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漫漫六十载,这里名医辈出如潮,才俊澎湃如涛,攻坚克难如伐,这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型综合中医院无疑为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60年前,西苑医院建院初期就确立了建设研究型中医院的目标,60年后的今天,更加坚定了建设一流现代化研究型中医院的信念!
通过“十二五”和“十三五”建设周期,使西苑医院能够在高质量完成医疗任务的基础上构建特色优势学科群,在中医临床疗效、服务能力、科技成果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将研究型医院建设成果惠及广大患者。
马桶盖上搭起的实验室
“我就坐在马桶盖上,在大浴盆的木板上开始了第一个实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回忆起刚建院时期艰苦的科研环境,仍记忆犹新。
时间仿佛回到了60年前,刚刚从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的李连达就来到了这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型综合中医院。
医院成立不到一年,全国麻疹流行,但国内还没有相关疫苗,几乎每个孩子都要染病,从事儿科的李连达想要研发一种强效的注射剂,能够保护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防止小孩出现急性循环衰竭,他主动向医院提出,要利用业余时间来研究中药注射剂。
医院在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只给李连达腾出了一个厕所作为实验室,但总务科下令不准改动厕所里原有的东西。为了不耽误搞科研,李连达就把马桶盖合上,成了现成的板凳,把木头板子搭在洗澡盆上,就成了实验台。这个只有几平方米大的厕所,就是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室的前身,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临床可以证实中医是否有效,但较难说明为什么有效;临床可以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但较难上升到现代科学水平,走向世界。因此,中医临床研究应该密切配合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经过他的多次实验,研究终于获得成功,这一成果轰动了中医药界。
从此,西苑医院紧锣密鼓地制定了临床研究计划,在普遍治疗、重点研究的原则下,对1748名门诊患者进行了初步疗效分析,结合老中医的以往经验和专长,确定了15项临床项目。至1957年底对中医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金黄散治疗多发性疖肿等8个课题进行了临床疗效总结。此外,1957年还承担止痉散对小白鼠神经活动的影响等6个国家任务课题。1958年至1961年,共有各类研究题34项,曾获得全国科技大会的奖旗,研究的疾病几乎都是当时的疑难杂症。
如今,经过几代人艰苦不懈的努力,1984年西苑医院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临床医药研究所,拥有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以及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市中医脾胃病研究所、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所,是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一部分,在中医药临床及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皆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血瘀证研究开启开门办科研
上世纪70年代初期,风靡全国的所谓“活血化瘀现象”,其实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陈可冀和郭士魁老中医的临床实践有关。
陈可冀院士还记得,当时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加强对冠心病的防治研究,当时对冠心病的研究陷入了难点,1971年后,西苑医院承担了冠心病的临床研究任务,为了突破难点,陈可冀大胆应用活血化瘀名方血府逐瘀汤进行预防,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他主持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既继承发展了中医传统活血化瘀理论,又创造性地给出现代科学的系统阐明,赋予了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新内涵,推进了血瘀证和活血化瘀这门新兴医学领域的现代发展。
经过陈可冀学术团队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研究2001年及2003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一等奖,是中医药领域首次获得该奖项一等奖。
科研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开启了开门办科研的大门。1975年内,西苑医院在山西省稷山组织了防治气管炎等科研小分队,进行了数千人的普查普治。
这一时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轮流到科研的第一线,包括当时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设立的科研门诊,以及与北医三院协作的每周一次的联合大查房和合作科研项目。当时信息技术尚不发达,查阅文献资料需要人工一本本地翻找,费时费力,统计只能使用手摇计算机完成,繁琐复杂,工作量大。
但是,各个研究室里学术气氛浓厚,工作积极性很高。研究室每周都会开一次临床与科研会议,讨论临床与科研进展及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科研态度都十分认真严谨。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断的坚持与积累,为医院今后在临床和科研上取得卓著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例骨髓移植 探索临床与科研结合
“文革”开始以后,西苑医院的许多科研项目一度中断,比如妇科,由于受“搞中医研究不许动刀论”的影响,妇科医生只能开处方不能动手术。
就在医院科室撤消、人员不固定、时间不能得到保证、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等状态下,科研人员没有忘记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第一次中西医结合会议上提出的“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的殷切希望。1993年的一场手术,让医院的科研工作有了新气象。
当手术室的护士高兴地告诉大家,第一例自体骨髓移植手术成功时,血液科的医务人员眼角都泛起了泪花。这也成为全国中医单位成功实施的首例骨髓移植。
那年冬天,一位山东籍中年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过180天8个疗程的化疗后,患者随时有复发危险,当时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选择是只能选择立即进行自体骨髓移植。
但是,医院当时既往毫无经验,也无预处理做全身放疗及自身骨髓净化处理等条件。
