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可入药部分为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神木及茯苓皮。为了临床用药安全、准确,需区分茯苓不同部位及药效。
白茯苓
茯苓在加工时将菌核内部的白色切成薄片或是小块,为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 脾、肺、肾经。 功能健脾安神、利水渗湿。临床上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及痰饮等水湿证、脾虚证等。《本草纲目》:“……逐水缓脾, 生津导气, 平火止泄,除虚热,开腠理。泻膀胱, 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赤茯苓
皮层下的赤色部分为赤茯苓。味甘,性平,入心、脾、胃、肺、肾经。本品长于宁心安神、利窍行水、清利湿热,专泻心、小肠、膀胱之湿热,用于治疗心烦不宁、小便短赤、淋漓不畅、泻痢。陶弘景曰:“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
茯苓皮
菌核外皮部为茯苓皮,味甘淡,性平,功效利水消肿。《中国医学大辞典》谓:“茯苓行水而不耗气,胜似大腹皮。”
茯神木
茯神木为茯苓菌核中间的松根,性甘,味平,有平肝安神之功。用于惊悸健忘、中风不语,脚气、 转筋。《本草纲目》云:“神木主治:偏风,口面?斜, 毒风,筋挛不语,心神惊掣, 虚而健忘,治脚气痹痛, 诸筋牵缩。”
茯神
带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切成方形薄片, 即为茯神,亦称抱木。茯神载于《名医别录》, 茯神甘淡,性平,入心、脾经。功能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本草经疏》云:“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