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医药资讯>正文

看中医 中西医临床汇通 藏药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黄日波:
 
为什么国家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医药?因为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十分紧缺,在这种现状下,中医药大有作为。同时要重视中医药现代化问题,大力发展中医药和促进其现代化必须同时做好。
 
甘肃省副省长郝远:
 
甘肃中药产业发展十分健康,具体表现在:一是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88万亩,在全国排名第一;二是中药材品种在全国排名第二;三是由于甘肃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中药仓储条件是全国最好的。
 
中国侨联常委潘庆林: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意味着中医药被世界认可,可以说是迈出了一大步。今后希望加强中药质量控制,让老百姓们吃到更放心的中药。 
 
 
我有话儿捎两会 
 
龙翔:希望不仅在中医圈的媒体刊物上见到更多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报道,还要在更多圈外的媒体刊物,以及影视作品中见到中医药的相关报道和中医药故事。
 
cherish:希望中医类专业的规培能不照搬西医,设计更符合中医特色的程序,如师承制度培训。
 
中醫必興:建议高考填报志愿把中医学专业放在提前批,一能找到真正热爱中医之学子,二能遴选出有国学素养且成绩优秀的高材生。
 
smile陈艳:作为中医院的学生,我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都在背单词看英语,而经典医学著作却没什么时间去看。希望可以降低中医院校学生的英语等级考试要求,让我们多些时间读经典、学经典。
 
潜龙未动:中医本在民间,希望政府每年都能组织民间中医进行公开公正的考试,不要以学历论英雄。
 
春江三月:希望中医药行业加强监管,包括中药材和成药,坚持原生态底线不动摇;在应用与推广方面,严格把关,严进严出,不能只求量而忽略质;此外在培养人才方面,考核很重要,希望标准更严格统一。
 
王不留行:民间也有高手,把民间中医调动起来,更好地为偏远山区、缺医少药的地方服务,可统一登记,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发挥民间中医的作用。
 
张子邦:关心中医师执业考试制度改革,尤其是中医师承或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取得执业资格,要尽量遵循中医的发展规律。应更多调研县级以下中医执业情况,县级以下的中医执业医师出现严重断档,有人拿着执业医师证书,却不会用中医思维去看病,甚至不会开中药方。光看证书,不看临床水平没有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多年并长期坚持临床。今年两会,他把焦点放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的互通问题上。
 
中西医临床人才培养链条断了
 
据了解,2016年,国内首次出现中西医临床专业教学“断裂”的现象,即西医院校临床专业毕业生不能报考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中医院校临床专业毕业生不能报考西医院校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致使保持3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的链条被割断。此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做好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西医类别的招生对象为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且获得医学学士学位者;中医类别的招生对象为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本科毕业且获得医学学士学位者。”
 
“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是我国近百年来形成的具有特色医疗养生保健体系中一支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到一系列中医药重大成果,以及服务于民众健康事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在几十年来走出了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用人的一条路。如果因为某些政策导致中西医临床人才培养的链条断了,我觉得非常可惜。”曹洪欣提出,应该及时纠正,才能保证中西医临床专业可持续发展,这在保证人才队伍,或是促进中医药在医改中发挥作用方面都有必要。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对此表示认同,他说,“中医西医都为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行割裂医学宗旨,人为设置医学藩篱,无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案违背了教育规律。任何专业的录取都是以能力考试为标准,能力达到了,不能因人为的障碍而拒之门外。”他建议取消此类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的规定。
 
曹洪欣呼吁,“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的链条不能断。从政策上不允许中西医临床专业互通,西医报考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中医报考西医专业学位被终止,由于中西医跨考后无法考取职业医师证,阻断了西医学习中医之路,也阻断了中西医临床汇通之路。”同时,他对近半个世纪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历程作了介绍。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医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中指出,“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随后发出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全国举办了三批“西学中”班,屠呦呦、方药中、陆广莘等一批优秀的“西学中”人才成长为著名中医药专家学者。
 
文革时期,在“中草药运动”影响下各地“西学中”班涌现,基层中西医得到很好的互补结合,随后所产生的“赤脚医生”一度达到了150多万人,守护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认可。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医药教育的实施,各地涌现了众多热爱中西医结合的西学中骨干力量,西医转学中医或中医学生报考西医研究生成为医学传承与创新中的新生力量,以及临床与科研中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并且搭建起中西医汇通的桥梁,开阔了中、西医研究的方向,大力提升了院校医疗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委员呼吁合理配置中西医人才队伍
 
