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肾主骨”“少阴主骨”理论源流

“胆主骨所生病”刍议
 
“肾主骨”“少阴主骨”, 在《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 多篇中反复提及, 属于中医藏象学说五行五体相应的重要内容, 为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所验证。同样在《内经》中首次提出“胆主骨”理论, 但其影响力远不及前者, 理论认识的混乱制约了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胆主骨”“膀胱主筋”等理论属于中医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 基于这种认识, 尝试以整体观梳理十二经气血升降规律, 对“胆主骨”“膀胱主筋”等理论进行解析。
 
理论源流
1.理论来源
“胆主骨”初见于《内经》, 如《灵枢·经脉第十》曰:“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1]。《素问·热论》记载:“三日少阳受之, 少阳主骨”[2]。“少阳主骨”, 并未明确手、足少阳经何经主骨或手足少阳经同主骨, 学者大多认为本篇所述六经为足之六经, 因此, “少阳主骨”亦当为“足少阳主骨”之意, 与《灵枢·经脉第十》意义相同。“胆主骨”与“少阳主骨”, 其内涵一致, “少阳主骨”较为笼统, “胆主骨”明确为足少阳胆经主病, 但需明确为经络主病, 并非脏腑主病。《灵枢·根结第五》从开阖枢的角度论述足少阳与骨的关系:“太阳为开 (关) , 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 故骨繇者取之少阳”。
 
2.医家解读
《黄帝内经太素》主要从五行相生、经络循行以及筋骨关系等角度解释“胆主骨”, 如“水以主骨, 骨生足少阳, 故足少阳痛病还主骨也”、“足少阳脉主骨, 络于诸节, 故病诸节痛也”、“少阳主筋, 筋以约束骨节”[3]。《素问·热论》言:“三日少阳受之, 少阳主骨”, 丹波元简在《素问识》中指出:“盖太阳主皮肤, 阳明主肉, 少阳主骨, 从外而内, 殆是半表半里之部分”[4], 从部位来解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引述全元起注释:“少阳者, 肝之表也。肝候筋, 筋会于骨, 是少阳之气所荣, 故言主于骨”[5], 亦从筋骨的关系进行解读。
 
众前贤之说都有可取之处, 且基本于立足“肝主筋”“肾主骨”“肝胆互为表里”, 各从某个侧面进行解读,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胆主骨”“膀胱主筋”“胃主血”, 为《内经》同一篇中的观点, 若解读的角度仅适用于“胆主骨”此条, 而对于解释“膀胱主筋”“胃主血”过于牵强, 则难以令人信服。
 
临床实践
1.针灸应用
《难经》云:“经言八会者, 何也?然:腑会大仓, 脏会季胁, 筋会阳陵泉, 髓会绝骨”[6], 首次提出经络学说中重要的八会穴概念, 其中“髓会绝骨”, 绝骨为胆经经穴, 常用于治疗与骨、髓等相关疾病。
 
2.方药应用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言:“风病, 面目浮肿, 脊痛不能正立, 隐曲不利, 甚则骨痿, 脉沉而弦, 此风邪乘肾也, 柴胡桂枝汤主之”[7]。这个条文可以看做是“足少阳主骨”理论的具体方药应用。“脊痛”“骨痿”, 病机为“风邪乘肾”, 方用和解调枢机的柴胡桂枝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云:“凡髓虚实之应, 主于肝胆。若其腑脏有病从髓生, 热则应脏, 寒则应腑”。孙真人在髓虚实篇中提出“凡髓虚实之应, 主于肝胆”, 虽未明确提出“胆主骨”, 但是提出“髓虚”, 为“胆腑中寒”, 方用“羌活补髓丸”[8]。
 
整体解析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不局限于某个特定角度, 而从整体去探讨“胆主骨”的理论内涵。为了更好地说明此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精气血津液神
《灵枢·经脉》中六阳经主病简言之, “胆主骨”“膀胱主筋”“胃主血”“大肠主津”“小肠主液”“三焦主气”, 六阳经主“气血津液筋骨”所生病。“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 而“筋骨”属于“皮脉肉筋骨”五体部分。五体和精微物质不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同时列举, 也造成“六阳经所生病”理解的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精气血津液神”理论简要梳理。
 
