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方>中药验方>正文

对各种疾病加减运用古方 麻杏石甘汤

  开栏的话:甘肃省肿瘤医院裴正学教授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其学术思想为全国中西医学界所关注。他临床擅用经方但又不拘泥于经方之用,疗效甚佳。今本报特开设“裴正学临证经验”专栏,介绍其学术特点,以飧读者。

  麻杏石甘汤即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具有辛凉宣肺,清肺平喘的作用。但裴正学灵活施用,治病遵循“十六字方针”,先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进行“西医诊断”,明确疾病诊断、发病的部位、病程进展,再进行“中医辨证”;对各种疾病加减运用古方,师古而不泥古,疗效甚好。

  肺系疾患

  《伤寒论》载“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说明经发汗解表后,病人大热似退,然而气喘更著,风寒入里化火;用现代医学观点看此方适合于一切支气管、肺部之感染,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以及肺气肿、肺心病之肺部感染。

  裴正学在该方中加桑白皮、地骨皮、葶苈子、大枣、黄芩、鱼腥草,以治疗各种肺部感染,可使大部分患者免除打针输液之苦,对广大基层患者则更为方便、省钱。

  该方与苏杏散合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衰具有显著的疗效。与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白芍合用具有明显的气管、胃肠平滑肌解痉及升压作用,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之咳、喘。

  病例

  王某,男,40岁,2008年1月15日初诊。

  咳嗽,咳痰,气短1月余。患者服用多种西药均未见明显疗效,遂求中西结合治疗。症见:咳嗽,吐黄色痰,气短明显,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辨证:肺热雍盛,治以宣肺清热。

  处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紫苏叶10克,白前10克,前胡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10克,桔梗20克,枳壳10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

  服药7剂后,气短、咳嗽明显减轻,复诊时加黄芩20克,鱼腥草20克,再服10余剂,各症状基本消失。

  肾病浮肿

  《金匮要略》云:“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其汗。”说明发汗,利小便是治疗浮肿两大法则。裴正学认为麻杏石甘汤确有显著的利水消肿作用,中医传统将这种方法称之为“宣肺利水”“高原导水”“提壶揭盖”“开鬼门,洁净腑”等。

  近代医家曹颖甫曾对此作如下比喻:茶壶盖上留有一孔,犹如肺气之宣通,则水可自壶嘴倒出;若无小孔则水自壶嘴不易流出,此犹如肺气之不宣,肾气则不降矣!中医认为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金水相生也。

  人体为一整体,脏腑之间通过内分泌,代谢,体液循环等保持着渗透压的动态平衡,肺气不宣时,肺肾之间的这种压力平衡趋向破坏,因而小便不利而浮肿。裴正学在临床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紫癜肾之浮肿时用此方法。

  病例

  金某,女,15岁,2007年8月10日就诊。

  患者于1年前某次感冒后出现颜面浮肿,体乏无力,食欲不振。当地医院以慢性肾炎收住医院,经激素等西药治疗后浮肿消退,尿蛋白由(3+)降至微量。出院后停用激素,病情又复发作,故来求诊。

  症见:全身浮肿,疲乏,舌淡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细无力。血压:120/90mmHg,尿常规示:蛋白(3+)。

  西医诊断:慢性肾炎。中医辨证:脾肾阳虚,治以宣肺利水,健脾补肾。

  处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炙枇杷叶15克,山药10克,黄精2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百合10克,芡实30克,金樱子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服10剂后,浮肿基本消退,查尿蛋白(2+),又服20余剂后,查尿常规正常。

  小儿遗尿

  本方用于肺热遗尿者,其辨证是遗尿伴有咳喘、口渴、苔黄脉数。《素问·脉经别论》云:“饮溢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治节着水液的运行,若肺热雍盛,宣降失常,则水液运行紊乱,加之小儿肾气不充,固摄不足,更使膀胱开合失司,则致遗尿频频,治当清泻肺热为法。

  裴正学治疗此病用麻杏石甘汤为主方,合用芡实、金樱子、益智仁、桑螵蛸、乌药等补肾、固涩药,使肺热清,则气宣降,水道固,而遗尿自愈。

  病例

  李某,男,7岁,2008年3月20日初诊。患儿夜间遗尿已2年,每夜遗尿1~2次,经常口渴,小便微黄,舌苔黄而微白,脉数。

  诊断为:遗尿。辨证:肺热郁结,治以宣肺清热,补肾固涩。

  处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桂枝10克,附子6克,生地12克,山药10克,山茱萸6克,丹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芡实30克,金樱子30克,益智仁15克,桑螵蛸15克,乌药6克。

  服用10剂后遗尿次数明显减少,后又服用10余剂基本痊愈。

  荨麻疹

  荨麻疹多痒,痒者风也。风在皮毛,肺可主也。故裴正学用麻杏石甘汤为基础来清泻肺中郁热,治疗以荨麻疹为代表的皮肤病,配以补血活血之四物汤,此即“治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热则金银花、连翘,寒则黄芪、荆芥,湿则苍术、黄柏、羌独活,痒甚则加白鲜皮、地肤子、乌蛇、蝉蜕。

  病例

  孙某,女,35岁,2008年4月20日初诊。

  患者阵发性双上肢皮肤发痒1月。并伴有大小不等圆形的风团,色红,瘙痒明显,查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诊断:荨麻疹。治以泻肺清热,疏风养血。

  处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白芷6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白鲜皮15克,地肤子12克,乌蛇6克,蝉蜕6克。

  服用7剂后瘙痒发作次数较前明显减少,上方去金银花、连翘后继服10剂后痊愈。

  结膜炎

  结膜炎多与过敏相关联,过敏者风也。风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皮毛,郁热在肺,故用麻杏石甘汤为主方来清泻肺热,再合用清肝明目之丹栀逍遥散可使上述诸病得到治疗。

  病例

  魏某,女,30岁,2008年3月10日初诊。

  患者近三四天眼睛发痒,布满红血丝,自行滴注氯霉素眼药水,未见明显效果,遂来就诊。症见:眼睛红肿,结膜充血,略有疼痛,瘙痒明显,舌红苔黄,脉浮数。

  诊断:急性结膜炎。治以宣肺清热,清肝明目。

  处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丹皮6克,山栀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菊花10克,蝉蜕6克。

  服用7剂后红肿消退,发痒明显减轻,结膜充血也减少,复诊时上方减去金银花、连翘,加用白蒺藜15克,石决明15克,木贼草10克。再服7剂后上述各症状基本消失。

  鼻窦炎

  肺开窍于鼻,本病发病与肺经之郁热相关连,故可用麻杏石甘汤为主来清肺经之蕴热以治本,并配以辛温发散之苍耳子,辛夷等药。

  病例

  张某,男,20岁,2008年5月14日初诊。

  患者鼻塞,流浊涕,头痛两年余。就诊多处,均诊断为鼻窦炎,服药多种,均未见明显疗效。后经人介绍来就诊。症见:头痛、鼻塞、流浊涕,舌苔黄而微腻,脉数。

  诊断:慢性鼻窦炎。治以宣肺清热,芳香化浊。

  处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桂枝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羌独活各10克,防风12克,苍耳子15克,辛夷10克。

  服药7剂后头痛明显减轻,鼻塞及流涕均好转,加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继服上方14剂后头痛消失,鼻塞及流涕偶见。

上一篇:痰热夹瘀合阻胸满证治验方

下一篇:阴性药物组成的方剂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