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是钓鱼人常用的饵料,我老家称作“曲蟮”。小时候,我们常捉了蚯蚓养金鱼、喂鸡鸭,也玩猜谜语:“天天吃泥土,长肉不长骨。真人不露相,帮你种稻谷。”“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土壤中,没手没脚会劳动,钻来钻去把土松。”说的都是蚯蚓这种环节小动物。“夏夜雨欲作,傍砌蚯蚓吟。念尔无筋骨,也应天地心。”蚯蚓又是唐代诗人卢仝笔下身躯虽柔弱却也心应天地的形象。
母亲常说:“老话说得好,‘一方曲蟮吃一方泥’,这曲蟮是土命,土里来土里去,松土吃土还屙土,一辈子离不开土。”蚯蚓长年累月生活在土壤里,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因而它不断地钻土翻泥,任再怎样板结的土壤,经了蚯蚓们坚韧不拔地钻挖,都会变得松软湿润,会令土壤质量大大得到改善,让土壤的透气性保持良好。不仅如此,蚯蚓吞食土壤上层的腐烂树叶、草根,排泄出散粒状的粪便,还是氮、磷、锌等元素含量很高的肥料。所以说,蚯蚓是庄稼的好朋友、农人的好帮手。
不仅如此,蚯蚓还是一种动物性蛋白添加饲料,它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特殊的腥香味,家禽和鱼类都喜欢吃。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常到野外青草地、柴草垛旁翻挖红蚯蚓、黑蚯蚓,带回家投喂栏里圈里的鸡鸭。鸡鸭们吃了蚯蚓长得羽毛光洁亮丽,产下的鸡蛋鸭蛋个大量多,晶亮圆润,炒了吃、腌了吃,油汪汪、喷喷香,回味无穷。
更有意思的是,蚯蚓还是小小“天气预报员”。它们虽然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可如果土壤里湿度过高、透气性太差,蚯蚓会受不了。特别是夏秋时节将要降雨时,蚯蚓便会纷纷钻出泥土,寻找干燥的地方,换换气儿。因而农谚云:“曲蟮上路,出门有雨。”“蚯蚓往上爬,雨水乱如麻。”看见蚯蚓一条条爬出来,乡人就知道要下大雨了,要提早做好准备。
母亲还把蚯蚓唤作“钻土龙”“地龙”。小时候,我从母亲那得知,蚯蚓还能入药,把它作为小偏方,能治疗一些皮肤病。比如,将蚯蚓和白糖拌在一起,待其溶为黄色黏液,可以用棉球蘸取涂抹于皮肤湿疹部位进行治疗。
其实,蚯蚓入药历史久矣。《神农本草经》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即有蚯蚓,称其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因其生品腥味太重,故入药一般需经炒制。南北朝时期医药学家陶弘景曰:“若服干蚓,须熬作屑。”《本草纲目》载:“术家言蚓可兴云,又知阴晴,故有土龙、龙子之名。”称其性味咸寒、无毒,主治伤寒热结、诸疟烦热、小便不通、老人尿闭、小儿急惊、风热头痛等症。
古人对蚯蚓还寄予了别样的情愫。因其爬行起来曲里拐弯,古人以“春蚓秋蛇”为成语,把它和蛇爬行相类比,用来形容书法拙劣,婉曲无状。北宋文学家苏轼在《龙尾砚歌》中写道:“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荀子·劝学》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我们做学问、干事业,要像蚯蚓那样,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攻不下的堡垒。(刘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