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太阴表证“见病知源”太阴里证

“见病知源”体会太阴证
 
《伤寒论》太阴病篇从第273条论述至第280条止共载8条3方, 若以张仲景“见病知源”思想从398条整体来体会, 则是另一番情景。太阳主开为三阳之表, 条文论述达170余条;太阴为三阴之表, 亦主开, 只不过是“阳去入阴, 一表一里, 一阳一阴”, 其涉及内容丰富, 有太阴表证、太阴里证、太阴表证兼证等。
 
太阴之上, 湿气主之, 从本而化。足太阴脾为湿土, 手太阴肺为寒燥, 肺为脾之储痰之器, 清金不胜湿土而从湿化, 表现为太阴之上, 湿气主之, 太阴本湿标阴, 中见阳明燥气, 但标本同气, 远胜中见之气, 故太阴从本化。涉及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包括肺、脾两脏, 经脉循行之所, 以及肺主之皮毛、脾主之肌肉、四肢。藏精微物质为营血和气, 主运化主气行津液。故其病机总体偏里虚寒, 邪气伤之多从湿化, 病痰饮水湿, 病清浊不分, 病位涉及肺、脾、肌肉、四肢、皮毛等, 病证有太阴表证、太阴里证、太阴表证兼里证等。《伤寒论》第277条:“自利不渴者, 属太阴”[1]108。第278条:“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者, 此系在太阴”[1]108。第279条:“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1]108。以及第273条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1]107等条文, 均可指导辨太阴病的特异性病位。
 
太阴表证
十二经皆有表证[2], 太阴经亦如此。《伤寒论》第276条:“太阴病, 脉浮者, 可发汗, 宜桂枝汤”[1]107。明确提出太阴病, 有可发汗之证, 即是表证[3]。太阴为三阴之表, 主皮毛、肌肉、四肢, 病变位置和发病为表证的机会也很多, 此时宜用汗法给邪气以出路, 但要顾及病传太阴, 其脾藏之营和肺藏之气多少已经受损, 此时不宜麻黄等强发汗, 宜桂枝汤和解汗之。不仅如此, 即使是太阴实证也要顾护脾胃之气, 正如张仲景在第280条论:“太阴之为病, 脉弱,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 宜减之”[1]109。胃气虚弱的患者, 用药亦当思前顾后, 不可拘泥, 所谓保一份胃气, 存一份生机。
 
1.太阴寒湿表证
《伤寒论》第98条曰:“得病六七日, 脉迟浮弱, 恶风寒, 手足温, 医二三下之, 不能食, 而胁下满痛, 面目及身黄, 颈项强, 小便难者, 与柴胡汤, 后必下重;本欲饮水而呕者, 柴胡不中与也, 食谷者哕”[1]59。此条所述为太阴表证, 所谓无热恶寒, 发于阴也;论中第278条:“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者, 此系在太阴”, 也说的是太阴经的表证;况“病得六七日, 脉弱”明言病在三阴经, “脉浮, 且颈项强, 恶风寒”意仍有表证, 但没有少阴“脉沉, 手足冷”, 没有厥阴“脉微, 手足厥寒”。
 
邪气仍为寒湿, 邪传太阴脉已弱, 营卫之气自然不足, 太阴脾土, 湿气所主, 若为单纯寒邪可能是“血弱气尽”伤半表半里的少阳经了, 也就有了后文“柴胡不中与之, 与柴胡汤必下重”的告诫。寒与湿具有“凝和濡”的特性, 虚弱的表气与之相争, 故而恶风寒, 但相争在太阴之表且正气稍不足则手足自温, 而不会是像太阳“发热恶寒”、少阳“往来寒热”、阳明“不恶寒, 只恶热”。误二三下之, 寒湿入里, 阳明太阴相表里故不能食, 小便难而湿气不能从下利之, 颈项强而寒气不能从表而汗之, 寒湿郁滞太阴气分, 太阴中央主色为黄, 故见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若为表寒引动营分湿热则会是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 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1]104所论。“呕、哕”乃太阴虚弱邪气在表, 食谷饮水稍增营卫之气, 正邪相争邪气欲外达的表现, 但此时已非饮食所能救, 多饮暴食则会反伤脾胃之气。表证发汗乃是正治, 故当发汗散寒透湿,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恰好合拍。
 
