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方>中药验方>正文

麻黄加术汤方证解析

麻黄加术汤出自《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 二 》 : “湿家身烦疼, 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 慎不 可以火攻之” , 是用于治疗湿家身痛的重要处方之一。 但对于此方证的认识仍存在诸多问题, 尤其对本方如 何起到发微汗的作用及方中所加之术是苍术还是白术 争议颇多。笔者尝试以仲景原文为据, 参考《黄帝内 经》 中对湿病的论述等, 对湿家身痛的病因病机、 治则 治法以及麻黄加术汤方药做简要解析, 以求正确解读 麻黄加术汤方证, 并为临床应用该方提供参考。

1 湿家、 身烦疼的解读

湿本六气之一, 风、 寒、 暑、 湿、 燥、 火是自然界六种 正常的气候变化 。《素问·五运行大论》 载 : “燥以干 之, 暑以蒸之, 风以动之, 湿以润之, 寒以坚之, 火以温 之” , 又曰 : “其性静兼, 其德为濡” , 可见正常的湿气可 润泽万物。

1. 1 寒湿瘀阻肌表则身痛 湿性濡润, 但若湿气太过 则变为湿邪, 可伤及人体而致病 。《 素问·五常政大论》 指出 : “ 湿气变物……皮顽肉苛, 筋脉不利 ” ; 《素问·痹论》 云 : “ 湿气胜者为着痹” 。湿邪中人, 从皮肤侵袭人 体, 其部位多在皮肉筋脉, 因湿邪 “ 氤氲黏腻” , 每易阻滞 气血, 可导致皮肉不仁、 筋不柔和、 关节疼痛等 。《金匮 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则直接提出了湿痹之病: “ 太阳病, 关节疼痛而烦, 脉沉而细者, 此名湿痹” 。

1. 2 表里合湿是为湿家 湿家 , 《医宗金鉴》 释 : “谓 病湿之人 ” ; 《中医辞海》 释 : “中医术语, 指平素湿气过 盛的人。 ” 但此两种解释皆过于笼统, 观 《金匮要略》 条 文 : “湿家之为病, 一身尽疼, 发热, 身色如熏黄也” 。 若只有寒湿在表不会发黄 ,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 并治第十五》 载: 脾色必黄, 瘀热以行 , “湿之为病, 或 因外受湿气, 则一身尽痛; 或因内生湿病, 则发热身黄。 若内外同病, 则一身尽痛, 发热, 身色如熏黄也” [1 ] 。伤 寒大家刘渡舟教授认为: 湿热相合, 痹郁于脾……脾土 也, 土色为黄, 故湿热外现, 一身尽黄 [2 ] 。由此可见, 湿 家不仅有湿邪痹阻于表, 同时在里之脾脏也为湿邪所 困。仲景云 : “经络受邪入脏腑, 为内所因也” , 可见湿 家乃因内在脏腑虚羸抗邪无力, 故在表之湿邪长驱直 入而内传于里。表里皆受浸渍而成内外合湿之态, 若 湿邪蕴郁日久则每易发黄。

寒湿既痹阻于表里, 但尚未致发黄, 治疗上仲景叮 嘱 “慎不可以火攻之” , 观《伤寒论》 火逆诸条, 火攻之 法专于迫汗外出, 若用于湿家之病, 每易引起发黄、 惊、 衄之变, 非其治法。

2 微汗法是治疗湿家身痛的唯一途径

对于内外合湿的治疗 , 《素问·至真要大论》 指 出 : “湿上甚而热, 治以苦温, 佐以甘辛, 以汗为故而 止 ” ,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佐以酸淡, 以苦燥之, 以淡 泄之。 ” 归纳起来, 在里可用苦温燥湿、 淡渗利湿之法, 在表则选辛温发汗为宜, 于邪气所在的部位因势利导, 便可驱邪于外。

2. 1 为何取微汗? 湿邪在表, 治疗虽以发汗原则, 但仲景指出 : “盖发其汗, 汗大出者, 但风气去, 湿气 在, 是故不愈也” 。虽同为身疼痛, 风寒之邪容易表 散, 而湿邪则不然 , 《医门棒喝》 云 : “虽寒湿同为阴邪, 而寒清湿浊, 清者易散, 浊者黏滞湿” , 如大发其汗, 则 风寒之邪易散, 而湿邪黏腻难除, 津气徒伤而病不愈。 其次, 尤怡曰: 欲湿之去者, 但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 肌 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 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 [3 ] 。因此, 治风湿之法, 应该温阳解表, 使阳气伸展, 营卫流行, 微 似汗出, 则散漫黏滞之邪, 方能缓缓排出体外。

