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学对于脾脏的认识

中医学里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专司,并且与肢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即藏象。
 
本讲我们开讲中医学对于脾脏的认识。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其生理功能上与口、唇、肌肉、四肢有一定联系。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脾与胃,故脾与胃相为表里。《明堂五脏经》云:脾者,裨也,为言助胃气也。说明脾能帮助胃运化水谷精微物质,以供给人体营养。

 
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的功能包括两方面,即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1)运化水谷。运化水谷,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饮食入胃后的消化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把水谷化为精微,也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才能布散全身。
 
因此,脾主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实际上就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作用。脾的这种功能强健,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充足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前人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如果脾的这种功能减退,就会引起消化,吸收和转输的障碍,发生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液。运化水液,也称运化水湿,是指脾对体内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起着促进的作用,在肺、肾、三焦、膀胱的配合下,共同维持人体水液正常的代谢。这一过程,《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段文字作了概括。如果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减退,则可导致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或凝聚而成痰饮,或流注肠道而成泄泻,或溢于肌肤而成水肿。
 
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相影响。

 
脾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说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也有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脉道之中而不溢于脉道之外的作用。因为血的来源靠水谷精微物质,如果脾的功能旺盛,营养充足,不但血液生化有源,而且能统摄血液。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
 

如果脾气虚衰,不仅生化血液不足,而且失去统摄的功能,那么血液将离开正常的轨道,便会出现血虚及各种出血病证,如因脾虚而引起的长期便血、崩漏、肌衄、鼻衄等,称为脾不统血。
 
脾主升清

所谓“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所谓“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是指脾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肺,以营养全身。故说“脾气之升”。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升胃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
 
另一方面,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充盛,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同时,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如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泻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证。

上一篇:脏腑病证所存在的寒热特性有异

下一篇:中药的煎煮有什么区别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