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儒学在文化精神和民族独立意志、华夏人格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医学与儒学的文史哲诸多方面,有其天然的内在联系,历史证明了二者有诸多方面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
•中医学的发展不是在自我封闭中完成的。没有外来文化(如佛学文化)的冲击,没有异质文化的融合,中医学也就不会如此完整。中国学术体系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历史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历代中华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的系统知识体系,不仅升华了中华文化内涵,也形成了鲜明的中医药文化特色。
何谓文化?把文化概念理清是研究文化的前提。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在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看法:一种是对文化进行界定,廓清它的本质及范围,形成一种共识;另一种认为应当根据研究需要来界定,没有必要分析普遍认同的概念;还有一种认为文化概念太大,不可能对其界定清楚。
1952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列举了西方学术界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出现的各种“文化”定义有164余种。文化的概念涵义,确实比较混乱和复杂,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几乎没有什么不可以纳入文化研究范围。在中国语言系统中,是至少距今3000余年的西周《易·系辞下》所说:“物相杂,故曰文。”“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所以,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说:“什么叫文化?这两个字,本来很难下一个清楚的定义。普通我们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人类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总括汇合起来,就叫它做文化。”
从哲学角度来看,文化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产物。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自觉自主的意识,能够依靠劳动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进行改造,因此,文化就是“人化”。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以使主观世界更好地适应变化发展的客观实践的需要。
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既体现在中华民族的活动方式之中,也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之中。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伴随中国传统文化而生存、生长的中医药,几千年来,更是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根同脉,下面简要阐述一下儒释道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
儒 学
中华文明文化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900年后,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儒学完整的思想体系。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划时代的变革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各阶级的利益代表和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提出了各自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后来以此为基础,形成宏大的儒家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儒学在文化精神和民族独立意志、华夏人格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儒学所高扬的精神旗帜成就了中华文化体系,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儒学是一种学说,儒家是一个阶层,儒教是一种信仰,三者有同有不同。儒家思想从浅层来说,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等级区分,从深层来说,对中华民族文明文化发展作了极大补充和丰富。《汉书·艺文志》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微言”,就是深奥微细之语,就是儒学的深层奥义,是儒家思想最有价值的精华方面,也是儒学与中医学“契合动昭融”(杜甫语)之处,钟响磬鸣,中医学与儒学的文史哲诸多方面,有其天然的内在联系,而且历史证明了二者有诸多方面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而儒家思想主要也是从文史哲三个方面给了中医学重大的影响。
儒学、中医学都强调“天人合一”
“天”是中华文化哲学中最古老的范畴,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外现。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这就是“天人合一”。
儒学的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医基本理论,以致历代名医,都认为“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内经》)。中医经典《灵枢·刺节真邪》说:“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经水篇》云:“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素问·咳论篇》:“人与天地相参”。《素问·脉要精微论》:“与天地如一”。古代医学家们认为天是自然的规律,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而行事。
儒学、中医学都同重“仁”“德”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结晶,也是医家医德的核心,总的观点是“爱人、行善、慎独。”《论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儒家称医学为“仁术”,仁者“爱人”。仁是德的表现,是对人的体贴、关心、怜悯和帮助。历代名医都把“仁”作为行医的前提和出发点,唐代的孙思邈首先提出了“仁爱救人”的医德基本原则:“凡大医治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德的观念,影响到了中医学非常之深。“为天地立心”,使生之为人,秉具博爱济众,廓然大公。历代名医,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无数中医人秉持大医精诚的精神,医者仁心,救死扶伤,都是中医对“仁”“德”的崇尚。仁德自古以来就是中医的重要价值取向,修德与仁的思想使中医学至今还在绽放出耀人的光芒。
儒学、中医学皆以“致中和”作思维的基本取向
《中庸》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医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
另外,儒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巨大影响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医、儒结合的现象。儒医具有区别于其他医家的独特的道德理想、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为人风范。历史上儒医群体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医学的主要助推、发展者。
治国与医人,道理相通。医、儒结合,“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本身凸现的就是一种担当精神,就是“内圣外王”“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也就是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的践行和说明。