2. 2 如何取微汗? 微汗法是仲景治疗风寒湿邪在 表的常用方法, 但对于风寒表证, 多用温覆、 啜粥的方 式, 如桂枝汤方后注曰 : “温覆令一时许 ” 、 “啜热稀粥一 升余” 。或者减少药物用量, 降低药力, 如桂枝麻黄各半 汤法, 分别取桂枝汤、 麻黄汤的三分之一合而为方。但 对于湿家的治疗, 仲景则于发汗剂中加入利湿药来达到 微汗的目的。如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认为: 人体液的排 泄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从汗排出, 令一个则是从小便排 出。如果小便排泄增多, 那么汗出就少了。发汗剂中加 利尿药为小发汗法, 是经方的常用之法, 且利尿药的选 择当以具有解痹祛湿作用的利尿药为宜 [4 ] 。

3 方药解析

麻黄加术汤为麻黄汤原方加术四两而成。麻黄汤 方证见于宋本 《伤寒论》 第 35 条 : “太阳病, 头痛发热, 身疼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 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 之 ” 。《金匮发微 》 : “太阳寒水, 发于外者为汗, 壅阻皮 毛之内即成湿, 故太阳伤寒, 皮毛不开、 无汗恶寒、 发热 体痛者, 宜麻黄汤以汗之 [5 ] ” 。麻黄性猛, 功可开发腠 理发表出汗; 桂枝温通经脉行气血而利关节 ; 《金匮要 略·痰饮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 “其人形肿者, 加杏仁 主之, 其证应内麻黄, 以其人遂痹, 故不内之” , 可见杏 仁与麻黄作用相类, 皆可行在表之水湿。炙甘草调和 诸药, 使表闭得开, 水湿外散, 营卫周流故诸痛可止。

3. 1 术是取微汗的关键 然而, 麻黄汤发汗之力过于 峻猛, 对于寒邪外闭者, 固然可开表达郁, 但对于湿邪 浸渍表里之湿家则不可。因此仲景特于麻黄汤中加术 四两 。《本经》 言术可止汗, 正缘于术可利湿。麻黄汤 虽为强有力的发汗药, 但加入白术, 则湿从下走, 从尿 出, 因此原有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减弱, 而增加了利湿除 痹的作用 [6 ] 。里湿从小便而去可使发汗之力缓发而持 久, 既达到了通利小便而除里湿的目的又避免了因一 过性汗出而导致的表湿不能彻除。正如喻嘉言所言: “麻黄得术, 则虽发汗不至多汗, 术得麻黄, 并可行表 里之湿, 下趋水道, 又两相维持也” 。

3. 2 术当为苍术 术 , 《神农本草经》 载味苦, 温。主 风寒湿痹, 死肌, 痉, 疸, 止汗, 除热, 消食。至《名医别 录》 始分赤、 白二种, 赤术即今之苍术 。《伤寒论考注》 曰 : “方名唯云术, 是仲景之原文, 方中加 “白” 字者, 后 人所加也 。 ” 《五十二病方考释》 ( 内部资料, 马继兴著) 云 : “ 《本经 》 《别录》 仅注 “术” 名, 陶弘景注始分白、 赤 两种, 赤术即今之苍术。两术的药效均有健脾, 而苍术 尤多用于寒湿偏重的痹证, 肢体疼痛等病, 具有一定的 镇痛作用。 ” [7 ] 湿家病以伤于寒湿而引起的身疼痛, 关 节疼痛为主证, 因此麻黄加术汤所加之术当以今之苍 术为是。

4 病案举例

萧琢如医案: 黄君, 年三十余, 素因体肥多湿, 现因 受寒而发, 医药杂投无效, 改延余诊。其症手脚迟重, 遍身酸痛, 口中淡, 不欲食, 懒言语, 终日危坐。诊脉右 缓左紧, 舌苔白腻, 此 《金匮》 所谓湿家身烦疼, 可与麻 黄加术汤也。遵经方以表达之, 使寒湿悉从微汗而解。 处方: 带节麻黄 2. 4 g, 桂枝 2. 1 g, 光杏仁 4. 5 g, 炙甘草 1. 5 g, 苍术 3 g。连投 2 剂, 诸症悉平而愈 [8 ] 。

5 小结

仲景言 : “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 , 故其遣方用 药以汗吐下为常事, 旨在通闭逐邪, 疏通气血。鉴于湿 邪缠绵难解的特殊性质, 湿家身烦疼的治疗仲景采用 微汗法, 于麻黄汤中加入苍术四两。借麻黄汤发汗开 表, 在表之湿可随汗去, 加入利湿除痹之苍术则里湿可 除, 同时由于小便通利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受到牵制, 从 而达到了微汗出的目的。《食疗本草》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作者: 韩军 路琼琼 钟相根

上一篇:补气升阳法治疗甲状腺疾病探析

下一篇:话说涌泉穴 起死回生之“苏合香丸”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