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皮肤病>带状疱疹>正文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或“蜘蛛疮”。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带状疱疹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强烈的疼痛。此病造成的疼痛有几个特点,一是周期长,疹前、疹期和疹后三个疼痛期衔接;二是“先痛后肿”,“肿而又痛”;三是疼痛剧烈。如果病毒侵犯了三叉神经的第一支或第二支,不但可引起眼部的广泛损害性疼痛,而且还会出现剧烈头痛,所以,《诸病源候论》将带状疱疹的疼痛形容为“惨痛”。

如能早期应用中药外治法,对治疗带状疱疹并缓解疼痛、缩短疼痛周期颇为有利。
    1.地龙5条,焙干研粉,加适量香油调匀,涂擦患处。每日3次。
    2.王不留行适量,用文火炒至稍黄后研为细面,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患处。
    3.白芷、雄黄各10克,共研细末,用醋调匀,涂患处。每日2-3次。
    4.生石膏30克,雄黄9克,共研细末,水调涂患处,每日2次。
    5.青黛、黄柏各5份,蜈蚣2份,冰片1份,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
    6.雄黄、枯矾各2份,青黛粉3份,共研细末,加浓茶水,调敷患处。

带状疱疹疼痛的内治,应根据不同病期分期论治,辨证用药。

疹前疼痛:
  《外科大成·诸痛门》有两个治疗不明原因皮肤痛的医方,一个是“桑皮饮”,用于治疗“不可以手按之”的疼痛;另一个是“槐花散”,用于治疗“苍蝇飞上即痛”的皮肤疼痛。其所述之皮肤痛状与带状疱疹的疹前疼痛相似。疹前疼痛治宜清疏肝经、风热火毒、和络止痛。方用桑皮饮合柴胡清肝汤加减,药用:桑白皮15-30克,地骨皮12-15克,木通6—9克,葛根9—12克,柴胡6-9克,黄芩12-15克,天冬12—15克,麦冬12-15克,玄参12-15克,甘草3-6克,加人生姜3片,葱头1枚。水煎服,每日1剂。
    槐花散:将槐花(或槐角、槐米)一味,微炒,研为细末。每次以温黄酒送服9克,每日3次。有凉血活血、清热定痛之功,也可用于治疗疹前疼痛。

疹期疼痛:
    治宜清肝火、利湿热、化瘀止痛。方用加味龙胆泻肝汤。取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板蓝根、生地、丹皮、野菊花、紫花地丁、赤芍、生甘草各10克,蒲公英15克,元胡20克。眼部出现疱疹者加青葙子、谷精草各10克;大便秘结加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疹后期疼痛:
    皮疹消退后,皮肤依然有针刺、烧灼样疼痛者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医学上把它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西医认为是病毒侵犯脊髓神经根,导致神经炎、神经节炎,使神经纤维粘连所致。中医认为是病后气滞血瘀、气血两虚。常用的治法及验方有:
    1.益气化瘀法:黄芪15克,丹参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制乳香10克,没药10克,当归12克,丝瓜络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通络镇痛法:生蒲黄8克,五灵脂12克,元胡12克,川楝子12克,地龙12克,丝瓜络15克,白芍45克,甘草6克。入夜疼痛加剧者加桃仁、红花各12克;刺痛难忍者加乳香、没药各12克;兼胀痛者加郁金、姜黄各12克;明显瘀血者加丹参30克,川芎12克;疼痛影响睡眠者加琥珀末3克(分冲),酸枣仁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行气化瘀法:柴胡12克,赤芍12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元胡15克,红花10克,白术10克,制乳香6克,没药6克,川楝子10克,枳壳8克,炙甘草5克。头痛加川芎10克;气虚加黄芪30克;失眠加柏子仁、远志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上一篇:家中自治带状疱疹便方

下一篇:仙人掌捣敷治脓疱疮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