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诊治疾病的准则,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特点之一,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准则。辨证是诊治疾病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准确与否与疗效密切相关,如何进行辨证论治?浅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症、证、病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疾病的外表现象一一症状表现出来的。辨证论治就是通过疾病的症状、证候等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的。但是症、证、病三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不能混淆,而有如下的区别。

症状:是各种疾病所表现的各种单个症状,是通过病人的自身感觉和医生诊察所得的特征,如头痛、发热、呕吐等症,以及舌苔、脉象等体征。同一个症状,可不同程度出现于各种证候和疾病之中。因此,仅凭某些单个症状,不能辨别证候和诊断疾病。

证候:是多个症状的组合并包括体征。是由一组固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可以揭示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所构成,每一证候,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一定的结构层次,是疾病每个发展阶段的本质反映。例如感冒,见恶寒、发热、头身痛等症状,属病在表,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则有风寒、风热、表虚、表实等不同证候,这些证候,即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机体抗病反应能力等所作的病理概括和本质反映。

疾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紊乱,平衡失调,出现机能或形态等方面的病理变化,每种病都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过程和固定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病的传变,各阶段还可表现为若干不同的证候,并产生相应的变症。病,不是单一个突出的症状,也不是单一个证候,而是有它的基本症状和各个阶段不同的证候。

综上所述,症、证、病,均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之中,症状是疾病的个别现象,证候是疾病某一阶段的本质反映,疾病是决定症状和证候的根本,症状又是辨病辨证的前提和依据,这是三者之间既有区别而又有相互联系的实质。

二、掌握辨证论治的步骤和方法

辨证论治的步骤,就是根据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名、证名、预后、治则、方药,这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具体来说,辨证要全面掌握病人的发病过程,详询病史和体质条件,精神情绪,生活环境,习惯,嗜好等方面,从中探索病因之所在。病因损害何部?是经络、脏腑?或者卫、气、营、血、三焦?这些部位,属何性质的病理变化?是寒是热?是虚是实?是表寒,或是里热?是阴虚,或是阳亢?是痰凝水结,或是气滞血淤等等。进而阐明病理,确定何部何种病理变化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从而决定病名、证名,分析病的发展趋势,判断顺逆,而后提出治则,选用方药,观察疗效,以上就是辨证论治中的理法方药,具体运用的全过程。

辨证的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这些辨证方法,有各自的特点,是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认识疾病的一般规律,但彼此之间,常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是各种辨证的总纲。脏腑辨证,主要用于杂病,是证的定性和定位,是各科的辨证基础。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主要用于外感热病,气血津液辨证,是与脏腑辨证密切相关,互相补充的一种辨证方法。

三、弄清辨证论治的几个要点辨证论治,既要运用病因、病机等理论,也要弄清证候本身一些理论原则。证候,是在遭受不同的致病因素,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之后出现的。从各种不同临床表现出发,研究证的不同表现形式,研究复杂的外表现象与证的本质关系,研究各种不同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传变等等,都是由证本身的特点所规定的范围,扼要来说,辨证的理论原则,有如下四个要点。

(一)审证求因:不单是从证候来追溯发病原因,而是指巳病的不同证候表现,来审求证候学中的因,此间存在外因与内因相结合的问题。例如同一外感,阳虚者感寒,多从阴化寒,阴虚者感寒,多从阳化热;阳旺者伤湿,多湿郁化热,阴盛者伤湿,多寒湿郁滞。又如同一肮腹痛,虚寒者喜按喜温,便澹;实热者拒按喜凉,便燥,这是从证型中求因。因此,证侯学中的因,含义尚有所不同,审证求因,是治病求本的前提。

(二)分清主次:病证有单纯的,也有复杂的,复杂是占多数,往往有几种病和证同时存在。如表里、寒热、虚实错杂,如何辨认?这就应从症状分清标本缓急,先后轻重,也就是抓主要矛盾。如本有内伤,又兼外感(标),或先有外感,又伤七情或饮食,表里错杂,宜先治标而后治本,或标本同治,又如腹泻不止,伴身体疼痛(表),因腹泻甚急,治宜先治里而后治表,这些是以标本缓急而分清主次。“先喘后胀治在肺”,是因肺病累脾,“先胀后喘治在脾”,是因脾病累肺.这是以先后因果来分清主次。此外,若寒与热、虚与实的证侯同时错杂出现,可分析寒热、虚实孰多孰少?孰先孰后?来分倩主次,决定治法。分清主次,是辨证提纲挚领,是用药的准则。

