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中医健康认知与健康管理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所以从古至今, 无论西医还是中医, 对健康的探索和研究都未曾间断。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21世纪的医学不再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 而是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1]。当前, 我国正在推进建设健康中国战略, 健康被放在了优先的战略地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突出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在新时代医学发展的重大需求背景下, 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并体现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之路, 已迫在眉睫。
 
健康的概念
1. 健康
“健康”在古汉语中多以“健”或“康”的形式出现, 而“健康”一词, 多见于近代, 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已有记载:“后亦俾用生山药末煮粥, 调白布圣服之, 四十余日病愈, 身体健康”。
 
而关于健康的基本概念, 《黄帝内经》提出:“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指出“体液学说”:“健康意味着 (身体内) 血液、黏液、黄疸液和黑胆汁四种液体达到平衡状态”, 认为机体要想保持健康状态必须要保持体液平衡。
 
到了1946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的定义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1978年, 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内涵, 认为:“健康是基本人权”, 并再次深化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方面完好状态的定义。
 
随着社会进步, 生活物质改善,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1986年, WHO在《健康促进渥太华宪章》中, 对“健康”这一概念进行补充, 认为“要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 人们必须要有能力识别和实现愿望、满足需求以及改善或适应环境。因此, 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资源, 而不是生活的目标, 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 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1989年, WHO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 指出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1990年, WHO专门提出了“道德健康观”, 即:在原来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基础上加上道德健康这一概念。至此, 健康的概念得以基本确立。
 
总之, 健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 身体形态发育良好, 体形匀称, 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 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 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 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各种生理刺激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1992年, WHO发表的《维多利亚宣言》则具体明确提出健康有四大基石, 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中医健康内涵
中医对健康状态的定义通常指个体处于“阴阳自和”“形与神俱”“天人合一”的最佳功能状态[2]。《黄帝内经》多以“平人”论之, 如:“平人者, 不病也”。
 
2.1阴阳自和
《素问·调经论篇》曰:“阴阳均平, 以充其形, 九候若一, 命曰平人”。具体而言, 处于健康状态的个体就是一个阴阳动态平衡的有机整体, 其主要生理特点是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消长平衡, 脏腑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约。中医对于人体健康认识讲究“阴平阳秘”, 因而中医是用中庸之道调理人的健康医学。
 
2.2形与神俱
形与神俱, 是一种中医学的生命观。五脏之形神合一, 是生命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灵枢·天年》言:“血气已和, 荣卫已通, 五脏已成, 神气舍心, 魂魄毕具, 乃成为人”。说明五脏气血是精神魂魄生成的物质基础, 而人的精神活动与身体是相互依存的。《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有云:“精神不进, 志意不治, 故病不可愈”。因此, 形神关系中的“形”和“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构成统一的整体。这里的“形”主要集中人体生物属性和自然属性层面, 指人之形体, 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五官九窍、肢体以及筋脉肉皮骨等。“神”是指生命活动, 狭义的神主要指的是心神, 包括精神、思维、意志、情感等。
 
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说:“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形与神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整体。总的来说, 人生命之初是形俱而神生, 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 人的身体与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只有做到形与神俱、形神统一, 才能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2.3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思想, 而且是一种状态, 强调人要顺应自然。顺应自然主要是通过人体顺应天地四时规律, 让人体内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相适应, 达到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保养正气, 使外来邪气不可干, 从而保持健康的状态。健康的一大基础就是顺应环境, 主要包括人自身的生理特征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欲顺应自然, 则必先认清个体差异。《灵枢·决气》有言“两神相搏, 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 是谓精”, 先天禀赋是个人体质的基础, 只有清楚地认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具有的个体差异性, 才能顺应人的生理特性, 达到因人制宜。
 
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也对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在《素问·疏五过论篇》中就有相近的观点, 要求医者“凡欲诊病者, 必问饮食居处”。此外, 社会环境的刺激同样可以导致精神情志失调、脏腑气血逆乱, 从而影响人的健康, 正如《类经·论治类》所言:“离者失其亲爱, 绝者断其所怀, 菀谓思虑抑郁, 结谓深情难解”, 正是说明社会环境对人们健康状态的影响。因此, 顺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因地制宜, 对保持人体健康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天人合一”观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秉天地之气生, 人的生长壮老已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人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 同时还要加强人性修养, 培养“和”之道。但是, 人的适应能力始终有限, 一旦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或个体适应调节能力较弱, 不能对社会或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则人就会进入非健康状态。
 
