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医药资讯>正文

中医医联体 世界针联针灸国际发展论坛

6月13日,第二届中德卫生创新对话暨第29届中德-德中医学协会联合年会在京召开。在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德国联邦卫生部长格勒见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范吉平代表该院与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李斌在致辞中说,希望将中医引入德国,使两国在深化中医药合作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使中医药为德国人民服务、优势互补。格勒表示,中德双方应携手并进,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中医药将占据重要地位。
 
此次签署合作备忘录是对《中德卫生合作行动计划》的进一步落实。双方合作内容包括通过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开展如心脏病、高血压、妇科病及疼痛等优势病种的学术交流;医疗技术、医院管理经验交流;医疗人员教育培训等。
 
会议期间,李斌与格勒还共同签署了《2017-2018中德卫生合作行动计划》。
 
近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河南省中医条例》执法检查组召开会议,听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情况汇报,安排部署执法检查工作。
 
此次执法检查的重点是:各级政府加强对中医事业领导,将中医事业发展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情况;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特别是中医服务能力建设情况;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对中药制剂的管理、使用情况;中医药参与医改的情况等。
 
从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该省已制定集中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专项行动方案。
 
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区制定全区域统一行动方案,发现涉嫌“网络医托”活动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中医药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分别对相关医疗机构、互联网企业依法进行严肃查处。
 
重点医院全面排查可能被“号贩子”利用的管理漏洞,强化医院安保人员配备,按照公安机关指导加强内部巡逻值守。加大挂号流程途径宣传力度,扩大导医服务,引导患者通过正规途径挂号。建立群众投诉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取消医生个人手工加号条,强化身份校验,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医院挂号系统平台与公安机关身份认证系统联网,落实实名制挂号、实名就诊制度。建立预约挂号预付费、退号随机投放等制度。
 
6月6~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第七次全体会议在意大利罗马闭幕。本届年会中方提案数量及参会人数创历年之最,通过努力,中方已争取到副主席席位,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ISO/TC249的主导地位。
 
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13个国家以及A类联络组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28项新提交提案,中方提案22项,其他成员提案5项。在中方新提交的项目中,一次性针灸埋线针针具等13个中方项目通过会议讨论,并决定会后启动NP投票,拟立项项目涉及针灸、中药、设备及信息等多个领域,其余项目将在ISO/TC249内进行进一步讨论。
 
随着新标准项目数量的增加,控制提案质量成为新议题,本次年会上与会代表对提案质量的提高做了深入探讨,今后ISO新提案的审定将以质量和有限性作为基本原则。此外,会上还探讨了将中医药服务标准纳入ISO/TC249工作范畴的可能性。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共同领导下,ISO/TC249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负责组织中方参会工作,包括遴选中方国际标准项目、组织参会培训以及建立例会及信息沟通的工作制度,确保此次会议期间中方代表团圆满完成会议任务。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期“中医医院职业化管理高级研修班”在厦门开班。87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院长参加研修。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开班式上指出,加强中医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是完善中医药治理体系、促进中医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顺应深化医改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现代管理趋势、提升中医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王国强强调,中医医院职业化培训的重点和方向,一要立足于中医医院改革发展,二要逐步实现培训范围全覆盖,三要树立职业化培训的品牌意识。
 
6月8日,广西桂林市中医医疗联合体在桂林市中医医院成立,旨在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从而推动建立合理的就医秩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基本医疗供给,真正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格局,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广西桂林市中医医疗联合体是以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为龙头,11个县级中医医院及6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为基本成员单位,是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将依托各成员单位的人力、技术、设备优势,特别借助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等大医院的技术优势、学科建设、品牌影响力和先进管理理念等,建立“三个通道”(卫生人才向下流动通道、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和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两个下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大医院普通门诊患者下沉)、推动“一个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健全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发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到2020年,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共享,100%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开设服务便捷的绿色通道,100%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
 
《实施意见》提出,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也可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床位数在100张以内的养老机构,应就近与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医生定期上门服务,并建立应急通道,随时提供诊疗服务;床位数在100张至200张的养老机构,应根据自身需求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床位数在2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应设置相应的医疗机构或与临近的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开设家庭病床,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建立医疗签约服务关系,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要求医疗机构要在挂号、就诊、收费、取药、住院等窗口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鼓励支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医疗服务协作关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门诊部向以老年康复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健全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发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实施意见》要求,对养老机构内设及举办的医疗机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准入条件的,要优先纳入城乡医保定点范围。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投融资模式,通过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医养结合发展。对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务人员给予同等对待,鼓励医护人员以多点执业的形式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进一步开发老年护理保险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试点,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等。
 
日前,四川省达州市举办中医体质辨识在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暨中医技术操作培训班。
 
会上,市中医护理质控中心专家就《中医体质辨识与辨证施护》《浅谈在护理工作中对个体不同体质的调护》《特色中医护理及临床应用》等中医护理内容作了专题培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云洁作了《依托中医护理方案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专题讲座,并对中药泡洗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穴位贴敷技术、中药涂药技术等中医护理技术作了现场操作示教。
 
此次培训班,内容新颖、实用性强、辐射区域广,不仅展示了博大、创新的中医护理文化、拓展了学员的视野,也为全市医疗机构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开展及创新、依托体质辨识有效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近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灸国际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针联华侨华人副主席、执委、团体会员代表和专家学者就促进中医针灸在世界健康有序发展展开探讨。
 
世界针联主席刘保延介绍了针灸国际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应对措施。中国侨联副主席李昭玲在致辞中指出,针灸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排头兵和先驱者。与会专家对加强针灸理论和临床研究、教育、立法、网路平台建设、促进会员团体共享交流及维护海外针灸从业者正当利益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
 
作为国家医改试点城市,陕西省宝鸡市始终把中医药工作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抓手,以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重点,完善政策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全市中医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宝鸡市、县政府将中医药事业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及时出台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加大政府投入,强化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至2015年底,全市各级财政投入中医药发展资金7.98亿元,重点用于中医医院基本建设、重点专科培育、保障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等方面,各县区中医医院在职人员工资财政保障比例达到40%,离退休人员费用财政保障比例达到90%。同时,医保、农合报销政策向中医药倾斜,将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比例。从去年9月起,将当前开展的中医药127个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报销。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独立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市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成全国综合医院中医示范先进单位。
 
为解决制约基层中医药服务的人才问题,该市出台《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名中医师带徒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投资7980万元建成国医馆30个,为乡镇卫生院统一配备中药柜等设施,全市95%的乡镇卫生院和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范的中医科、中药房,7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中医诊室,6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同时,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将“治未病”服务纳入市县中医医院长期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覆盖率为79.16%,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覆盖率78.32 %。
 
宝鸡地处中药材宝库——秦岭太白山地区,蕴藏1400多种植物中药材,具有大力发展中药产业的资源优势。为此,市发改委、食药监局、农业局、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出台了《宝鸡市中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纳入全市精准扶贫总体规划,全面部署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同时,该市中医药管理局下派干部指导麟游、太白等县贫困地区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中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并提供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逐步使中草药种植成为贫困地区群众增收主导产业,不断推动全市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促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目前,该市500户贫困户参与草药种植发展,形成了秦艽、柴胡、地灵、党参等种植基地,中药种植成为当地农民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上一篇:加快推进中医药在捷克立法

下一篇:中医药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加速中医药国际化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