(三)辨别真假:当疾病发展至极端时,有时会出现一些假象,如“阳极似阴”出现阳盛格阴的假寒证,“阴极似阳”出现阴盛格阳的假热证;又如“大实有羸状”出现假虚证,“至虚有盛候”的假实证。这些假象,如不细察,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必须撇开假象,抓住本质,同中辨异。假寒、假虚证,病的本质属热属实,多舌质深红,舌苔黄厚,脉象有力,语音高亮,寒不欲衣。假热、假实证,病的本质属寒属虚,多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无力,语音低怯,热不欲饮,再从病人体质的强弱,发病的原因,病的新久,以及治疗过程,作出正确的诊断。抓住本质,是辨别真假同异的关键。

(四)掌握传变规律:正邪斗争,阴阳脏腑之间的盛衰消长,使病变不断地运动变化,因此,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不只是出现一个证候,辨证结论,也不是一成不变,而应随着病情的转变而改变,尽管各种证候变化多端,但证与证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传变也是有规可循,有如下三个方面。

1、表里出入传变:表证不解,内传入里,出现里证,即是由表入里。某些里证,病邪从里透于肌表,则是由里出表,这种传变,取决于邪正盛衰。表证入里,多由机体抗邪力弱,或邪气过盛,如表寒证,继续出现“寒中肠胃”,表热证,继续出现“热结阳明”,甚或出现寒邪“直中”,热邪“逆传”。里证出表,多因机体抗邪力增强,如“伏邪外透”,内热烦躁,继而出现发热汗出,烦躁减轻,或见疹㾦透露,则是病邪自里出表。一般来说,表证入里是病势加重,里证出表是邪有出路,病势减轻,这是从表里出入传变观察病势轻重。

2.阴阳寒热转化: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从阴转阳,从阳转阴,是由人体阴阳偏胜所决定,先出现寒证,后见热证,为从阴转阳,如《伤寒论》“少阴病,下利,而利自止……,手足温”,是为阳长阴消之象。先出现热证,后见寒证,是从阳转阴,如高热,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度,阳从津脱,随即出现肢冷脉微,是为阴长阳消,阴盛阳脱之象。一般是阳长阴消,阴病转阳为顺,阴长阳消,阳证转阴为逆,这是从阴阳寒热转化观察病势逆顺。

3.邪正盛衰消长: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病证能否缓解和痊愈,取决于邪正盛衰的消长。若人体素健,感邪致病,经过适当治疗,抗力渐复,邪气渐退,正胜邪负,病证即可痊愈。若人体素虚,或邪盛而劲正虚,或治疗失当,抗力渐弱,邪气日盛,邪胜正负,病情即可逐渐增剧,甚至危殆,如表邪传里,初起即越经传,或“直中”、“逆传”,又如内伤杂病出现闭证脱证,病情发展急而重,是为正虚已甚,正不胜邪,邪无从出的结果。因此,任何疾病,可根据人体邪正盛衰消长,观察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及时采取防微杜渐的有效措施,以免发展成为邪胜正负的不良局面。

四、辨证的两个结合

(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辨证,是建立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实质包括辨病,辨证与辨病是相结合的,如《伤寒杂病论》每篇都以病、脉、证并论,又如清朝徐大椿在论述伤寒论六经病变指出:“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有病同而证异者,有证同而病异者,……盖合之则为病,分之则为证”。均明确地指出辨证与辨病的密切关系。当然,中医所辨的病,不包括现代医学的病,近年来提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在保持中医特色,辨明中医的病和证,又辨明现代医学的病,中西医结合,双重诊断,是并行不悖的。

(二)辨证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中医最初形成理论时,就汲取当时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如《内经》一书,就包含着当时的哲学、数学、历学、天文、气象、物候学等记载。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医也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辨证必须与现代各项有关检验、检测等方法相结合,使辨证标准化,舌诊、脉诊客观化,取得更多的客观指标,对揭示中医理论的实质,促进中医现代化,是大有裨益的。

五、小结

辨证论治,离不开理法方药,当然与中医基础理论的病因、病理、诊断、药物、方剂等学科密切有关,但证候有本身的特点,有辨证的理论原则,证候作为一门学科,与上述学科既有密切的联系,也应有明确的界限,没有辨证的理论原则,单有四诊与病因、病理,是不能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的。
(杨安时.浅谈如何进行辨证论治.衡阳医学院学报,1987,15(1):57-59)

上一篇:中医学的今世医学特点和健康“合真医学”

下一篇:中医学之气,气机升降出入机理的粗浅临床经验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