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专门审议了省人大《黑龙江省发展中医药条例》执法检查组的报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包括不断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等,并要求政府年底前将方案付诸实施。
会议吁请全社会涵养法律自觉,按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建议各级医保部门将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经药监部门批准的中药制剂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从年初起,逐一听取省综合部门和相关部门贯彻《条例》的情况汇报,调取资料考察其贯彻《条例》的实际动作,组成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述涛为组长,由部分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参加的检查组,赴哈尔滨、拜泉、绥棱、宁安等市(县)实地检查,让地(市)、县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
“‘热敏灸’是采用特定艾灸方法激发经络感传,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一项灸疗技术。如果长期坚持使用,可起到固本培元,扶正祛邪的功效。”
在江西南昌的岐黄国医外国政要体验中心,中医专家一边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公使衔参赞实施艾灸治疗,一边细致地解说原理和功效。在诊室门口,时不时有等候理疗的外宾好奇地朝里张望。
阿塞拜疆共和国驻华大使拉季夫·甘基洛夫一家三口,坐在中医诊察桌前久久不愿离去。“中国doctor摸摸这一跳一跳的脉象,就能诊断我的身体状况,太神奇了!”他的失眠症状长期没有得到缓解,如今,拿着中医专家开出的药方,他说心里踏实了许多。一家三口还饶有兴趣地反复练习起专家教授的保健穴位按摩操,对它的效果啧啧称赞。
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在家乡就接触过中医,但这一次亲身体验了中医专家的详细诊断后,他对中医的脉诊、舌诊都倍感神奇。看着琳琅满目的中药材标本,阮文诗和夫人可算是过了一把瘾,“我对中药材非常感兴趣,很想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他们认真听着讲解员对中药材的介绍,被药工师傅的中药材加工技艺深深吸引。
被中医文化吸引的外宾们还亲身体验了中医诊察、中医手法推拿、中医保健传统功法等多个中医诊疗项目。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71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也被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并且纳入了世界医学的体系。岐黄国医外国政要体验中心将通过中医防病治病的优势领域,吸引更多国外中医爱好者来华体验中医、了解中医、学习中医,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
6月24日,旨在解决中药安全问题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主任张冰介绍,临床中药的安全问题虽有所减缓,但仍然呈现小增长的趋势。中心未来将从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及对外学术交流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梳理中药传统药物警戒思想,提出中药药物警戒的理论体系,填补中药安全用药理论体系的空白,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是隶属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三级研究机构,国医大师颜正华、北京市药监局局长丛骆骆任中心学术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冰担任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董玲、吴瑞嘉,北京市药监局处长焦立功任中心副主任,现有成员15名,由中药、中医、临床药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教授、博士组成。
成立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乔延江为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揭牌,中心副主任董玲作题为《大数据背景下,药物警戒和合理用药的数据建设与分析》的学术报告。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2014年8月至12月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开展的《中医药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通报称,该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中医药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中医药条例》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区域卫生发展规划,逐步增加对中医药的投入。《中医药条例》的实施促进了中医药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仅在50余个医改配套文件中包含中医药内容,在涉及中医药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等方面,也依法制定单独政策,充分体现对中医药权益的保障。
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公布中医药(民族医药)地方性法规,有效推动《中医药条例》贯彻落实。31个省(区、市)发布35个扶持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意见或决定,形成推动《中医药条例》贯彻落实的合力,全国有87%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已有337项中医诊疗项目纳入收费项目,并不同程度地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
通报也指出了该项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中医药条例》未能充分体现中医药特点和发展规律,中医药服务体系标准规范有待完善,中医药监管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绝大多数中医药管理部门没有专门从事监督工作的人员,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队伍人员少、任务重,中医药监督执法力量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