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医药资讯>正文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改革创新工作纪实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坐落于古都咸阳,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它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其前身为1937年创建的咸阳县公立卫生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多次改扩建,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不断创造奇迹,从熙攘的门诊大厅,到幽静的住院部病房;从传统特色浓厚的名医馆,到拔地而起的新住院大楼,这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医院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如今,乘着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春风,在国家及省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和陕西中医学院等上级各部门的正确决策和支持下,医院在国家二级教授贺丰杰院长率领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2014年确定为“内涵建设年”,医院紧紧围绕核心工作,从细节入手,突出“六位一体”和“中医主体”的发展思路,加快医院建设步伐,从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管理水平、医疗质量、护理服务能力稳步提高,重点学、专科建设成效显著,教学工作稳步有序,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职能得以发挥,全院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各方面业绩不断创新高。
 
    医院开放床位1800张,设有临床科室46个,医技科室12个。拥有以“博士后创新基地”等为代表的18个临床、教学、科研、文化教育基地。医院坚持“质量建院,特色兴院,人才立院,科技强院”的发展战略,找准抓手,推进创新,一系列改革的措施促进医院有序发展,不断开创医院发展新局面。一是以人才建设为抓手,形成了“名医辈出、人才济济、名科林立”的大好局面;二是以医德医风建设为抓手,建立合理用药和医德医风考评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三是以专科、学科建设过程管理为抓手,内强筋骨,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四是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为抓手,为群众提供安全、温馨、有底蕴的医院人文环境。
 
    注重人才培养,统筹人才资源,打造一流团队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有职工1900余人,拥有两位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32位,郭诚杰教授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中国针灸传承专家,国医大师、业界名流组成的阵容强大的专家团队使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西北地区拥有中医药专家人数最多的中医医院。医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4人,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43人,传承博士后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11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名,省、市级“三五”人才、“215”人才7名。
 
    医院深化人才战略,不断拓宽人才引进和培养渠道,通过多途径招引人才,更注重中医人才的发掘及培养。医院积极探索中医传承模式,发挥专家作用,彰显中医优势,建设了省内乃至全国最具规模的名医馆,率先在陕西省建立了以专家名字命名的名中医工作室,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不断优化自身团队基因,将名医馆作为打造中医精英人才的平台,力争为医院的发展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高端人才储备团队。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名医馆2012年11月开始建设,2013年12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整个名医馆在建筑风格、内部装潢上处处体现出中医药文化元素,营造出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医院加强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给每一位名医都建立了工作室网站,对名老中医研究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工作室继承成果及资源共享。
 
    从管理方面,医院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位。医院成立了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负责,专人组织管理;实行工作室负责人责任制,成员分工明确。医院制定有工作室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办法;制定并下发了经费管理办法、使用计划及台账,所有经费专款专用。医院还将结合名老中医擅长治疗的病种,加大以科研促临床,积极研发院内制剂的步伐,推广成果应用。
 
    为了做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工作,医院注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传承,注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和评价的研究,通过名家带动医院名科、名院品牌建设的优势,继而建立起独具中医特色的“诊”“案”“调”“管”“养”齐备、产业链条完整的健康服务连锁机构,更好地为大众健康服务。
 
    医院做出重点部署、给予名医工作室配套支持,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室传承团队培养计划。医院安排学生在病房、门诊和教学科研等方面跟师学习,充分发挥名中医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出了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通过工作室传承团队总结研究名中医擅长治疗的常见病、疑难病,形成诊疗方案,并将其推广应用于临床;挖掘整理研究名老中医临床工作资料,提炼形成学术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跟师经验论文、协助名中医总结、整理资料,继而出版专著等;通过举办各类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扩大了名中医的学术影响力。
 
    在领军人物带领下,医院塑造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护队伍,成就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科学术带头人,一批医疗骨干人才脱颖而出,今后必将培育出一流的专家团队,为医院发展夯实人才建设的基础。
 
    发挥学科优势专科特长,搭建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重点学科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驱动力,是一项带动全局的基础性工作。重点学科的建立,旨在通过教学、科研推动临床工作,促进医院专业特色的快速形成,医院拥有以中医脑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妇科学等为代表的20个国家中管局、省教育厅、省中管局重点学科;医院不断追求卓越,把专科建设作为带动全院质量生机的突破口,以脑病科、骨伤科、肿瘤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代表的2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成为医院的发展支柱;2013年2月启用的7200平方米的独立肝病科大楼,使该院肝病科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具有高水平和知名度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学、专科。为了加强重点学、专科管理,医院制订和修订《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点学科管理办法》等七项管理制度和办法,制定了相应的申报及通过考核的奖励机制,下发了学科带头人及秘书津贴发放办法,严格学、专科建设过程管理。医院充分挖掘和发挥重点学、专科的中医特色优势,提升中医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临床经验的整理与应用工作;积极挖掘本专科的中医特色疗法,同时注重围绕重点病种引进临床疗效显著的中医新技术、新疗法;针对优势病种和重点病种,大力开发并积极使用院内中药制剂;继续坚持每年一次的重点病种的诊疗、护理方案优化工作,并建立医院学术委员会对该工作的指导审核制度。以科研协作和学术交流为着力点,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大胆改革,加强各学科、专科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外出学习、请进教育熏陶,加强中医药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创造更广阔的中西合作空间,推动中医药临床研究进一步发展。
 
    医院由贺丰杰院长牵头多次召开分学科、分部门参加的学科、专科发展工作会议,探讨学科发展前景,深挖自身发展潜力,细化落实目标责任,通过努力,目前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各重点学、专科在临床诊疗中中医药特色突出,形成了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独有的诊疗绝技,凝练出专科优势病种114个,中医特色疗法63种,院内特色制剂36种。逐步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术、专药的专科建设新格局。
 
