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理位置独特,生态条件多样,特别是拥有秦岭巴山天然“生物基因库”,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在全国中药材资源重点普查的364个品种中,陕西省拥有283种,占77.7%。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规模列全国第四位。近年来,陕西省道地药材实现规模化种养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重点加大10种濒危中药材保护和30种大宗中药材规模化发展力度,使陕西省濒危中药材得到突破发展, 大宗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养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中药材生产加工标准和信息监测体系,全面提升“秦药”品牌影响力,实现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养殖产量年均增长10~15%;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1个;建立濒危药用动植物自然保护区3个;打造全国“林麝”养殖示范基地3个;建立健全20~30种大宗药材生产加工标准体系;建立中药材信息监测网点10个;建设中药材仓储和加工基地10个。
建濒危稀缺中药材保护区
《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濒危稀缺中药材种养殖自然保护区, 重点建设太白贝母、重楼、细辛、珠子参、麝香等10种濒危稀缺中药材培育基地。
在太白、佛坪等自然保护区内,分别建立3个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加大对市场需求量大的濒危野生中药资源人工抚育、种质资源繁育优化力度,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太白县万花山公司、陕西乾佑禾公司、陕西胜峰农林科技公司、陕西片仔癀麝业公司等中药材种养殖企业,建设秦艽、重楼、太白贝母、珠子参、白芨、林麝等品种的人工育种、驯化基地,提升野生资源保护水平。
加快中药材生态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仿生种植等方式,扩大中药材适生范围。依托相关企业,结合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在陕南重点开展天麻、猪苓、重楼等药材种植;结合防沙治沙工程,在陕北定边、靖边等区域建设甘草种植基地;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在陕南重点建设山茱萸、杜仲、黄柏、厚朴、枳壳等品种种植基地,形成5~10种中药材生态基地。
实施“一县一品”工程
《实施方案》提出,推进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大基地建设。发挥优生区优势,突出重点,实施“一县一品”工程,重点建设30种大宗优质中药材国家级和省级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基地,提升种养殖综合发展能力。
加快大品种大基地建设。对已获GAP认证的丹参、山茱萸、绞股蓝、天麻等品种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继续依托品种建设单位,通过“公司+基地十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做大做强丹参、山茱萸、绞股蓝、天麻、黄连、玄参等6个品种大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积极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范化种植认证。对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的汉中附子、杜仲、猪苓、渭南大红袍花椒、陕北酸枣仁、黄芪等品种,依托龙头企业,加大产业化力度,提升规范化种植水平。对种植面积大、地域特色明显的汉中延胡索、商洛连翘、宝鸡柴胡、渭南黄芩等中药材品种,由当地产业主管部门,联合相关企业,加快推进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中药材有机认证工作,进一步提高市场影响力。
打造“一县一品”精品工程。依托陕西省现有国家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以及省级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县,继续提升既有基地品种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增强市场供给能力。重点推进延胡索、天麻、连翘、林麝等30个品种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形成具有地域优势明显的“一县一品”精品工程。
推进中药材生产科技创新
重点开展30种中药材基础研究工作,加强标准化种苗基地建设,实施野生抚育、优良品种选育等工程,选育中药材优良品种5~10个。研究10~30种中药材增产增效种植技术,提升中药材质量,形成绿色中药材加工产业链。
加强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依托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与科研单位,重点攻关研究20~30种中药材生长发育特性、药效成分形成规律等, 形成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开发绿色中药材种植技术,攻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硫磺熏蒸替代工艺应用技术等,开发绿色肥料、绿色农药,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提供绿色环保的新技术。
加大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力度。依托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单位,发挥高校科研单位技术优势,形成产学研联盟,以山茱萸、丹参、绞股蓝、天麻、延胡索、黄连、黄精等品种为重点,辐射带动其它品种,开展优良品种选育及新品种推广。依托陕西林麝养殖企业建立国家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林麝繁育、养殖技术、疫源疫病防治、麝产品开发和野化放归等研究,为保护林麝野外资源和扩大人工养殖规模提供技术保障。
提升陕西“秦药”品牌影响力。完善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标准, 进行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实施名牌战略,打造“秦药”大品牌,提升“秦药”市场占有率。 (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