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金匮要略》中医经典之一

《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的作品,是中医经典之一。《金匮要略》为简称,其全称或曰“正名”却鲜为人知。
 
新材料呈现是考据条件
 
《金匮要略》几种重要的传本几乎是各本各名。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金匮要略》全称是《金匮要略方论》,因为明代赵开美编修《仲景全书》,其间收载的《金匮要略》就题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尽管赵开美之前还有几种其他刻本,书名都不一样,但因为晚近时期赵开美刻本影响较大,后来咱们都相信赵本的这个书名是正名了。
 
因为材料的缺失,曩昔弄不清楚该书的正名确实事出有因。不过随着新的材料呈现,便能够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
 
这儿说的“新的材料”,一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的元代后至元庚辰岁(即后至元六年,亦即公元1340年)邓珍序刻本,学界大都认为,邓珍本属北宋大字本传本,且为后世该书一些重要版本如明代俞桥本、徐镕本、赵开美本的祖本;二是指2007年在上海图书馆发现的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吴迁抄北宋小字本(这是抄本中明载的)。其间,邓珍本发现相对较早,现已被学界所留意,有的版次的高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已取邓珍本为蓝本,但吴迁本现在还较少被重视和研究。
 
《金匮要略》尽管归于张仲景的作品,但现在传世的《金匮要略》并非宋以前就有的相传古本,而是宋代官方据一种旧本做了重大改编而形成,且书名也是由宋代官方断定的。因而,追查该书正名,不需要追到宋以前,而只应从宋代的材料来断定。
 
从各本所载信息来推测
 
各本所载信息,就是不同传本中与书名相关的记载。比较这些信息与本书内容的关系,能够得出倾向性观点。各本中与该书书名有关的文字有以下几处:
 
其一,现传各本书名。邓珍本名《新编金匮方论》、俞桥本名《新编金匮要略方论》、徐镕本名《(新编)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徐镕本卷上书名有“新编”二字,林亿序、目录、卷中、卷下都没有“新编”二字)、赵开美本名《金匮要略方论》,吴迁抄本则名《金匮要略方》:这些传本书名各异,很难只根据这些书名断定孰为古貌,孰为传变。
 
其二,宋代高保衡、孫奇、林亿负责收拾了《金匮要略》,收拾之后撰写了一篇序文,这个序文的标题也是各不相同的,根本都是各传本书名后加“序”字。
 
其三,这篇宋臣序文交待了收拾进程,又特别阐明晰蓝本的书名及当初校成的命名:“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所自杂病以下,总算饮食忌讳,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仍旧名《金匮方论》。”
 
此条引自邓珍本,在第二句中阐明蓝本原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在末句阐明收拾之后的成书“仍旧名《金匮方论》”。归于邓珍本体系的俞桥本、徐镕本、赵开美本,这两处都是共同的。吴迁本也有这个序文,但后一处相应地是“仍旧名《金匮要略方》”。
 
其四,邓珍本和吴迁本在宋臣序之后,附有一段短文,这段短文与《肘后备急方》序文有些相似,其来历有些突兀,这儿不予讨论。而这段附文在邓珍本中标题附后,为“金匮方论序”,此序中谓:“仲景《金匮》录歧黄素难之方近将千卷,患其混杂烦重,有求难得,故周流华裔神州之内,收合奇异,捃拾遗逸,拣选诸经筋髓认为方论一编……”
 
俞桥本、赵开美本原样引证了此文,但无标题。仍是这段短文,在吴迁本题为“金匮要略方叙”,末句则是“认为要略一编”。二者各处都不相同。
 
因而,邓珍本体系各本尽管书名各不相同,序亦随书名变化,但序中的内容“仍旧名曰”以及附文中的“认为”处,各本都随邓珍本,称之为“方论”;进一步看,该体系诸本的书名尽管各异,但书名最末二字也一概为“方论”。吴迁本与此相异,在序文和短文中,与“方论”相对应的,都称为“要略(方)”。而“要略”二字,邓珍本全然没有呈现,但其体系中的他本则在各书名及相应序文标题中呈现了“要略”。
 
特别值得留意的是,邓珍本中还有邓珍序文,序文无标题,但序文中说:“宋翰林学士王洙偶得杂病方三卷于蠹简中,名曰‘金匮方论’,即其书也。”邓珍明知他所引证的宋臣序中记叙王洙所得书为“金匮玉函要略方”,但在其自己的序文中仍将其称为“金匮方论”,故可知,称为“金匮方论”完全是邓珍的个人认识。
 
回顾前引宋臣序,该书收拾的根底是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宋臣删除了其间伤寒的内容,又有所补充,再调整为方证同条,编成《金匮要略》一书。虽有补充,其内容仍然归于“要略”(节取重要内容),若称“仍旧名《金匮方论》”,未免名不符实,一是丢掉了原书“要略”的特色,二是与蓝本书名相去太远,何得称“仍旧名”?因而,书名中本来必当有“要略”二字。
 
