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医药资讯>正文

苏东坡精于茶道

  苏东坡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到了嗜之成癖的地步,无论是为官为民,闲暇之余,必去当地寺庙与方丈一同品茶论道。在民间就广为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初到杭州为官的苏东坡去金山寺游玩。该寺方丈有一习惯,就是面对身份、地位不同的来宾,常以“敬香茶”(上等茶)、“敬茶”(中等茶)、“茶”(三等茶)三种呼语暗示侍者沏泡不同的茶招待之。东坡跨进寺门,方丈见他衣着普通,以为俗客,便淡淡地说了声“坐”,对小和尚喊“茶”。稍事寒暄,方丈感到对方谈吐不凡,非等闲之辈,便起身引入厢房,说道:“请坐”,随即吩咐:“敬茶”;再经深谈,方知来客正是赫赫有名的大文豪苏轼,方丈急忙将他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招呼小沙弥“敬香茶”。临别时,方丈乞字留念,苏学士挥毫直书,题下一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一看,满面愧色,有苦难言。

  苏东坡在其佳作《望江南》词中就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之语。他一生沉浮宦海,辗转四方,到过南方许多产茶区,耳濡目染,不但对茶叶功用和饮茶方法很精通,而且对茶树栽培及茶叶加工也在行,堪称一位品茶高手。他还巧妙地引茶入诗、入词、入文,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茶文化遗产。“从来佳茗似佳人”,这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即出自《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在该诗中,苏东坡既赞曰“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又誉称“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用拟人化手法将“佳茗”之妙尽托而出。后来,有人将“从来佳茗似佳人”拿去和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相配,组成对联,悬挂于杭州藕香居茶室。此联自然天成,富有情趣,实属上品。

  品茶之妙,贵在清永。东坡守维扬,于石塔寺试茶有诗云:“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六引)就写的是那清和妙永的饮茶氛围。在《叶嘉传》里,苏东坡更把茶誉为“清白之士”,谓其“不喜城邑,惟乐山居”,“风味德馨,为世所贵”,对茶之品性的赞美中深深地寄寓着对君子人格的褒扬。

  品茶非俗事,雅士爱清茶,难怪前人说:“茶之为饮,最宜精形修德之人。”(屠湰《考槃余事》据《春渚纪闻》卷六载,一次,东坡先生与黄山谷、张文潜等人共餐,“既食骨塠儿血羹,客有须薄茶者,因就取所碾龙团,遍啜坐人。或曰,使龙茶能言,当须称屈。先生抚掌久之曰:‘是亦可为一题。’因援笔戏作律赋一首,以俾荐血羹龙团称屈为韵。山谷击节称泳,不能已。”“龙团”乃宋时名茶,《事物纪原》卷九引《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何以要为之叫屈呢?就因品茶贵“清”而忌“荤肴杂陈”( 冯正卿《岕茶笺》),一染腥膻,辄不能辨味也。

  宋代盛行“斗茶”之风。“斗茶”又称“茗战,顾名思义就是比赛茶之优劣。据《江邻几杂志》载:“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水用惠山泉,苏茶小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斗茶大约始于五代,起初在福建建安一带流行,苏辙诗“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和子瞻煎茶》),说的即是该地斗茶。宋以来,斗茶之风渐渐北移,很快便风靡全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莫不以此为赏心乐事。斗茶实为我国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有很强的技巧性又有极浓的趣味性,故而尤得文人雅士喜爱。宋代品茶、斗茶风貌,从苏轼当年在一首小词中描写可窥一斑,词曰:“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淸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院静,略从容。”(《行香子·茶词》)上阕写斗茶过程,下阕道胜后快感,那份爽快,那份惬意,直到今天仍在感染者读者。尤须一提的是,坡公既言酒阑时“高兴无穷”,又说斗茶后“两袖清风”,用对比手法将饮酒、品茶两种不同欢愉皆抒写得细腻、逼真、动人。

  总之,苏东坡精于茶道,元代《农书》作者王祯就赞其已将烹茶之法“尽之矣”。纵观东坡诗人和古人笔记,此语信非虚矣。(四川  欧阳军)

上一篇:中医药需在内功上下功夫

下一篇:《杨牧祥医术精要》读后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