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冬天更容易“上火”

  很多人都习惯用“上火”来描述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你知道到底什么是“上火”吗?为何桂林人在冬天更容易“上火”呢?

  

  “上火”是通俗说法

  要想理解“上火”,得从“火”说起。我们知道,火能产生热力,给人带来温暖,这是火对人有利的方面;火也能把东西烧毁,给人带来灾难,这是火对人不利的方面。中医里说的“火”就是用自然界的火来打比方,其中有利的方面可以看成是“生理之火”,不利的方面为“病理之火”。

  生理之火指的是维持人体内正常生命活动的阳气,这些阳气像火一般,温煦、推动着人体的脏腑功能。火如果不受控制,就会蔓延成火灾;人体内的火也就是这些阳气,一旦失去了制约和调节,就会向上冲击,引发各种病症,这就是“病理之火”。

  元代名医朱震亨说“气有余便是火”,阳气过盛就会像火一样“灼烧”人体,出现各种红、肿、热、痛的症状。因此,“上火”虽然是一个中医概念,但指的不是具体某种病,而是多种病症的概括性说法。普通人会把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便秘、流鼻血、脸上长痘痘等情况,统称为“上火”,虽然不够严谨,但却通俗而形象。

  

  为何冬天爱“上火”

  很多人或许会有疑惑,为何冬季天寒地冻,还会容易“上火”呢?这就得说到引发“上火”的因素了。冬天里引发上火的因素,主要是天气和饮食。

  冬季天气比较干燥,如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或是使用取暖器、电热毯等取暖设备,很容易口干舌燥,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要是不注意补充水分,就很可能出现各种“上火”症状。

  饮食上,桂林人冬天喜欢吃狗肉、羊肉来御寒,各种火锅、烧烤等也都是很受欢迎的冬季美食。狗肉、羊肉等肉类本来就是温热的食物,再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辛辣的配料,可谓“热上加热”。这些内热大量地进入人体后,得不到充分疏导和排泄,就会在体内积聚,引发“上火”。

  

  如何给自己“灭火”

  谁都不愿“惹火上身”,所以平常要多喝水,管好自己的嘴,不贪一时之口福。如若不慎“上了火”,就得采取相应措施去“灭火”。

  谈到“灭火”,首先要知道“起火”的原因。中医把“上火”分为“实火”和“虚火”,这两种火的扑灭方式就截然不同。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正常的人体是“水火相容”的,里面的“水”和“火”是均衡的。如果身体阴虚,“水量”不足,“火势”就会过猛,出现“虚火”。如果从外部吸收进来一些“外火”,导致“火势”过猛,则是“实火”。所以扑灭“虚火”需要滋补阴津,增加“水量”;扑灭“实火”则需要把“外火”疏导出去。这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除了知道原因,我们还需要知道“起火”的具体部位。中医里常根据脏器学说,将“上火”分为心火、肝胆火、胃(脾)火、肺火。例如一个人脾气暴躁,“火气太大”,就多半是“肝火”旺盛,“灭火”的方法就是清肝去火。

  我们常吃的一些食物就有不错的“灭火”功能,比如吃莲子汤去心火,吃猪肝可去肺火,喝绿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猪腰去肾火。需要注意的是,去火前一定要辨别原因和部位,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火上浇油”。

上一篇: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下一篇:大寒时节的养生保健养阴阳之气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