2.太阴风湿表证
《伤寒论》第274条曰:“太阴中风, 四肢烦疼”[1]107;第276条:“太阴病, 脉浮者, 可发汗, 宜桂枝汤”[1]107。此二条贵在言明“太阴中风、可发汗”是太阴脾所主的肌肉受了风邪形成的表证。
 
第174条:“伤寒八九日, 风湿相抟, 身体疼痛, 难以自传侧, 不呕, 不渴, 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附子汤主之”[1]83-84。此条叙述太阴风湿表证, 脉虚是太阴脾阳不足, 太阴主湿、脾主肌肉, 为三阴之表, 故太阴所主之肌表易受风邪和湿邪所伤, 风湿郁阻肌肉营分运行, 加之湿性重浊濡滞, 故身体四肢疼痛或烦疼, 难以左右侧转。“不呕、不渴”为鉴别“表证和里证”的要点, 湿邪在太阴之里, 脾阳虚而运化水谷不及, 中焦痞塞, 湿气阻滞津液输布则口渴, 影响了胃的和降则作呕。有些注家按:不呕为病不在少阳, 不渴为病不在阳明。实有些牵强, 与第61条“不呕, 不渴”有天壤之别。脉浮者, 病在表;虚乃本气虚, 涩乃湿之体现和邪气郁阻营分的证明。不可桂枝汤发汗, 需顾及脾虚之本, 助阳解肌而祛风湿, 桂枝附子汤主之。
 
3.太阴中风、荣气不足表虚证
《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 身疼痛, 脉沉迟者,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1]50。太阳主营卫, 主开, 为三阳之表;太阴主气血, 主开, 为三阴之表。太阴肺主皮毛, 卫气所使, 脾主肌肉, 营血所守。太阳肌表中风, 脉浮缓, 营分不足也, 与桂枝汤发汗, 汗后身疼, 脉转沉迟, 不可再行发汗。故第49条告诫之“身重心悸者, 不可发汗”[1]48-49, 为何呢?荣血不足则肌肉失荣, 心失所养, 患者“尺中脉微”或“尺中迟”, 此为里虚, 不可汗。由于荣气不足, 风邪直中太阴, 脉象可由浮弱、浮缓或迟缓转变为迟、沉迟或微, 病所的层次有太阳、太阴之别, 营血有不足和虚弱的不同程度。前者可用桂枝汤, 出现后续的脉象, 雷同第301条“少阴伤寒, 脉反沉”之意, 则需表里实, 养营益气, 津液自和, 自汗出而愈, 桂枝新加汤主之。
 
太阴里证
三阳主表, 阳去入阴, 三阴主里, 太阴虽为三阴之表且太阴表证亦不少见, 但太阴病中仍以里证为主。
 
1.太阴虚寒湿阻证
《伤寒论》第277条:“自利不渴者, 属太阴”[1]108, 其病机为脾藏有寒;太阴病提纲第273条:“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1]107, 其病机为“脏寒生满病、湿盛则濡泻”[4]。
 
太阴主大腹, 寒湿凝滞, 中焦气机不运则腹满而间断性痛, 脾胃相表里, 上逆犯胃则吐, 纳运失职则食不下;寒湿下注则泄泻。因湿属阴邪, 其性濡滞, 故虽有吐泻, 而不自觉口渴。此有别于少阴虚寒, 不化气升腾, 表现为“自利而渴”。治法在第277条道:“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1]108。结合第396条:“大病差后, 喜唾, 久不了了, 胸上有寒, 当以丸药温之, 宜理中丸”[1]136。再者第159条叙述“理中者, 理中焦”之意, 太阴寒湿仍可袭用本方加减。根据霍乱篇第386条“寒多不用水者, 理中丸主之。腹中痛者, 加人参;腹满者, 去术, 加附子一枚”[1]32之意, 附子理中汤与本证较为合拍, 既属“四逆辈”也涵“理中焦”之旨。对于腹满而痛的鉴别在于寒湿的病机, 寒是虚寒, 湿是内湿, 不同于大实痛之桂枝加大黄汤, 更有别于寒积实痛之大黄附子汤。
 
