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6月中旬、7月下旬分别在武汉、昆明举办的两期培训班之后,8月28~29日,全国基层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第三期培训班在西安举办。此次培训学员是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等中西部地区21个省(区、市)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人员。培训班旨在整体提升基层中医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重点在基层
长期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先后建立了一批国家中医药信息化继续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举办了多期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人员培训班,努力推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中医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和学习,对提升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发展水平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卫计委(原卫生部)共同下发了《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卫生、中医药信息化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
县级中医医院是我国农村三级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其信息化建设是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时至今日,我国仍有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根本没有建设,资金、技术、人员匮乏,部分医院已建系统难以集成,不能与医疗保险、新农合、基本药物等信息管理系统融合,无法适应卫生信息化发展形势以及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向财政部争取,专款支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医医院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并专门立项、组织开展专项培训。
周密细致的培训实施方案
为做好本次培训工作,湖北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方案》项目主要研究单位、中医药信息化继续教育基地和此次培训的牵头单位,通过对各项目单位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情况调查,并利用获得的数据资料,在梳理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和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对培训实施方案作了周密细致的设计。
本次培训主要面对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医院的信息管理或信息技术人员。在课程设计上,紧贴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既有宏观规划和思路方向,也有微观技术和方法问题,培养内容主要包含《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解读、中医电子病历功能评价、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县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医院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标准的应用、中医医院特色信息系统分析、县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难点与解决方案、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中医电子病历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安全及保密等专题。培养专家均为来自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的信息主管或长期从事中医医院信息化研究的专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研究水平,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董亮等。在培训形式上,既有面对面的授课与互动,也有通过纸质调查表、网上沟通等形式的学员培训收效调查反馈,同时,还组织安排学员到示范医院参观和调研,为顺利实施本次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培训发挥了提高促进引领作用
据统计,本次培训共有来自21个省(区、市)625余所基层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岗位的710余位学员参加,绝大多数学员均为基层中医医院信息科科长、信息中心主任或业务副院长。他们对于培训专家、课程安排、授课内容与形式、时间安排等均较为满意,普遍认为本次培训紧贴实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排合理。通过本次培训,不仅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思维、增长了知识,而且对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规律以及国家对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要求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许多学员通过本次培训,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建立常态化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和交流平台,进一步增强培训内容的系统性、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成立专门的管理与学术组织,对市场上各类医院信息系统产品进行评估和选型指导,降低基层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难度和风险;提升基层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扩大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在医院决策中的话语权;建议各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努力缩小与综合医院的差距等。
总之,本次培训对提高基层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人员业务和管理水平,促进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先进建设理念、思路、经验和成果的传播,引领带动符合中医医院信息化需求和特点、体现中医特色的信息产品研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必须加快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
应当关注,基层医院信息化建设对实现完成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任务的技术支撑作用凸显,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将成为重要建设领域。随着《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落实,以及《“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实施,以医院管理和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以建立全员人口个案、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为目标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试点任务的全面展开,中医医院信息化将面临越来越艰巨的建设任务,对信息技术人员的业务和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仅仅通过组织开展依靠国家立项支持的短期培训,既难以为续,也无法适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需求。
必须加快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支责任心强、管理和技术能力过硬、职业素养高的专业队伍。具体来说,一是积极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与中医医疗机构、IT企业等联合培养模式,注重对复合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鼓励具有中医药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学习信息技术,从事中医药信息学研究。二是加快推动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深入研究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内涵和外延、知识体系以及方法论,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理论体系;探索建立适应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和特点的专业分类,编制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开展中医药文献研究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标准、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三是探索建立配套的中医药信息化继续教育政策,通过业务进修、联合科研、产品协同开发等方式开展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水平的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与技术培训。四是通过政府主导、经费补助、委派专家等方式,鼓励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积极向当地卫生、教育等部门争取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继续教育项目,建立本地区持续性人才培训项目。五是充分发挥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等行业学术组织的作用,承担专题培训,创办高水平的中医药信息化专业期刊或杂志,繁荣中医医院信息化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