中医健康认知
中医关于健康认知的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是对人体状态判断的总纲,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言“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是中医对健康的整体概括。中医将健康之人称为“平人”, 即阴阳平衡、气血脏腑和调之人。
 
健康不是静止的, 不是局限在某个层面的某一种状态, 而是由一系列符合“阴平阳秘”标准的状态所构成的连续的、不断运动变化的、时序的过程, 甚至包括可能导致不健康状态的各种潜在因素。健康是一个动态的, 以生理、精神和社会潜能为特征的完好状况, 能够满足与年龄、文化和个人责任相当的生活需求[3], 如果潜能不足以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便容易产生疾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思想, 体现的是注重人体整个身体变化的动态过程, 而不仅仅是疾病时的某种状态。
 
1. 状态是中医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
基于前期对中西医健康认知的研究, 《中医状态学》提出“状态”是中医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4], 整体、动态、个性化地把握状态是维护健康的关键[5,6]。
 
1.1 状态概念
状态是对人体生命过程中特定阶段的健康状况和态势的概括, 它是整体和局部的统一、功能和结构的统一, 也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于人体而言, 健康和疾病都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健康是机体内部阴阳平衡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阴阳协调的状态, 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协调的状态被破坏就是疾病。
 
1.2 状态要素
状态涵盖了病、证、体质 (如五行体质、阴阳体质、九种体质等) 、病理生理特点 (如小儿为稚阴稚阳、女子多郁等) 等, 任何复杂的状态都可以用部位、性质、程度三个基本要素来描述, 如脾胃湿热的部位是脾、胃, 性质是湿、热。常见的部位有25~30个, 如心、肝、胃、表、经络等, 常见的性质有25~30个, 如痰、血瘀、气虚、血虚等, 程度是对其部位、性质轻重的判定。因此, 通过三个要素的组合, 就能实现对整体状态的个性化描述。
 
1.3 状态辨识
状态辨识是根据中医状态学理论, 通过表征信息的采集、分析、判断, 辨为某个状态要素, 进而辨别生命所处特定阶段状态的思维认识过程。健康信息除了四诊采集的神、色、形、态、饮食、睡眠、声音、呼吸、舌象、脉象等外, 还包括气候、季节等宏观参数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等微观信息,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各种影响状态演变和预后转归的因素。一般说来, 每一个信息对特定的状态要素辨识有贡献度, 如发热、面红、口渴、脉数等对于性质要素“热”的辨识有特定意义。
 
2. 中西医健康认知的差别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不同, 因而, 中西医健康认知是有区别的。
2.1 整体与局部
中医健康认知立足于对整体的把握, 认为不仅人体内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且强调外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对人体的影响, 即天、地、人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西医健康认知以还原论为基础, 认为整体是由局部构成, 故其较注重对机体局部生理病理状态的把握, 认为可把复杂的人体系统分解为部分来研究, 二者存在一定差异。
 
2.2 功能与结构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医学注重对无形的功能模型的研究, 如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的运行变化, 而西医对有形的结构比较重视, 如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影像学检查等。尽管如此, 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西医有时可以通过改变结构, 来修复组织器官的功能, 而中医通过调节脏腑间的功能关系, 也会影响到结构的变化。
 
2.3 个性与共性
中医健康认知, 在强调不同事物的普遍性的同时, 尤重事物的特殊性, 多因人而异, 强调一人一方、同病异治, 体现个性化特点, 如《黄帝内经》提到的“五形之人”“五态人”“肥人”“瘦人”等, 都说明中医学对人类个体差异的重视。而西医学更倾向于把握事物的共性特点, 注重事物的普遍规律, 因此多制定统一的疾病诊疗标准, 多众人一法、同病同治, 具有共性的特点。
 
2.4 动态与固定
中医健康认知, 注重动态地把握健康状态, 强调医学的时间属性, 如生、长、壮、老、已体现了生命是一个时序的连续过程;春、夏、长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对机体功能状态的影响等, 这体现了中医学的动态性。而西医学对健康的认知更多地立足于固定和静止状态的把握, 如常规的体检中更多关注“参考值”, 而较少关注年龄和季节、节气的不同。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指以现代健康理念, 即以生物、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基础, 应用现代医学和管理学知识, 来研究人的健康和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7]。简而言之, 健康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 家庭为单元, 社区为范围的全程式连续服务。
 