释 学
释,就是佛学。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翻译用作释迦牟尼的简称,是佛陀的姓氏。我国自东晋以后,佛教出家人自称释子,对外人而言称释氏。佛学经、律、论三藏影响中医学,其来有渐,其源久远。早在隋唐,佛教认为的“四大”:地、火、水、风就影响到中医学。隋代传入的《维摩诘经》是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不论是作为中国佛教代表的禅宗,还是成为佛教当时主要经典《维摩诘经》的“心净则佛土净”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以及病理、中药、技艺等方面,都对中医药影响至深。
佛学与中医学在病因、病理方面互相影响
在中医学病因病理方面,《佛说佛医经》中说:“人身中本有四病, 一者地, 二者水, 三者火, 四者风。风增气起, 火增热起, 水增寒起, 土增力盛。本从四病, 起四百四病。”中医学早期著作,南北朝时期的增补《肘后方》序云:“人用四大成身, 一大辄有一百一病”。并将《肘后方》改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 从书名变化上, 也可以看到佛经的影响痕迹。唐代《千金方》、明代王焘《外台秘要》,以及以后的《金匮玉函经》《医门法律》等中医著作中, 都有关于佛教概念的引文和论述。
中医学将病因分为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外感六淫(寒、暑、燥、热、湿、风)。七情被认为是生病的主因,因为七情是五脏之主,喜和恐太过激烈则伤心,怒则伤肝,忧则伤肺,思则伤脾,惊悲则伤肾。中医学从内外因来谈疾病产生的原因,与佛经阐述有颇多相似之处。
佛学与中医学在中药认识方面相通
佛经对中药认识和讲述也十分丰富。后汉安世高的《佛说奈女耆婆经》说:“天下所有, 无非是药”。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有天竺大医耆婆曰: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非药者,斯大医也。”中国医药学自唐以后, 历代皆修《本草》, 而《本草》药味数量累增, 到了明代,中药集大成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敝维敝盖,圣人不遗;木屑竹头,贤者注意, 无弃物也”,这种“万物皆药”的思想, 与两汉时期佛经所论,极其相似。
佛学、中医学医疗技艺密切联系
在医疗技艺方面,佛教经典中有关医疗方面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如《佛医经》《医喻经》《疗病痔经》《治禅病秘要经》《齿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咒时气病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等都曾谈及到。
浩瀚的佛教经典与中医药密切相连,在数千年历史中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印证和说明了中国历史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异质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流中,中华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变迁。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这就是中医学与佛学相互影响和交融的道理所在。
道 学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有“医乃道之绪余”之论。道学从哲学上、炼丹术和养生学三个方面给中医学莫大的裨益。古代医家的“医道通仙道”“阳中之阳为高真”“阳中之阳,天仙赐号”“天地阴阳,五行之道,中舍于人。人得者,可以出阴阳之数,夺天地之机,悦五行之要,无终无始,神仙不死矣”的论述,已经表达出医道相通的哲学思想。历史表明,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实践中,道学(指道家及道教)学者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一直是同根生长的。从二者的发源母体来看,均来自上古原始的巫术文化,而后又都以道家经典《道德经》、中华文化的起源《易经》以及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二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医者,道之流也”。
中医学,起于易,隐于道,显于医。道教的体系里,既有鬼神崇拜和制度仪式,也有哲学,即对宇宙、人生的基本看法,在论理,道戒、功过上,还吸收了儒家伦理学思想。道家奉行的炼丹,涉及药物学知识;道家力倡的行气、导引、养生又有很多医学保健和医疗气功成分;道家在研习医药,总结治疗疾病经验过程中对药物学、治疗学的贡献,居功甚伟,尤其是早期的葛洪,更是为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
中医学的发展不是在自我封闭中完成的。没有外来文化(如佛学文化)的冲击,没有异质文化的融合,中医学也就不会如此完整。中国学术体系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历史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而世界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凡是有生命力的文化都不是“独语”的文化,唯有包容,才能促进,唯有融合,才能繁荣。
《黄帝内经》其学
《黄帝内经》9卷81篇。《黄帝内经》有三大特点:一是“医家之宗”,规划设计中医辨治体系;二是“从其用而知其体”,奠定中医思维方式;三是强调“天人一体”“形神一体”,整体把握人的生命规律。
《黄帝内经》中《素问》多论“医道”,《灵枢》多讲“医术”,二者相得益彰。书中阐述了对脏腑、经络、气血、疾病诊断、治疗、养生的认识,形成了后世老百姓认识到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中医学。《黄帝内经》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由其积淀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至今依然有效地指导临床,保障着中华儿女的健康。也正是因此,《黄帝内经》又被尊为“医家之宗”,被誉为中医“临证之兵书”。《黄帝内经》中知识和理论的形成,受到古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渗透和影响。无论其固有的内涵和表述方式,还是其中研究方法与过程,都广泛涉及到古代哲学、数学、天文、农学、历法、地理、气象、物候、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此外,《黄帝内经》中还有大量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地位变迁以及风土习俗等与疾病关系的记载。在地理方面,我国古代地理的九州说与五方说也都在《黄帝内经》中体现,《素问·异法方宜论》更是详细阐述了各地的地势气候、各地的水土与物产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的饮食起居习惯,并认为这些因素造就了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体质、生理特点的不同,进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病因病机学说和不同的治法。可以说,《黄帝内经》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与智慧,可以被称为“古代的百科全书”。时至今日,由《黄帝内经》奠定的中医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给中华文化提供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正是《黄帝内经》的学术特征,它用“从其用而知其体”的象思维方式,从功能现象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便于人们更直接有效地认识各种事物;把生命现象放在其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强调“天人一体”“形神一体”的观念,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便于人们更加全面综合联系地分析各种事物间的关系;而且将时间流转与空间变化结合起来,从运动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便于人们更加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时至今日,由《黄帝内经》奠定的中医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独特的思维方法已成为东方科学思维最杰出的典范。(卢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