血液科老主任麻柔还记得,当时在对各种可能性考虑周全后才制定了严格骨髓移植操作规程,“整个移植期间,医护人员与患者同吃同住,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经过1个月,终于顺利实施了首例自体骨髓移植。”麻柔说,在移植全程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施护增效解毒,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充分体现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此后的日日夜夜里,科研人员排除各种干扰,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他们实行院内外结合,开展了气管炎等研究;落实了与302医院协作对急、慢性传染性肝炎的临床研究,试制成功“6912静脉注射液”获得满意效果,在全国中西医结合展览会上展出。人胚心肌细胞原代培养也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还建立节律失常“缺血样”损伤性心肌细胞模型,从而为深入开展附子I号、冠心II号等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自主研发中药新药硕果累累
2008年,西苑医院加入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成为联盟唯一的中医药单位。2012年,成为“中医药研究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3年成立“中澳中医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研究中心的消息着实令该院院长唐旭东为之振奋。“我们承担的科研课题连年增加,科研经费不断增多,一些重大项目的科研实践表明我们的科研成功纵向深入中医行业中。”唐旭东说。
而最让他牵挂的还是中药新药研发工作。作为北京市ABO联盟的中药研发服务窗口单位,一直加强自身的中药新药研发能力建设,一方面积极自主研发中药新药,如:塞络通胶囊、奥沙恩注射液、通降颗粒、还脑益聪方、祛瘀化痰通脉颗粒、双参通冠胶囊、解毒通络注射粉针、降糖消脂片临床前研究等,同时配合ABO联盟联合申报产业技术联盟,完善和加强自我研发能力。
“2007年我们成功实现了脑血疏通口服液的二次转让;研制的保健食品中苑牌睿祺片和中研苑牌肝祺片转让同仁堂。2008年,梅健胃胶囊获得新药证书;医院转让的‘金藤清痹颗粒’获得新药生产证书。2009中药新药‘塞络通胶囊’(6类)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研究批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先后获得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欧洲、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发明专利1项。”唐旭东自信地介绍着中药新药的研发成果。
名老中医云集 培养中西医科研人才
岳美中、陈可冀、李连达、翁维良、周霭祥、许建中、周建中,这些响当当的中医大腕都来自于这所历史悠久的中医院,在老一辈中医大家眼里,这所中医院不仅仅是他们挥洒青春地方,更承载着他们对接班人才的期许。
而云集在该院的这些名老中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大多都集中在优势学科群,这对如何做好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与挖掘工作、培养专业人才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回眸历史,或许是“团结中西医”的办院方针让西苑医院这颗桃李满园的参天大树愈加繁茂。1954年,根据中央提出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遗产关键在于西医学习中医”的指示,卫生部从全国调来了一部分有经验的西医药人员和医药院校毕业生,一部分参加中医研究班系统学习中医,一部分西医跟老中医临诊学习。之后,这些西学中人才一部分随后被分至西苑医院,成为西苑医院临床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1962年前后从中医研究院院部、内外科研究所调来王文鼎、岳美中、赵锡武、钱伯煊、陆天鑫、朱颜、郭士魁、王伯岳、耿鉴庭等著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为西苑医院医、科、教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3、1964年北京中医学院毕业的十余位中医系(六年制)毕业生分配至西苑医院,成为各科室医疗、科研队伍的新生力量,日后亦逐渐成长名中医专家。
彼时,群贤毕至,名医汇聚。名老专家、“中学西”班、“西学中”班毕业生、中医学院毕业生以及原华北大区医院的李亚、赵树仪、陈之寒等西医医务人员成为了医院最初的技术力量,并构建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高质量人才梯队。
“人才是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的核心,当前要紧的是加快中青年骨干队伍培养,能从老一辈名医手中接过传承的火炬。”唐旭东若有所思地说。
为此,该院依托着优势学科群丰富的科技与医疗资源,坚持临床、科研、教学并重,通过多模式、多途径,加强对不同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提高其整体医疗水平、科研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人才梯队,为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该院遴选了一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中青年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使其早日成为学科带头人或学科后备带头人,面向国内外选聘一些学术造诣较高、有影响力知名专家和学者,通过其学科引领和技术支持等手段,推动优势学科群建设。该院还引进一批有思路、干劲大、热情高的博士后工作人员,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为博士后培养质量的提高和高端人才储备奠定基础。
科学的构架 支撑研究型医院建设
“经过十二五建设周期,我们从基础与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临床评价、保健食品研发等方面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以基础医学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中医药保健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三大科技支撑平台,围绕加强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国内外一流研究型中医医院的重点目。”唐旭东院长介绍道。 多年来,他们坚持以三大平台与优势学科群建设为抓手,创新机制,有机整合基础、临床、药学和保健品研发等力量,推进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向纵深发展,为西苑医院朝向研究型医院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正是这样科学的科研架构体系,使得该院建院60年以来一直坚守着研究型医院的方向。如今,医院通过合理整合调配医疗资源、科研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具有较大优势的医疗、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的综合体系,为建设研究型医院、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发掘医院新的生长点、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大医博学,厚德济民”已成为该院每一个中医人为之努力的信念,也正是这样文化传承,使得这支人才队伍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