1.中医健康管理
1.1中医健康管理的内涵
中医健康管理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健康管理服务。因此, 其理论基础除了中医学理论外, 还包括了现代医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生物理论等, 这为中医健康管理的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2中医健康管理的目标
中医健康管理的目标是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 以状态为核心, 通过状态辨识、风险预警、调理干预、评价反馈, 最终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目标。具体包括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中医健康理念, 采取行动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掌握基本的健康调护方法与技术, 并对健康管理对象的健康状况和干预效果进行连续追踪、动态评价和实时反馈, 对健康干预方案做出实时的调整和优化, 从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 实现最小资源投入和效益的最大化。
 
1.3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中医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应以状态为核心, 确实体现中医学和现代健康管理的内涵, 体现“是什么状态?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效果如何”?据此, 所提出的“越人模式”是“太医院”+全科医学+互联网, 从而实现全方位、生命全周期地维护健康。
 
“越人模式”的内涵是融合“太医院”服务模式和现代全科医学的理念, 整合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 其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以及各类疾病人群, 强调以人为中心、个体与群体健康并重、自助与他助结合的长期综合性、连续性服务。同时, 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实现让“太医院”走进寻常百姓家, 打造广覆盖、低成本、高品质的服务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模式。
 
2.中医健康管理的特点中医健康管理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养生”或西医的健康管理, 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2.1把生命和健康放在天地之间
人不是一个孤立的生物体, 因此, 应该把生命和健康放在天地之间。“天”主要包括五运六气、季节节气、气候特点、自然灾害、天文现象等, “地”主要为地域地形、植被、土壤、水源等。因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故决定了中医健康管理既要考虑机体内在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又要认识到外界环境 (天、地等) 变化与健康的联系。正因如此, 以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中医状态表征参数体系中的宏观参数包含天、地这两个因素。同样地, 健康调理和干预方案中也应考虑天地因素。
 
2.2强调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健康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 中医生命观和健康观均强调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重视时间对健康的影响, 如《黄帝内经》将人体的生命发展周期定为10岁或男子8岁、女子7岁为一个周期, 并阐释了每个周期的健康状态特征, 还强调了十二时辰、四时的脏腑配属规律, 如子午流注以及雷少逸的《时病论》等, 中医运气学说, 更是体现了时间与健康问题的关系。可见, 如果简单地把健康看作是空间和结构或结构功能的问题, 显然是不够的。
 
2.3注重个性化
长期以来, 医学是以“疾病”为研究重点的, 侧重于研究人的“病”, 而忽略研究病的“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强调诊疗规范、标准化流程等, 在现代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控以及养生、“治未病”领域, 普遍存在着“同质化”替代“个性化”,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中医学辨证论治思想, 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因此, 注重个性化是中医健康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 包括状态辨识结果的个性化、干预方案的个性化、效果评价的个性化等。
 
小结
状态是中医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 构建以状态为核心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的优势, 顺应人类健康医学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健康医学”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中医健康管理的思想共识、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尚未形成。因此, 加强顶层设计, 进一步完善中医健康管理的理论体系, 推动学科交叉, 进一步完善中医健康管理技术平台,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吴会东, 田军章, 徐炳珍, 等.健康医学是健康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医学与哲学, 2017, 38 (3) :13-17
[2]吴长汶, 唐娜娜, 杨小婷, 等.对状态的准确辨析是把握健康的关键.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 (9) :4005-4007
[3]韩优莉.健康概念的演变及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 24 (1) :84-85, 99
[4]李灿东, 纪立金, 鲁玉辉, 等.论中医健康认知理论的逻辑起点.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 (1) :109-111
[5]李灿东.中医状态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6]俞洁, 林雪娟, 杨雪梅, 等.中医健康管理平台架构.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 (6) :2582-2584
[7]郭姣.健康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1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李灿东 李思汉 詹杰

上一篇:四气五味与人体圆运动相合

下一篇:养生原则四季的不同 养生之道亦有不同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