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叶,我国的地方戏曲已相当兴盛。世殊时异,“水磨腔”已难合观众口味,昆曲日渐式微,“花部”却整冠端带,大步登台,轩然在时代的“九龙口”亮相。
比起法度谨严的昆曲,“乱弹”(泛指各种地方戏曲)无论在表演还是唱词上,都有着更高的自由度。丢开格律的掣肘,戏剧文辞的创作者可近乎“随心所欲”地进行表达。戏曲的题材得以进一步拓宽和丰富——昆曲传奇脚本、《三国》《水浒》故事、民间传说甚至街巷时事都可搬入戏文,药性剧正是这类“乱弹”剧本中的一朵奇葩。
中药材种类繁多,许多药名颇富意趣。历代文人常常拿药名做文章,虽有些游戏意味,仍不失为中医药与文学紧密结合的体现。此类“戏笔”或许启发了医家,促使他们探索传扬医药知识的新方式。宋代已有《医方药性赋》等文学性较高的作品,清代朱东樵《本草诗笺》载药性诗七百八十多首。此外,清代民间还有大量与药性相关的歌谣俚曲,无不反映了这种形式普及程度之高。药性剧在清代的大量涌现,不仅得益于“乱弹”的繁盛,更植根于药名入文的文学传统。
目前已知的药性剧有《群英会》《药会图》等,其剧本辗转流传于我国北方,可能为梆子声腔所谱写。当年是否曾搬演不得而知,在传统戏曲大量流失的今日,已寻不到“中药”在舞台上的身影。只能翻检字里行间的趣味,在想象中追寻风姿了。
已知最早的药性剧名为《药会图》,是清嘉庆年间山西儒医郭秀升所著,署名“古晋壶关郭廷选秀升”。作者在卷首“自述”中言明:“余不禁有感于药性,择其紧要,正其错误,不必整襟而谈,但从戏言而出……如甘草金石斛之属,尽使着优孟衣冠,歌舞笑啼于纸上……鼓舞欢诵,则人人知其药,亦即人人知其性,用药者不至有错误之遗憾,服药者不至有屈死之冤魂,则吾之心已足矣。”一番言论间,足见作者良苦用心。戏曲表演妇孺能解,借此普及药性知识,庶能救得生灵一二,则功莫大焉。
甘草,味甘平,又名国老。宋苏颂《本草图经》说:“甘草能解百毒,为众药之要。”《药会图》中的“甘草”以老生饰演,是个愁着女儿亲事的老员外,登场唱道:“考本草有百姓名传不朽,一个个显奇能万病无忧。谁似我性甘平善调诸药,亦善会解百毒名著千秋。就叫我温中去炙也有益,但是我年高迈女大难留。”一味甘草,统贯全剧。开篇第一段唱词,将药性、剧情尽纳其中。以老生登场,又兼有“副末开场”之古意,不禁令人感叹作者用心良苦。《药会图》目录下注明“十字梆子腔”,这段唱词文辞雅俗共赏,十字一句,正合梆子声腔的音乐规律,,结合今日所见的山西地方戏表演,不难想象其搬上舞台的风采。其后言明甘草之女菊花自幼许配金石斛,年方二八尚未出闺。忽有海藻、大戟、甘遂、芫花送来玉盆绣帐,要强娶菊花成亲,菊花吓得生病了,甘草忙遣家僮栀子去请名医黄芪。栀子请医路上颇多奇遇,铺衍许多戏文。最后石斛与菊花喜缔良缘,甘草、石斛又平定反贼,以皇帝钦赐荣封作结。虽然情节难免芜杂枝蔓,但作者本不以“讲故事”为目的。通计全剧,涉及600多种药名,大多写出其特点与功用,并与剧情形成较好的结合,可谓是不可多得的药性知识普及读物。(山东 费佳)
来源: 中国中医报
来源: 中国中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