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29日笔者历时8天,考察了3省5个地市、行程2600多公里,先后考察了江西九江湖口、宜春丰城、抚州金溪和福建福鼎贯岭、分水关、茗洋等栀子的主产地与加工地;又考察了福建栀子最大后加工地亳州东钱庄与胡庄,并对亳州康美中药城进行了调研与考察。
最近又时常回忆起调查经过与细节,回想起被丟弃在树上的鲜红栀子和加工坏掉的栀子,倍感痛惜——资源浪费,才是栀子当前最大的悲哀与伤痛。
价格过低,栀子弃摘严重
笔者2015年曾多次来到江西栀子的主产地进行考察,但年底这一趟考察笔者的心情却是非常的压抑与不畅。我考察了整个栀子的产业链,接触到了与栀子相关的各类人群。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大家都是叫苦连天,人人都说做栀子不赚钱难经营。但经实地考察与调研之后,笔者认为最值得可怜的是江西栀子的种植户与亳州加工户,他们确实是赔的很惨,甚至是血本无归。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弃摘栀子呢?经过走访答案如下:一是今年天气不好,农民的晚稻谷收割期与栀子采摘期相冲突,农民必须先去收稻谷,那是他们一年的口粮。
二是产新期栀子鲜果收价太低,扣除1.5~2元的农民采摘费用,余下的1千克收入只有几毛钱,再加上第一次采摘后树上余下的果实少,第二次采摘的人工费又要加高,所以弃摘现象严重,有的结果少的树林和偏远的树林,还要雇专车接送工人,中午还要管饭,费用太高就失去了采摘的意义。
三是栀子采摘后期与油茶籽的采摘收获时间节点相冲突,油茶籽果实大且重,采摘油茶籽比采摘栀子收入高一半,农民都去采摘油茶籽了。
以上三方面原因导致栀子大户后来就请不到采摘工人,小户只能是自己采摘,致使栀子弃摘现象非常严重,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让人心痛。
加工能力滞后,栀子变质坏掉
栀子加工设备太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烘干设备,全是土炉用煤热风直接烘干,用锅炉热风烘干的就非常少。鲜栀子总产量与加工能量严重不匹配,因为现有的所有土炉的加工总量只是目前栀子年产量的一半多一点,也就是说还有近一半的鲜栀子必须靠太阳来晒干。2015年不少产地的天气极其反常,从10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到12月中旬为止,产地几乎就没有晴过几天,能遇上一个多云或者阴天就算好天气,最严重的是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我国东南部地区几乎是阴雨不断,只能依靠太阳晒干的那部分栀子几乎全部坏掉。
2015年,全国约有6000~7000吨鲜栀子被加工成了粘连、破皮、发黑、霉变的栀子。致使大量的资源被浪费掉,也让加工户无钱可赚甚至血本无归。资源浪费成为2015年栀子最大的伤痛。(刘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