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党组在上海市召开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尹弘、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等与会人员在实地走访部属院校时,破例来到了一所上海市属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旁听《人体解剖学》课程,考察上海中医药大学思政教育情况。
2014年10月17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作为探索思政教育的先行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建构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积极引导专业课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从而使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启发:
来自《人体解剖学》第一课的思考
上海中医药大学自2010年起设立了校级“德育创新课题”,申报对象主要是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德育工作队伍。2013年起,在全员育人理念指导下,课题申报面扩大到了全校教职员工。后来,学校开始探索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华丽转身,而这个探索最先是受基础医学院老师张黎声《人体解剖学》第一课的启发。
《人体解剖学》是每个医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个医学生都必须要接触到遗体标本,也就是业内所敬称的“大体老师”。现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大体老师”全部来自于遗体捐献者。
“遗体捐献者是值得每一位医者与患者尊敬的,他们为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用身躯诠释了无私的意义。”张黎声希望每一位医学生不仅能从“大体老师”身上学到医学知识,还能感受到崇高的品德和人性的光辉。
于是,张黎声和他的团队精心设计了“人体解剖学第一课”。
课堂上,张黎声和同学们一起回忆捐献者们的遗愿,“有一位‘大体老师’生前饱受病痛折磨,他留下了这样的心声:‘医学没有祛除我的病痛,甚至未能准确诊断我的疾病,我愿意将遗体用作医学研究,帮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还有一位“大体老师”的遗言是:“我愿意把遗体捐献出来,为了医学事业的发展,总有人要做这种事。”“宁可你在我身上划破千刀也不希望你将来在别人身上划错一刀。”讲台上,张黎声的声音开始哽咽;讲台下,学生的眼眶已经湿润。
30分钟的“第一课”结束后,学生们肃穆地对着“大体老师”默哀,随后开始解剖操作。实验课结束时,大家安静而有序地向“大体老师”鞠躬告别。
很多刚开始不以为然的学生在经过“第一课”的洗礼后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张黎声的策划下,解剖楼的一楼被布置成了遗体捐献文化长廊,同学们还会参加遗体捐献追思会、到遗体捐献志愿者家里访问、在学校与遗体捐献登记者面对面交谈、在整个课程结束时给“大体老师”敬献鲜花等,在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了遗体捐献者和家属的大爱与大义,也感悟到了作为一名医生对社会应当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4年,张黎声向学校申报了名为《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时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的张智强为第一次收到来自专业课教师申报的德育课题而感到诧异,但随后,课题的内容让他眼前一亮。很快,张黎声的想法引发了全校专业课教师就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课题的谈论与探索。
探索:
启动“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建设项目
在《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实践启示下,经过深入研究,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启动了首批“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建设项目,共收到32份申报书。经过专家评议、修改和现场答辩等环节,最终10门课程正式立项。2016年又有13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建设项目。至此,学校的试点课程项目已增至23门,另有28门课程作为院级培育项目继续进行培育和建设。
“冷硬”的人体解剖学融入核心价值观,有了温度和人情,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后来,越来越多的专业课老师自发加入。2016年,学校的专业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和学院的培育项目占到了专业课的10%。
《医古文》教学团队围绕教材中《扁鹊传》《华佗传》《丹溪翁传》等内容,讲述儒家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通过“养生论”讲述道家文化及其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中医各家学说》选取了孙思邈以仁为中心的学术思想、张从正“情志疗法”的社会角色应对、吴又可“瘟疫论”体现的创新精神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精诚的医德医风;在讲解《伤寒论》课堂上,老师常点拨学生学习张仲景科学求真,以及对待每个病患、每张处方的工匠精神;《中药饮片识别》课堂将社会责任感作为德育对专业的渗透点,在“成果应用”环节,学生们带着各自收集并制作的真伪鉴别标本走入社区,为居民普及中草药知识及初步辨别真伪的技巧,还到中小学开展名为“走近中医药”系列讲座,介绍中药相关知识。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说,这些课程形成了一种体系,涵盖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贯穿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至2017年底,学校进行培育和建设的课程项目已经达到100门,通过系统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术”“道”结合,既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悉心点亮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引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行为和道德规范。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实习的学生在诊治坏疽患者的过程中,脱下了口罩和手套。走上临床,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不戴口罩,和患者交流起来更亲‘近’,患者不会觉得你嫌弃他,就增加了继续治疗的决心;不戴手套,能更好地感受患者的皮温,判断病变部位缺血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落实:
整体部署并理清思政教育工作
基于改革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学校对专业课程教学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总体工作思路。
首先,明确要求专业课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全过程,系统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如何保证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强行灌输,对此张智强说:“专业育人的关键是落实、落细、落小,贴近需求实际、润物无声。”张智强介绍,教学的具体做法由教师自己决定,主题、教学方法也是自主探索设计。“不尽如人意的要改进完善,成效明显的就成为该专业课的德育融入点,进入教学大纲,这样的点不要求多,一门课两三个甚至一两个即可,学生就感觉不到说教意味。”
其次,通过十余年以“问题导向学习(PBL)”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将课程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知识维度,向人文素质培育、社会责任感培养等多维度延伸。在此研究基础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逐步推进全校范围的课程评教体系调整,并在各级各类教师课堂竞赛的评分标准中设置人文内涵评价指标,系统地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挖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点,并充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
一系列工作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思政教育形成了体系并初显成效。现在,课程改革从部分专业延伸到各个学科,专业教师从缺乏意识转变为主动参与,职能部门从相对分离转变为协同合作,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入耳入脑入心。
此外,上海中医药大学还建立起师生共进的全员育人共同体模式。学校将教师、管理人员、学生辅导员凝聚成35个跨界育人导师团队,实现思政教育的全员覆盖。学校的高层次教师培养机制,通过“海上名医学术共同体”模式,不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政教育的内涵。
一流的本科教育必须一流的师资,为了提升新一代领军人才对中医文化和学术内涵的挖掘和提炼,培养未来的“名医名师”,2013年起,学校又在上海市卫计委的支持下,投入近5000万元启动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计划,探索在现代文化土壤中,中医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新机制。首批遴选30名具有扎实中医基础、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专家,实施3年一轮的系统性培训,采取跟师中医大家、重温古籍、游学寻根等传统中医教学方式,强化中医底蕴、提炼中医境界,为他们成为未来的名师补上关键的一口气,也为学校的卓越本科教育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任党委书记曹锡康说,学校充分认识到,思政课与专业课同为育人主阵地,只有牢牢把握专业成才和全人教育的共通点,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才能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在每一堂课,首先实现“让每一个中医学子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更加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的“小目标”,然后汇聚成“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大目标”。(韩静 舒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