2.太阴脾虚气滞证
《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 腹胀满者,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1]。腹胀满这一症状有深浅之分, 初期自觉腹胀满闷, 进一步可显现弹之有声影响呼吸行走等。《黄帝内经》曰:“清气在下, 则生飱泄, 浊气在上, 则生䐜胀”。浊气之形成在于脾气虚, 运化不及, 中焦升降失常, 脾不能升胃不能降。固此者本太阴脾虚, 外感邪气, 本因建中而误用汗法, 邪气内传三阴, 气虚则运化失常而湿停, 湿邪进一步阻滞气机而出现腹胀满。临床上这类患者一般饱食后, 下午出现腹胀满症状的机会较多, 这与太阴中见之气“阳明”相关, 因“阳明病, 欲解时, 从申至戌上”, 申、戌时之间是下午, 阳明气之旺时, 本已气虚气滞, 邪正相争则更使壅塞, 已成虚实夹杂之机。故取虚实并用、下气除满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临证严格按照原方剂量使用, 一剂知效。
 
3.太阴寒格证
太阴寒格证可以理解为上热下寒证, 但不能误以为是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证。《伤寒论》第359条:“伤寒, 本自寒下, 医复吐下之, 寒格, 更逆吐下, 若食入口即吐, 干姜黄芩黄连汤主之”[1]125。患者既往已本有脾寒便溏的情况, 目前受了寒风, 邪热内传胸中, 可能出现了第21条描述的寒欲外解之“脉促胸满”的症状, 医者失察于问诊, 忽略了第81条“凡用栀子汤, 病人旧微溏者, 不可与之服”的告诫, 以为仅是“胸中有热”, 按“病在上者, 因而越之”之法后, 下利就明显了。为何呢?《伤寒论》中释为“寒格”, 脾本阳虚, 加之重以苦寒之剂, 中阳再伤, 虚寒格于中焦, 胸中热邪虽用下法, 而不能走阳明, 格郁热于上焦。此若饮食入口便会吐, 郁热在上寒格于中之故也!需寒热并用、辛开苦降, 干姜黄芩黄连汤或黄连汤均可。
 
需鉴别寒格证与阴盛格阳证、真寒假热证, 前者同时存在寒热之邪, 治疗需兼顾寒热;后者乃阴寒隔绝虚阳于外或上, 治疗直需回阳救逆, 若患者拒药则稍加苦寒反佐。关于黄连汤和干姜黄芩黄连汤的选择, 第173条论:“伤寒胸中有热, 胃中有邪气, 腹中痛, 欲呕吐者, 黄连汤主之”[1]83。其实两方的病机均可高度概括为“胸中有热, 胃中有邪气”, 黄连汤的上热是没有经过误治就存在的, 因外感寒邪触发宿疾, 脾胃虚寒故腹中痛, 上焦有热故欲呕。只是微微侧重于下寒, 必然的腹痛会伴随下利, 况上热之症状只是“欲呕吐”并非“入口即吐”, 故方药在大队温热药中加三两黄连。
 
4.脾约证
《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抟, 大便则硬, 其脾为约, 麻子仁丸主之”[1]101。关脉浮涩, 浮乃胃中燥气强, 涩乃脾阴不足, 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故小便数而大便硬, 因此病机解释为“其脾为约”。
 
论中首次出现“脾约”二字是在第179条言阳明病的常见三条来路之“太阳阳明者, 脾约是也”。结合第181条体会这就让初学者费解, 脾为太阴, 何以先言太阳而转太阴?结合179条下文, 正阳阳明乃胃家实证, 少阳阳明乃津虚大便难, 故太阳阳明就不是单单的津虚便难了!《伤寒论》中叙述为“此亡津液”, 疾病的层次绝对不单是阳明燥结了, 亡津液导致脾阴虚损, 关脉涩, 津液无法还入胃中, 小便数。
 