俞桥本、徐镕本、赵开美本虽属邓珍本体系,但都在书名中加了“要略”二字,或许也正出自这样的理解。此外,上述邓珍序文,赵开美本也引证了。关于邓文中“名曰‘金匮方论’”的表述未加改动,但赵本新加的标题却是“金匮要略序”。明显相同觉得应有“要略”才对。不过,加了“要略”二字后,却又带来了和所秉承的邓珍本序文中“仍旧名曰《金匮方论》”不相共同的结果。
 
吴迁本之书名,比之宋臣序所称蓝本名只少了“玉函”二字,而“玉函”与“金匮”义本重复,省去“玉函”后就是“金匮要略方”,用此名,方合“仍旧”之义。
 
咱们还从邓珍本和吴迁本二本用语等方面的比较,判断出吴迁本更近古,正确性更高,因而也能够间接地认为其书名更为可信。请参见《〈金匮要略〉吴迁本与邓珍本对比研究》一文。
 
不过,这还只是通过彼此优劣或合理性比较所做的推理。在本书各本的书名与序文内容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依据。
 
从其他重要历史记载来判断
 
除各种传本涉及书名外,还有一些重要历史文献提及此书,能够帮助认定。
 
一是《宋书·艺文志六》载:“金匱要略方三卷(張仲景撰,王叔和集)。”《宋史》是元人使用旧有宋朝国史撰写而成,根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因而,《宋史》所用书名应该是忠实传述了宋代官方使用的称号。
 
二是宋代国子监牒文。在传世《脉经》中,保留着一份宋代国子监牒文。该牒文主要内容是:从前曾有朝廷批准开雕小字本《圣惠方》等五部医书以利实用的旧例,“今有《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王氏脉经》《补注本草》《图经本草》等五件医书,日用而不可阙,本监虽见印卖,皆是大字,医人往往无钱请买,兼外州军尤不可得。欲乞开作小字重行校正出卖,及降外州施行……”这一牒文还见于吴迁抄北宋小字本《金匮要略方》书末。二者可互证,并共同证明《金匮要略》一书宋代校正后的官方书名就是“金匮要略方”。
 
再者,对吴迁抄本作全本校读可知,吴迁全书抄写都较为忠实和正确;而牒文是比较可信的官方文书,有了牒文的佐证,能够相信,吴迁本所用书名《金匮要略方》就是该书开始断定和流行的书名。
 
那么,是否有或许大字本和小字本用了不同称号呢?明显也不是。上引牒文说得明白,是提出要对“皆是大字”的五本书改印小字本,而这五本包含《金匮要略方》在内。所以, 《金匮要略》大字本书名就是《金匮要略方》,而吴迁抄小字本则书名明写为《金匮要略方》。
 
从宋元医书引证看
 
使用电子资讯查检古书中《金匮要略》的引文所冠书名,能够看到的状况是:
 
其一,引证简称“金匮”者最多,大约有千例之多。但“金匮”二字在各传本名中都有,所以不能据此看出引自何书。
 
其二,引例冠以“金匮要略”者次多,大约有数百例。这个引证名能够排除邓珍本的“金匮方论”,但在另几种传本书名中都有“金匮要略”4字,所以引证名归于这几种传本中的哪一种,也不能说清楚。
 
其三,引证邓珍本书名的“金匮方论”(略“新编”二字),约有10处引证。邓本珍早前曾经撒播较广,在必定含义上说,邓珍本在南宋至明初有或许曾是该书的威望传本,包含吴迁抄本中还有数处与邓珍本比校的记载。所以,有这样的引证是不奇怪的。
 
其四,引证书名为吴迁本书名“金匮要略方”的,例数很少,在10例以下。但其间有南宋张杲《医说》的引例。见该书卷七有《四时不食》条,引文为:“《金匮要略方》曰: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本条出自《金匮要略·禽兽鱼虫忌讳并治第二十四》。《医说》初稿于1189 年,成书于1224年。在咱们查到的《金匮要略》引证文献中,引全称的以该书为最早,而其引证名恰恰是“金匮要略方”。当然,引证时称“金匮要略方”这一书名较为罕见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古人引书惯用简称,5个字的书名全引的机会本来就比较少。
 
赵开美所用书名有6个字,俞桥本、徐镕本的书名字数更多,咱们用网络资讯查检,明以前古籍中,没有一处引证《金匮要略》时的书名为以上三者全称的。一方面当然因为此三者书名字数偏多,古人不大会引这么长的书名;另一方面也在必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书名是他们各自自拟的。
 
归纳上述剖析,宋代收拾《金匮要略》时断定的书名就是《金匮要略方》,其他书名都是收拾、刊刻者重拟的。(沈澍农 张承坤)

上一篇:周家台秦简《病方》“干者”考

下一篇:皮纹在《中医确诊学》中的记述 皮纹的概念和使用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