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云:“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文中强调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
《金匮要略心典》解读此段的时候,云:“风、湿虽并为六淫之一,然风无形而湿有形,风气迅而湿气滞,值此雨淫湿胜之时,自有风易却而湿难除之弊,而又发之速而驱之过,宜其风去而湿不与俱去也。故欲湿之去者,但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提出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的表象之机理——“阳气内蒸而不骤泄”。
《内经》言“阳加于阴谓之汗”,是说阳气蒸化津液,化气从毛窍而出的正常状态。阳不亢烈,也不虚弱;阴不匮乏,也不泛滥。一切都在“中度(中规中矩之意)”的范围之内,适度的汗可以看做是人体正常的一种标志。
如果身体一直保持这种正常状态,周而复始的话,邪气是没有机会侵入人体的。《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正气”,解释为“人体的正常秩序”,当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
邪气着而为病,是以失去这种“人体的正常秩序”为前提的。治疗的目的,可以说就是恢复“人体的正常秩序”。这样的目的,不仅是在治病,同时也在保健和防病。
如何能做到恢复“人体的正常秩序”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着眼于阳气、正气。
将目标定位于“阳气内蒸而不骤泄”,笔者认为是调整机体、长期愈病的重要法则。首先,“阳气内蒸”,意在让阳气变得充足,不断地在内部“充满流行”,充斥于体内,使邪气难于立足,并且正气不伤。其次,“不骤泄”,以“泄”提示“给邪出路”的同时,充分注意到了保护自身,不仅易去之邪、即使顽固缠绵之邪也缓缓地发到肌表,然后排出体外,这就是“不骤”的妙处。对于自身的气血来讲,“阳气内蒸而不骤泄”达到的目的是“疏其血气令条达”的通,以不伤害自身、或者以最小的伤害为代价,把邪去掉,这种治疗完全符合不仅求有效、更求长效的治疗原则。
“微似有汗”不仅出现于《金匮要略》风湿的治疗中,而且在《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后“……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中也有体现。这样来看,“微似有汗”多代表的“阳气内蒸而不骤泄”的治疗大法是有普遍意义的。
笔者所治的银屑病患者阴证居多,除了一部分初发的、播散的、发病急骤的可以在短期治愈外,大部分需要长期治疗,无论辨证属虚属实,“阳气内蒸而不骤泄”都会是不错的选择,将此思路与“遍身……微似有汗”的治疗目标结合起来,相信对广大医者和患者都会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