加夏枯草、胆南星加强清肝化痰之力。思患者失眠长达20余年,脑力劳动者,多思多虑,久必暗耗肝血,故方中加川芎、酸枣仁遵酸枣仁汤之意。栀子豉汤清热除烦,为医圣治疗虚烦不得眠之经方,《本经疏证》言:“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阴上逆矣”。可见栀子清在上之浮热,豆豉发在里之湿浊,清末陈恭博评价为:“栀子豉汤(为)升降阴阳、交济水火之方”,在此应用最为恰当,另加用龙骨牡蛎以重镇安神。纵观全方,使痰热清,胆胃和,气机畅,眠自安。《血证论·卧寐》中说:“肝经有痰,扰其魂而不得寐者,温胆汤加枣仁治之”实为经验之谈矣!

  头痛头昏  陈氏散建奇功

  郑某,男,32岁,2012年12月4日初诊。以头痛、头晕1年加重20天为主诉就诊。患者于2011年12月车祸后间断发作头痛、头晕,近日症状明显加剧,曾就诊于某院神经内科、心理科、周围血管等科,效果不佳,查脑CT及MRI未见明显异常,服用来士普及洛西汀肠溶胶囊可缓解。近日时有梦中惊醒,噩梦如云,思前顾后,郁郁寡欢,二便调,纳可,舌苔黄质红脉沉弦。

  治以疏肝解郁活络止痛,方用散偏汤加减。

  处方:川芎30克,白芷15克,炒白芍15克,郁李仁10克,炒香附15克,炒白芥子10克,细辛3克,柴胡10克,羌活12克,防风12克,黄芩12克,蔓荆子15克,升麻10克,甘草6克,蜈蚣2条。10剂,水煎服,早晚各1服。

  2012年12月14日复诊,患者从平顶山驱车而来,言头痛头晕全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唯有服药后大便偏稀,逐上方去郁李仁之润滑之弊,加茺蔚子10克,活血行气止痛,再进10剂。电话回访,头痛若失,睡眠好转。

  按  散偏汤出自清·陈士铎《辨证录》卷二,用于郁气不宣,复因风邪袭于少阳之经,以致半边头痛。患者有车祸惊吓史,目前疑虑重重,结合舌脉辨为肝胆气郁之象,故用散偏汤行气解郁,加用蔓荆子、蜈蚣祛风活络止痛,巅顶之上唯风可到,风邪日久化热上犯于头,故用东垣选奇汤加升麻疏风清热升阳,而细辛辛温,善治头痛。方中川芎用量达30克,其性辛温燥烈,为血中气药,上至巅顶,下至血海,行气活血,善治风寒入络所致血瘀头痛要药。白芷辛窜,善行头面,助川芎祛风止痛。白芥子豁痰利气散结;郁李仁行气化滞。香附理气解郁。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柴胡引经上行,其中白芍、郁李仁柔润收敛以佐制辛温燥烈走窜之品。二诊去郁李仁之润,加茺蔚子之补。茺蔚子实为益母草之成熟果实,《本草纲目》言其具有“顺气活血,养肝益心”之功。诸药合用,共奏行气化痰、散结止痛之功效,遂见患者欢笑之颜。

  眩晕呕吐  息风化痰除病痛

  郝某,女,48岁,2012年10月26日初诊,以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半月为主诉。患者自10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伴有乏力,在郑州某大医院住院15天,经头颅CT、MRI等多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未予明确诊断,服用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发现血糖升高已5年。现头晕如坐舟车,时伴有恶心、呕吐、乏力、眠差,眼前似有飞蚊,耳鸣,纳可,二便调。苔薄黄质红,脉弦滑。

  以化痰息风平肝立法,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合方加减。

  处方:白术12克,天麻15克,陈皮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枳壳12克,竹茹12克,菊花15克,泽泻30克,仙鹤草30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猪苓15克,葛根30克,川牛膝15克,甘草6克,8剂。

  2012年11月16 号二诊。服用上药后头晕,恶心,乏力明显减轻,现大便干,3~4天1次,睡眠差,心烦急躁,苔黄腻质红脉弦。治宜清心化痰理气安神,药用柴芩温胆汤加减。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2克,陈皮12克,姜半夏10克,茯苓15克,枳壳12克,竹茹12克,栀子10克,豆豉15克,菊花30克,酸枣仁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川芎15克,知母15克,甘草6克,7剂。

  2012年12月25日三诊:服药后以上症状大减,恶心呕吐乏力感消失,仅时有轻微头晕不适,仍有心烦急躁感,补诉眼干,脱发,苔薄质红脉弦细。转以滋补肝肾之法,药用杞菊地黄汤加减:熟地15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丹皮12克,茯苓15克,泽泻30克,枸杞子15克,菊花15克,白术12克,天麻15克,白蒺藜15克,仙鹤草30克,生牡蛎30克,女贞子15克,甘草6克,7剂。

  按  本例患者以头晕、恶心、呕吐、乏力为主症,西医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观其舌脉,尊先贤教导,辨为痰湿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兼有化热之证。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燥湿化痰,平肝息风,合用温胆汤与泽泻汤加强化痰祛饮之力,其中磁石明目聪耳,加葛根升清阳,猪苓、川牛膝下浊瘀。仙鹤草一味除收敛止血外,尚有强壮之功,《植物名图考》明确指出治风痰腰痛,药证相应,疗效显著。二诊以失眠为主症,痰、气症状显著,故用柴芩温胆汤理气清热化痰,佐除烦养血重镇安神之品,气顺痰除而眠安后虚证之象显露,加之患者近七七之年,天癸将竭,三诊转以补虚之法,终获得满意疗效。纵观三次诊疗,急则治其标,缓者求其本,欲补其虚先祛其实,层次分明,体现中医治疗的阶段性及灵活多变性。

上一篇:脏躁宗仲景法立方甘麦大枣汤

下一篇:推广“广汗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