    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提升临床疗效
 
    学校党委、行政对附属医院工作高度重视,周永学院长多次强调,中医院一定要突出中医的特色,要争创自己的品牌。要突出中医主体发展方向,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完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六位一体的服务格局。附属医院领导班子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医院人才技术密集和中医医疗健康服务特色优势,抢抓机遇,整合医疗资源,狠抓核心制度的落实,细化管理,突出成效,将逐步使医院发展成为区域内的中医医疗中心。
 
    医院制定完成了《医疗、教学、科研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并在职代会上顺利通过,以制度为保证,医院建立健全并细化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又制定一系列措施,深化开展临床疗效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临床疗效和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合理降低住院患者药占比,提高住院患者中草药、中药饮片、中成药占药品的比例,有效提高住院患者中医治疗费占总治疗费的比例,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措施与绩效分配紧密结合,使激励与约束机制并存,以激励为主,督促和引导临床科室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达到药占比明显下降,中医治疗率显著提高,辅助检查合理,中医治疗方法多样,特色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满意。
 
    以人为本,优化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直以来所倡导的核心理念。为切实保证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优质服务十项措施,出台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设立医德医风督查岗,督促医护人员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要求所有党员佩戴党徽上岗,亮身份,严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礼仪培训;在门诊窗口引进服务评价系统,让患者对我们的窗口服务进行面对面的评价,把服务行为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为病人提供全过程、多层次优质服务。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新举措,让优质服务成为医院医务人员自觉的行为。针对许多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特别是老弱病残者多有不便的情况,医院购进两辆便民服务电瓶车,院内免费为患者服务,电瓶车小巧便捷,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好评。虽然事情不大,但用心在细节上为患者着想,暖的是患者的心。
 
    为了转变观念,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干部和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中层以上干部团队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促进科室建设与学科发展,医院通过邀请省内外医院管理、医疗、护理及在科研方面卓有建树的专家到院作相关知识培训等方式,使全院人员能够从全国医院发展情况和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发展现状等方面具体分析问题,提出了医院管理工作要以文化为引领、以学科为核心、以人才为依托、以绩效为保障进行全面协调发展的思路并制定相关措施并监督、落实。医院以大医精诚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根基,不断提升自己,内强筋骨,外塑形象,积极倡导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式的健康服务。
 
    医院不断完善医疗、护理管理制度,提升服务水平,加大中医理论及技能的考核。深化优质服务理念,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医院骨伤科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护理重点专科。陕西地区覆盖区域最广的《华商报》通过群众投票,授予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咸阳地区最权威、最受群众喜爱的医院”称号。
 
    完善临床教学模式,促成医疗与教学相长
 
    作为教学医院,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后期临床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2011年成立临床教学部,2013年第一临床医学院正式成立,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两个直属教学单位。学生进入医院上课,实现了上课学习与跟师实践交替完成,这是该院对“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的探索和实践,在陕西中医学院办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医院不断加强后期临床教学管理,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和考核。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专家组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学奖惩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增强教师教学意识,规范教学管理,形成了规范化、科学化临床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是科研的动力和源泉,同时科研又创新教学内容,促进临床科研热情,深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以科研促进临床和教学、教学带动临床和科研,医教研相长,效果不断得到提升。
 
    医院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技术)、素质(态度)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建立健全临床教学的评价及保障机制;注意发挥师承优势,给每位本科生配备理论和临床双导师;强化实习教学管理,规范临床教学查房制度,实施临床技能三段六站式技能考试模式。研究生工作也稳步有序地进行中。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优秀的教学团队、优势的教育资源、规范的临床教学管理模式为国家及陕西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实力
 
    医院转变观念,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活跃医院科研气氛,拓宽了医教人员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工作水平。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科研,提倡临床与基础结合,临床与药学结合,使学术活动常态化、规模化,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医院科研氛围日愈浓郁,科研实力显著提升。近几年医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98 项,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58 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年均发表学术论文223 篇。
 
    彰显中医文化,优化环境,创办人文医院
 
    医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医院环境,通过在原建筑上的装饰、内部改造、统一医院标识、环境优化改造等环境形象建设方面的变化,突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医院注重中医药文化元素在医疗环境中的表达,通过采用统一内环境与外环境、医疗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装饰方法,通过对联、文化墙的展示,使患者置身院内能够感受到更舒适、更自然、更温馨的人文氛围。
 
    现打造完成的医院环境在整体装修上显示出秦汉文化的风格,处处透着古朴、稳重、大气。医院为了弘扬和展示中医药文化,展示医院的精神风貌,普及和传播中医的历史文化知识,设计建造了以环境形象为视点、以中医药科普宣传为载体的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长廊,在庭院改造设计中,借道路的贯通与周边环境的美化,点缀传统风格的元素,从树木景观、主题对联,题写文字的景石点缀各个方面体现出中医药文化的韵味。
 
    医院还建立了系列中医药科普宣传橱窗,通过选用如中医通俗的典故、中医药知识、防病抗病健康养生知识等,配以国家扶持中医药发展相关政策的解读,让患者在放松休息的同时,流连于宣传橱窗前,了解中医药的知识,有效达到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的目的。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疾病预防诊断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保健防病治病选择日趋多元化。在十八大报告当中,党中央特别强调了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得到政府的重视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领导班子表示今后将要更加客观地分析形势,积极地应对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增创新业绩,全面推进医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基层中医 膏方义诊 本土“中药达菲”

下一篇:推进医养联动 圆了中医梦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