阳明之上, 燥气主之, 中见太阴, 从太阴湿化, 燥湿相济则相安无事, 若湿化不足, 则燥气强而关脉浮, 大便必硬。因此太阳阳明者, 用麻子仁丸润导苦降兼顾脾胃;正阳阳明者, 大承气攻之;少阳阳明者, 调胃承气汤和之或增液承气汤也未尝不可, 正如265条少阳病发汗后的谵语属于“胃不和”。脾约证之便难, 可如同第244条描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 原因在于本“寸缓关浮迟弱”之人患了太阳病, 关浮者, 欲传阳明, 寸缓者, 伤了风邪, 尺弱者, 胃气不足也。患者应该表现为发热汗出而渴, 五苓散即可双解表里, 但医者下之后而恶寒, 心下痞, 小便数而大便硬, 根据第279条“本太阳病, 医反下之, 因尔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1]108之论, 本例也必将会腹部时而隐隐作痛, 言痞即是腹满之意。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主治, 只不过此时因“尺弱”而需要减大黄、芍药的用量而已。
 
5.木克土证
《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 心中悸而烦者, 小建中汤主之”[1]60。诸多医家由此条形成“实人伤寒发其汗, 虚人伤寒建其中”的惯例[5], 稍有笼统之嫌, 六经均有伤寒之例, 譬如少阴伤寒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 厥阴伤寒主以当归四逆汤, 此条不少医家论作太阴伤寒, 认为中虚为因外寒内陷为果, 但有别于中虚寒湿之理中丸证, 理中丸之寒是内寒、寒湿、中虚生寒。三阴伤寒不能强汗, 因病位到了三阴的层面其阳气已然受损。结合第279条:“本太阳病, 医反下之, 因而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也,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1]108, 以及第100条:“伤寒, 阳脉涩, 阴脉弦, 法当腹中急痛, 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 小柴胡汤主之”[1]60。可知, 小建中汤证的发展, 前期可能是桂枝加芍药汤证, 小柴胡汤可为善后之用。从桂枝法到小建中法, 重在芍药剂量的变化, 阳旦汤本为升阳之用。结合四逆散证及黄芩汤证来体会, 倍芍药者意在降少阳胆木。阳脉涩者, 血少、血行不畅;阴脉弦者, 厥阴之动, 肝苦急也, 弦为涩之因, 又为涩之果, 厥阴秉春之少阳生发之气, 平阴升阳, 若少阳不降, 则相火不温肾水, 厥阴不温则不升而泄, 可传变, 早期克土、侮金, 晚期子盗母气传肾、金反克。因太阴之表肌肉伤了寒邪而出现腹中急痛, 是木克土, 太阴主大腹, 论中曰“此属太阴”是也, 病位在太阴厥阴, 病机为少阳不降、厥阴不升。苦降辛散甘缓佐以培土防变, 小建中汤后若没有厥阴层面的问题, 则可与小柴胡汤和少阳解太阴。建中实乃平衡左升右降而建中焦斡旋之气也, 理中视中焦之寒、太阴之湿为主病机, 斡旋之气亦不能主。在结合第96条来体会第102条, 就会明晰此病机是在太阴。
 
太阴兼证
太阴兼证范畴较广, 太阴主开主里, 三阳三阴均可合并并病, 若以“一气周流”而论[6,7], 中焦斡旋之气可涉及余十一经的升降出入,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 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 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 器散则分之, 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 无不升降, 化有小大, 期有近远, 四者之有而贵常守, 反常则灾害至矣”。篇幅所限, 故另作他论。
 
参考文献
[1]汉·张仲景.伤寒论.杨学, 点校.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2
[2]程贤文, 施维群.“见病知源”体会少阳表证.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40 (5) :353-355
[3]纪立金.《伤寒论》太阴表证之探析.中国医药学报, 2002, 17 (9) :521-522
[4] 明·马莳.黄帝内经注证发微.孙国中, 点校.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2:1-120
[5] 梁华, 龙郭芳.“实人伤寒发其汗, 虚人伤寒建其中”发微.光明中医, 1986, 6:47-48
[6]毛文艳.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探析.江苏中医, 2016, 48 (3) :6-8
[7]饶洪, 郭书英, 张雪琳.痞满证治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 (12) :5387-5388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程贤文 施维群 王峰 崔翔 王新磊 张博 华鹏 万文雅 杨涛 张亚梅 曾霞 唐梓涵 刘遥顺 李垚 王振东 姚应琴 王磊 刘磊

上一篇:桃核承气汤发微

下一篇:《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系列丛书》刍议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