1.1精气津液血脉与血脉营气精神
中医学关于精气血津液神理论, 在《内经》中有较全面和系统的论述。《灵枢·决气第三十》载:“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 余意以为一气耳, 今乃辨为六名, 余不知其所以然”。此六者与“精气血津液神”学说相比, 有“脉”无“神”。藏象学说中, 心有“主血脉”和“主神明”两个最基本的生理功能;“神”与“脉”其功能相通, 均有统驭精气之作用, “壅遏营气, 令无所避, 是谓脉”。《类经·摄生类》言:“虽神由精气而生, 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 则又在吾心之神”[9]。《决气篇》对“精”“气”“血”“津”“液”“脉”六者的认识, 既有物质层面的精微物质, 同时又有一气周流运动观:六气为一气, 变化周流不息。本篇虽言及“六气者, 各有部主也”, 但并未明确六者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灵枢·本神第八》中明确血脉营气精神与五脏的对应关系:“血、脉、营、气、精、神, 此五脏之所藏也”、“肝藏血, 血舍魂……脾藏营, 营舍意……心藏脉, 脉舍神……肺藏气, 气舍魄……肾藏精, 精舍志”。《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言:“所谓五脏者, 藏精气而不泻也, 故满而不能实”。五脏主藏精气, 气血精神营为人体之精气, 为五脏所藏。精气血津液与五脏配属, 肝藏血, 肺藏气, 心藏神, 肾藏精, 脾藏营 (津液) 。与“精、气、血、津、液、神”相比, 《本神篇》中有同属于心系的“脉”与“神”, 而“津”与“液”被“营”取代。“营”与“津液”有密切的关系, 津液是水谷经六腑传化所得, 为形成五脏脾所藏之营的重要来源。
 
1.2精气血津液神与气血津液筋骨
精气血津液神学说, 其中的主体应当是精 (肾) 、神 (心) 、气 (肺) 、血 (肝) 、营 (脾) , 是以五脏功能为主体, 为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灵枢·经脉篇第十》中六阳经主“气血津液筋骨”所生病, 为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六阳经及其所络属六腑功能为主体的理论学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五脏藏神, 故曰神脏, 有神机变化, 侧重出入;六腑则侧重于气立, 以升降为主。所以“气血津液筋骨”所生病, 当以经络学说之六阳经升降为主, 以脏象学说之脏腑功能为辅进行解读更为恰当。
 
根据经络走行, 手之三阴, 胸走手;手之三阳, 手走头;足之三阴, 足走腹;足之三阳, 头走足。在《内经》中, 与手经相比, 足经在气机升降之中普遍处于主导地位。以人正常站立姿态观之, 十二经升降特点可总结为:手三阳经随足三阴经而升, 手三阴经随足三阳经而降。手少阳三焦主气, 手阳明大肠主津, 手太阳小肠主液;足厥阴主肝, 足太阴主脾, 足少阴主肾;进而言之, 三焦气、大肠津、小肠液随肝脾肾而升, 同理心、肺、心包随胆、胃、膀胱而降。
 
2.脏腑别通
2.1脏腑别通源流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 除了我们熟知的脏腑互为表里外, 还存在脏腑别通理论, 对于理解人体气血周流、津液输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脏腑别通, 其源头可能来自《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及《灵枢·根结第五》中开 (关) 阖枢理论:“太阳为开 (关) , 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太阴为开, 厥阴为阖, 少阴为枢”。
 
脏腑别通首见于明朝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条分》, 转引《五脏穿凿论》中“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别通”[10]。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 删去“肾与命门别通 (津液胃虚, 宜大补右肾) , 此合一之妙也”一句, 并对其他内容逐条解析[11]。董氏奇穴传人杨维杰依据三阴三阳开阖枢, 拓展了“胃与心包别通”。至此十二经所属脏腑别通关系基本得以确定, 即“心与胆别通, 肝与大肠别通, 脾与小肠别通, 肺与膀胱别通, 肾与三焦别通, 心包与胃别通”, 其规律即手经与足经配, 阴经与阳经配, 同主开 (太阴与太阳) 、同主阖 (厥阴与阳明) 、同主枢 (少阴与少阳) 者相配。
 
2.2脏腑别通在十二经升降中的应用
参照脏腑别通理论, 十二经升降关系会更加具体。胆与心别通, 同主降, 手经随足经而降, 因此心经之气随胆经之气而降, 胆降则心降。同理, 胃降则心包降, 膀胱降则肺降。大肠与肝别通, 同主升, 手经随足经而升, 因此大肠经之气随肝经之气而升, 肝升则大肠升。同理, 脾升则小肠升, 肾升则三焦升。
 
3.“气升水布, 火降血下”为十二经升降规律的特点
《本经疏证》言:“盖惟下焦阴中有阳而气生, 故阴恒由命门以升;上焦阳中有阴而气化, 故阳恒由膻中以降”[12]。阴阳气血水火, 阴升阳降, 气升水布, 火降血下, 为人体基本的生理特点, 十二经升降规律特点也符合这一基本规律。
 