“希望在全科医生的培养和执业等政策体制设计中能进一步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西医结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也提出同样呼声,他说,一方面,目前全科医生培养中并没有很好地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原则。
 
全科医生一般是西医院校毕业的,目前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中中医药内容都较少。缺乏中医素养的一线全科医生在基层恐怕很难承担起中西医结合。另一方面,在执业环境上也存在障碍。现在全科医生毕业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西医院校毕业的,通常说的全科医生,另一类是中医全科医生。目前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设置一般是面向第一类,即西医院校毕业的全科医生。中医全科医生往往只能进入中医科工作。希望今后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能进行改革,增强全科医生培养的中西医互通性。
 
“临床人才培养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顺应医学发展规律。做到‘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能够交错发展,希望政府部门减少设置限制。”全国政协委员赵东科提及人才培养深有感触。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院长王承德建议,加强多途径人才培养,加大对师承传承、基层中医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重临床、重技能、重疗效的中医药人才评价考核机制,研究经自学、师承、家传、西学中等多种途径学习中医人员取得中医执业资格切实可行的方案。
 
曹洪欣建议,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应及时修正有关政策办法,恢复专业学位中西学互通链条,完善适合中西医交融的专业学位培养招录衔接方案,使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为民众健康、防病治病做出更大贡献。(魏敏)
 
3月2日,全国政协开幕的前一天,《关于建立藏药资源保护区的提案》交流会在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京办公区内火热展开。不算大的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各大媒体的记者,他们围着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菊芳,不停发问。
 
“希望国家能把藏药资源保护区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今年雷菊芳带着7个提案上会,第一个就有关藏药资源保护。“这个提案意义极其重大”,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也参加了交流会,据他介绍,全世界20%的药用植物处于濒危灭绝,藏药几乎都来源于野生植物,易于灭绝,“藏区建立核心保护区、圈定保护区非常必要”,他呼吁记者们关注这一提案。
 
据调查,西藏有藏药资源2436种,但随着近年来藏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一些藏药资源掠夺性开采的情况屡见不鲜,部分药用资源逐年短缺,甚至面临灭绝。雷菊芳举例,“野生藏菖蒲过去在拉鲁湿地很多,但现在西藏基本找不到了,其他遭受掠夺性开采的还有虫草、红景天等。”
 
许多藏药生长环境特殊,对海拔高度、温度等要求较为严格,移植到低海拔地区常常出现药效降低的情况,增大了藏药人工种植的难度。雷菊芳介绍,奇正藏药从1996年起开展藏药材保护、种植及野生抚育研究,现有各类基地10.32万亩,已开展31种藏药材种植保护研究。除了积极保护,奇正在药品研发中,凡涉及资源问题的品种均不纳入大品种开发。
 
做得越多,雷菊芳越感觉到建立藏药材资源保护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她在提案中写道:“目前国内外对藏药资源的保护力度非常薄弱,尚未有专门的藏药保护机构及藏药资源保护区”“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雷菊芳提出,以西藏林芝的南伊沟为核心保护区,同时按生态特征涵盖从高海拔阿里到低海拔墨脱多点综合布局,建立藏药资源保护区,“希望国家加大支持力度”。
 
“全国唯一没有植物园的地区就是西藏”,广西药用植物园主任缪剑华也参加了交流,他向记者们详细分析解释了西藏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以西藏为主体建立藏药资源保护区的优势。缪剑华认为,藏药资源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环境修复、抚育保护研究到培养人才,每一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物力、人力和时间,这些努力不一定会立刻反映在企业的销量、利润上,但却是未来藏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藏药质量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关键。
 
建立资源保护区后如何分步骤保护藏药材?雷菊芳建议,首先对核心保护区的藏药实施就地保护,下一步针对重要的大品种药用植物以及目前珍稀濒危的品种,在林芝、阿里、山南、察隅等地进行迁地保护,第三步再推进离体保护,建立藏药材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对濒危或特有藏药资源的种子、组织器官、DNA、其他器官或组织进行保存,并开展种质资源、野生抚育、半野生抚育、野生变家种、家养、异地引种和珍稀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开发等研究。最后,在开展藏药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推动西藏林芝低碳经济发展,打造集资源产业、天然药物与保健品生产加工产业、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三位一体的产业园区。
 
“中国制造业引领全球或许还要30年,我们正经历转型,得有一批人、一批企业在保证质量和原生态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我们奇正将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雷菊芳说。(赵维婷)

上一篇:中医今日要闻 2016年3月4日

下一篇:中医药法出台 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