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自主选育的太白贝母新品通过重庆市林业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填补了该市川贝母产业发展中无新品种的空白。
长期以来,川贝母资源紧缺,而太白贝母作为在海拔3000米以下适宜种植的川贝母基原植物,靠采挖野生资源做种,种源质量不稳定,抗逆性差。针对这一现状,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于2005年组建太白贝母研究团队,开始了太白贝母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从优良单株的发现,到多代定向选择、小区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经过10多年的艰苦工作和不懈努力,成功选育出“巫溪太白贝母”。该品种抗逆性强、稳产性高,3年亩产鲜品≥188千克,干药材54千克,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相应规定。 适合渝东北海拔1600~2800米,地势半阴山,腐殖质丰富、质地疏松的土壤。据悉,该院种植所已近10年选育中药材新品种8个。(明小凤)
记者日前从贵州省金沙县扶贫办获悉,到2018年该县要建成中药材基地10万亩,年加工销售中药材2万吨以上,实现中药材板块总产值10亿元以上。
为扶持中药材快速发展,该县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今年又出了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板块经济发展以奖代补的政策规定,育苗规模达200以上的,每亩补助600元,连片500亩以上的经果林每亩补助600元;同时乡(镇)又单独出台了另行补助政策。
据了解,该县依托资源优势开始布局建10万亩中药材基地。按照“一心三园四基地”规划布局发力,吹响了向大健康产业进军的号角。“一心”即以中药材加工厂和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为中心;“三园四基地”即以平坝镇金康中药饮片公司2000亩优质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建设为核心,辐射带动以板蓝根、半夏、山栀子为主的5万亩中药材基地;以茶园乡鑫顺公司5000亩药用牡丹示范园为核心,辐射带动以药用牡丹、绞古蓝等为主的3万亩中药材基地;以大田乡柏枰村穗泽农业发展公司1万亩中药材休闲养生体验园为核心,辐射带动以皂角、莲翘、苦参为主的2万亩中药材基地。(黄岚)
近年来,贵州省雷山县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立足生态优势,把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主导产业来抓,让广大农民从中受益。
雷山县山清水秀,生态完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32%,且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优良的气候环境、土壤、水资源适合中药材的发展,县境内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天然药物基因库”的美称。据统计,该县境内分布有药用动植物1400多种,药用菌类30多种,全县中药(民族药)材蕴藏量17000多吨。
“今年我家种植的这批乌杆天麻至少有10万元的收入,还有1000个平方的种苗,估计也有10万块钱的收入,村里有10多户人家跟着我种植天麻,还带动了30多人的就业问题。”雷山县大塘镇桃江村天麻种植大户余德英高兴地说。
为切实抓好中药材这块大健康产业,推进中药材向品种区域化、发展规模化、基地规范化、经营品牌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示范引领、培育龙头、政策扶持、提供服务等措施,采取“企业+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建立农业投入新机制,广泛筹措资金,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着力构建中药材产业形成了“供、产、销”为一体的发展格局。
据了解,该县8个乡镇目前共种植天麻、冰球子、太子参、淫羊藿、雷公藤、青钱柳等20多个品种中药材19500多亩,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合作社、协会发展到70余家,规划建成了方祥乡雀鸟村和大塘镇九十九农业产业园区2个中药材产业园。该县将在“十三五”期间,结合实际加快特色中药材种植,重点发展医药大健康产业,预计到2020年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以上。(何君林 李光祖 梁定华)
2015年9月24日,《中国中医药报》“中药产业周刊”以题为“规范中药注射液在基层儿科的使用”报道有关中药注射液在儿科中的使用情况。其中,报道了中国中药协会受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委托开展的“中药儿童用药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课题的相关内容,针对中药注射剂在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如何合理使用提出了6项政策建议。这6项建议中包括正确对待儿科中药注射剂使用、谨慎审批和管理中药注射剂、加强监管基层医疗机构儿科病患使用中药注射剂等。
在农村从事中医临证20多年的我,曾经对中药注射剂在儿科中的使用情有独钟。1997年至2003年期间,我常用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为儿科病人输液治病,用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为儿科病人肌注治疗更是“家常便饭”。那些年间,被我使用过中药注射剂的儿科患者数以千计,从没出现过严重过敏反应以及严重不良后果病例。只有极少数患儿出现皮疹反应,偶有患儿出现输液静脉“红线”反应。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确实非常理想。
遗憾的是,《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以及《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加上“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双黄连注射液事件”以及整个医疗行业“风气不好”,我远离了输液,远离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不过,从那些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关于基层医生如何保障中药注射剂在儿科病例中的用药安全经验。
第一、使用中药注射剂患儿,除输液“载体”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以外,最好别同时使用现代药品。中药注射剂属于大分子物质,成分比较复杂,很容易和西药“综合”反应,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基层医生无法辨识是现代药品还是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比如,同一患儿同时使用青霉素钠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万一不幸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基层医生难识辨属于哪种药品发生的,自然容易导致抢救困难。同样,当治疗取得疗效时,医生难识辨是哪种药品的效果。
第二、勾兑中药注射剂的注射器实行一药一具,千万别交叉使用。比如,勾兑清开灵注射液的注射器就只准勾兑清开灵注射液,千万别用于勾兑其它中药注射剂,更应该拒绝勾兑过西药的注射器用来勾兑中药注射剂。记得当年在单位工作时,有位护士违背我的“处方用药”原则,将使用过的环丙沙星注射液瓶子勾兑双黄连注射液给患儿输,被我发现后立即制止。
第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用药量。这是那些年我对使用中药注射剂最重要的经验和体会。凡是首次使用中药注射剂患儿,必须从最小剂量开始,若是采取静脉输液者,还得严格控制速度,密切观察患儿使用后反应,一旦有一丁点儿的过敏反应嫌疑,必须立即停止使用,确保患儿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记得当年在单位工作时,一名护士不执行我的每分钟15滴速度遗嘱,我与她急眼。
第四、首次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前,要严格审查患儿既往史等。这是那些年我使用中药注射剂取得满意疗效的前提。凡有过敏史、心肺有问题、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史、高热未控制以及惊厥未缓解、腹泻致脱水等的患儿,都暂时不使用中药注射剂。
第五、使用中药注射剂必须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这是我个人认为基层医生不能完全做到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首要原因。比如,清开灵注射液由中药名方安宫牛黄丸“演变”而来,大多数成分属于寒凉类药物,体质虚寒者不宜用;参麦注射液属补益类药物,实证病患应慎用。
医疗环境有些“火头上”的当下,全国儿科出现人才匮乏,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医生更是紧缺,特别是中医儿科医师更是稀少。基层医疗机构对正确运用中药注射剂存在很多“漏洞”,俗话说,宁医十男人,不医一妇人;宁医十妇人,不医一小儿。可想而之,儿科病人治疗起来多困难。儿科患儿体属稚阴稚阳,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用药必须做到“胆大心细”。如《温病条辨·解儿难》所说:“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
所以,个人认为,基层医生在儿科使用中药注射剂时,除开做到上述5点外,还必须必备一切抢救设备,以防患儿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出现意外,因抢救设备不齐备而延误治疗,不仅危及患儿生命健康,更容易累及中药注射剂,让中药注射剂背上“不安全的黑锅”,严重影响中药注射剂在基层儿科中的使用。(梅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