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动物类药材中,有两个称螵蛸的药,一个名桑螵蛸,一个名海螵蛸,虽都称为螵蛸,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品种,功效各异。
桑螵蛸 又名螳螂子、尿唧唧,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等的干燥卵鞘。每年深秋至翌年春季均可采收。采得后,除去树枝,上笼屉蒸30~40分钟,杀死虫卵,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平,味咸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小便的功效,用于治疗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赤白带下、阳痿、早泄等症。《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曰:“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临床报道,与益智仁配伍治疗遗尿症显效。一般用量为3~10克。
海螵蛸 又名乌贼鱼骨,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性微温,味咸,入肝、肾经,具有除湿、制酸、止血、敛疮的功效,用于治疗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等症。临床报道以海螵蛸为主,配合其他药物内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引起的出血、穿孔,均有较好的疗效;用其治疗疟疾、哮喘及拔牙、鼻部手术出血等都收到明显效果。一般用量在3~10克。
桑螵蛸和海螵蛸两味中药虽然都是动物类的药物,但一个是陆上的昆虫,一个是海洋中的软体动物,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故功效各异,桑螵蛸补肾助阳为主,海螵蛸止血、收敛见长,二者不可互相代替使用。(韩德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