肝升则大肠升, 大肠主津, 因此足厥阴肝经温化而升, 大肠方能吸收转输“津”于上;脾升则小肠升, 小肠主液, 因此足太阴脾经温化而升, 小肠方能吸收转输“液”于上;肾升则三焦升, 三焦主气, 因此足少阴肾温化而升, 手少阳三焦方能布散“原气”于上。肝脾肾足三阴经气化升腾, 则手三阳随之而升, 原气津液升腾于上, 升已而降, 进而布散全身, 此过程可简述为“气升水布”。
 
从藏象言之, 血藏于下焦之肝;自经络言之, 血藏于冲脉血海。足阳明胃降则手厥阴心包随之而降, 厥阴主脉, 脉可“壅遏营气, 令无所避”, 脉气下降则血随之而降, 藏与血海。五脏居上焦者当降, 心、心包、肺当降, 心与包络皆属于火, 肺属金有制节之功, 金气肃降有助于火降于下。足三阳胆、胃、膀胱得降, 手三阴心、心包、肺随之而降, 则火降于下焦, 血藏于血海, 此过程可简述为“火降血下”。
 
肝主筋、肾主骨, 肝肾皆位于下焦, 且骨正筋柔不仅依赖阴血之濡养, 还需要阳气之温煦。《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曰:“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阳气养神则精, 养筋则柔。“火降血下”, 火降可温煦之, 血下可濡润之。因此, 足三阳经气之升降对于筋骨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4.既济水火, 交互金木
《辅行诀》云:“此六方者, 为六合之正精, 升降阴阳, 交互金木, 既济水火, 乃神明之剂也”[13]。“升降阴阳, 交互金木, 既济水火”, 最能体现中医平调中和、整体观念的特点。调金以治木病, 调火以治水病, 为最具传统中医思维特色的治疗法则。
 
调金以治木病, 降肺金之气可调治筋病。而肺金之气与膀胱经之气别通, 且随膀胱经之气而降。因此, 调膀胱经之升降即可调肺金之升降, 交互金木, 以治筋之病, 故膀胱足太阳之脉, 主筋所生病。
 
调火以治水病, 降心经之气可调治骨病。心经之气与胆经别通, 且心经之气随胆经而降。因此调胆经之升降即可以调心经之升降, 既济水火, 以治骨之病, 故胆足少阳之脉, 主骨所生病。
 
现代研究
在《内经》中, 大量记载论述“肾主骨”“少阴主骨”的理论,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一直有效指导着临床。“胆主骨”或者“少阳主骨”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记载较少, 影响远不及前者, 但因其独特的角度, 对丰富中医理论, 提高中医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界众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取得一定成果。
 
司誉豪等[14,15]认为, 由于《内经》未作充分解释、经典原文存在争议、临床适应症不明确以及后世医家理论阐释不统一等原因, 导致“少阳主骨”理论指代模糊;此外认为“少阳主骨”与胆源性骨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另有研究者等[16,17]认为, “肾主骨”偏于骨之体, “少阳主骨”主骨之用。王灿[18]从相火周流的角度解释“胆主骨”, 认为相火随胆经而下, 秘藏于肾, 化为肾中一点儿元阳, 肾水温煦而不寒, 精温自能生骨。王丽敏等[19]认为可从“少阳主骨”解析痹证发病机制。杨英昕等[20]认为可以从“少阳主骨”论治软组织损伤。谢健[21]采用足少阳经穴为主治疗骨、关节等多种疾病52例取得较好疗效。江花等[22]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电针足少阳经穴确有抗骨质疏松效应。周鑫等[23,24]根据少阳主骨理论, 以小柴胡汤为加减提出“少阳主骨方”, 通过食蟹猴自然退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研究, 认为少阳主骨方可以通过调控p16/Rb及p19Arf-p53-p21Cip1途径, 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历代医家大多单从“胆主骨”这一个视角进行解读, 没有将其放入六阳经、乃至十二经主病基本规律的整体中去探讨, 虽然不乏有真知灼见, 但难免有盲人摸象之嫌。基于此, 笔者尝试通过整体观的视角去探讨六阳经主病的规律, 探讨“胆主骨”可能理论内涵及所涉及的人体气化过程, 以期更明确、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限于个人水平和认知, 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处, 仍需进一步深入思考及临床验证。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魏赈权 韩隆胤 黄文广 郭文杰 刘小宝 林昌松

上一篇:八纲辨证之源流“逆陷、散郁”析释

下一篇:中医学中常提到“四大经典”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